苏晓航
摘要:重视理论宣传工作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宣传阵地,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重要优势。进入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显著加快。与此相适应,做好理论宣传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理论宣传带来了更广阔平台和更便捷渠道,同时也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迎来了新挑战。本文主要就加强党校理论宣传的战斗力和说服力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旨在更好的推动党校理论宣传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党校理论;战斗力;说服力;措施
实践表明,创新是理论宣传的活力之源。只要抓好理论精髓和传播规律的结合点,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趣,就能够提升理论宣传的引领力、吸引力、渗透力、影响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将加强党校理论宣传的战斗力和说服力的措施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以理论优势提升思想引领力
传道的前提是明道。要想深入浅出地传好“道”,离不开扎实的学术功底。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引领人。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道路,这些对理论宣传的思想内核和知识含量提出了极高要求。只有把“道”贯穿于理论之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从学理上深刻揭示、透彻阐释,将基本原理变成深刻道理,才能达到引人入“道”、启人悟“道”的效果,进而增强人们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党校担负着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神圣使命,力求找准学术接口,坚持“用学术讲政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支撑思想引领,特别是注重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使讲述如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明理悟道,在思辨中感悟信仰之美、理论之美。
二、以内容优势增强理论吸引力
不管传播方式如何变化,最终吸引人的仍然是内容。具体来说,就是以讲故事的叙事手段“从小往大讲”“从实往虚讲”,由现实中可望可及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出发,提炼与升华容易引发大众心灵共鸣的思想、价值、情感,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样的宏大命题落细落小,让“高大上”的理论变得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更易于感知。
让理论宣传贴近现实,重点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给谁讲、谁来讲、讲什么。给谁讲?青年是一个国家最为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谁来讲?还是青年人,他们更能够准确把握同龄人的心理。讲什么?就是要做好议题设置,深挖热点事件背后的理论需求。“党校公开课”聚焦的是青年群体,从播出反馈看,节目最吸引的也正是青年网友。同时,一批年轻的主讲面孔改变了许多人对党校的刻板印象。在议题设置上,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以及世界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等背景,抓住当代青年深入思考和重新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潜在关切,以“与祖国在一起”作为贯穿节目的鲜明主题主线,赢得了青年人发自内心的认同。
三、以话语优势提高情感渗透力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传播学的一条定律。作为互联網原住民,当代青年成长于中国富起来和强起来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心理结构和话语体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心,热衷于使用网络语言,热切地寻求身份认同。基于这些特征,理论宣传更要着力转变传统话语体系,加快主流话语体系创新转化,灵活、融合运用理性话语与情感话语、学术话语与通俗话语,既深入理论的内在,又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将“理性的激情”和“激情的理性”有机统一起来。这一点上,“党校公开课”突出“对话”特征,借助青年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网络语言,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彰显出一种“正青春”的时代态度,消除了青年人的距离感,放大了他们的共在、共情感受,提高了理论宣传的亲和力、渗透力。
四、以传播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
时代在变,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在变,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也在变。融媒体时代特别是5G应用来临态势下,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是我们党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紧迫课题。
改变时代的是技术,引领时代的永远是思想。加强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理论传播品牌,是党校一以贯之的追求。“党校公开课”充分借鉴全球著名知识分享类短视频——TED演讲的成功范式,将理论阐释融入交互连接的传播新场景中,令人耳目一新。公开课用Vlog花絮预热,附着热点和网言网语的文案给观众代入感,短视频、文字、音频相辅相成,采用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根据不同传播平台进行优化组合,在“党校公开课”为自己留下了烙印和标签,培养了一批高黏性粉丝,为党校理论宣传品牌再添新力。期待未来有更多具有党校风格、党校气派的宣传作品涌现,有更多理论融媒体产品“出圈”“破界”,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加强党校理论宣传的战斗力和说服力的措施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理论宣传无可回避,必须抓住机遇、内外兼修,不仅仅从内容上提升吸引力,还要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拓展新渠道新平台,推进主渠道和新阵地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
参考文献
[1]刘书贵,党永锋.对新时代基层党校理论宣传工作的思考[J].中国报业.2019(16):P100-101.
[2]艾克拜尔·恰瓦尔.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校理论宣传的主阵地作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