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供血动脉的CTA及DSA表现在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0-11-28 07:24崔安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肝癌

崔安明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供血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 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单独DSA组和CTA与DSA联合组, 每组30例。单独DSA组采用单独DSA检测, CTA与DSA联合组采用CTA与DSA联合检测, 两组均根据检测结果行TACE治疗。观察分析肝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和肝癌供血动脉DSA表现,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TACE治疗中辐射时间和辐射剂量。结果 CTA与DSA联合组患者的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栓塞剂返流、插管时间过长、插管失败、患者术中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单独DS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DSA联合组患者平均辐射剂量(698.0±103.7)mGy少于单独DSA组的(967.0±140.7)mGy, 平均辐射时间(51.0±10.4)min短于单独DSA组的(73.0±7.4)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及DSA联合表现, 能够充分评估肝癌供血动脉走向、角度及变异, 在TACE治疗中有针对性选择导管、操作方式, 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辐射时间及辐射剂量。

【关键词】 肝癌;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28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主要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 多数患者由于治疗条件、手段受限, 其生存质量不高, 生存时间不长。肝癌的确诊需要影像学支持, 而CTA及DSA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方法[1]。目前, TACE是临床治疗肝癌的常见手段, 尤其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2],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肝癌供血动脉常常发生变异, 肝外动脉供血多见[3], 导致TACE治疗中容易出现治疗不彻底或失败, 并增加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辐射剂量。而CTA及DSA能够充分显示供血动脉走向、变异, 为手术医生提供准确的术前信息, 做好充分准备, 来减少TACE治疗中的并发症、辐射时间, 获得理想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年龄48~76岁, 均有慢性乙型肝炎多年, 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压痛、纳差、乏力, 病程时间4.5~18.0个月。甲胎蛋白升高, 其中28例甲胎蛋白>3000 ng/ml;肝功能Child-Pugh A级26例, B级34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单独DSA组和CTA与DSA联合组, 每组30例。

1. 2 方法

1. 2. 1 主要仪器与材料 联影64排螺旋CT机、GE323i血管造影机、高压注射器及相关配套设施。

1. 2. 2 检查方法 单独DSA组采用单独DSA检测, 根据DSA造影明确病灶范围及性质, 并找到对应供血动脉, 仔细分析血管走向, 选择最佳路径, 进行超选择插管行TACE治疗。CTA与DSA联合组采用CTA与DSA联合检测:先用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 并行血管三维重建, 找到肝癌所有供血动脉;再行DSA造影, 进一步明确病灶范围及性质, 并找到对应供血动脉, 结合CTA、DSA表现, 仔细分析血管走向, 选择最佳路径, 进行超选择插管行TACE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肝癌MSCTA表现和肝癌供血动脉DSA表现,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TACE治疗中辐射时间和辐射剂量。不良反应/并发症包括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栓塞剂返流、插管时间过长、插管失败、患者术中不适, 术中不适感主要为疼痛、恶心、发热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肝癌MSCTA表现 经右肘静脉留置针, 连接双筒高压注射器, 吸入碘佛醇80~100 ml左右, 设置1~3 ml/s, 流量5~15 ml, 压力300 MPa, 隔室操作曝光至实质期显影。通过容积重建(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成像技术显示: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左右肝动脉53例;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右肝动脉, 肝左动脉来源于胃左动脉4例;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左肝动脉, 肝右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例。本次研究中, 肝癌供血动脉最少1支, 最多5支, 肝内动脉供血:Ⅰ段动脉供血10例, Ⅱ、Ⅲ段动脉供血各22例, Ⅳ段动脉供血27例, Ⅴ段动脉供36例, Ⅵ、Ⅶ、Ⅷ段动脉供血各25例;肝外动脉供血:右膈下动脉供血12例, 胃十二指肠动脉供血8例, 右肾上腺动脉供血2例。通过后处理发现, VR能够直接清晰显示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左右肝动脉及其1、2级分支, 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程度旋转来显示血管走行路径, 管腔大小, 有无变异, 同时避免了血管之间的重叠假象, 但对肝动脉3、4级分支及肿块显示欠佳;而MIP能够进一步显示肝动脉3、4级分支及与肿块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矢状位、冠状位更能最大程度清晰显示, 但仍有少部分细小血管显示不良。

2. 2 肝癌供血动脉DSA表现 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 置入5F血管鞘, 用5F RH导管插至腹腔干/肝动脉, 连接高压注射器, 吸入碘佛醇60 ml左右, 设置1~3 ml/s, 流量5~15 ml, 压力300 MPa, 隔室操作持续曝光至实质期显影。造影可见肝總动脉、肝固有动脉、左右肝动脉显影良好, 段动脉及其分支清晰显示, 并见肿块染色, 呈“快进快出”强化[4]。病灶呈团块状、结节状显影, 其数目比CT增强显示更明显、更多。其中肝内动脉供血病例数与CTA显示病例数相同, 肝外动脉供血病例数增多:右膈下动脉供血16例, 右膈上动脉供血1例, 胃十二指肠动脉供血10例, 右肾上腺动脉供血5例。

2. 3 两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CTA与DSA联合组患者的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栓塞剂返流、插管时间过长、插管失败、患者术中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单独DS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4 两组患者TACE治疗中辐射时间及辐射剂量比较 单独DSA组患者辐射剂量565~1389 mGy;辐射时间52~95 min。CTA与DSA联合组患者辐射剂量387~1006 mGy;辐射时间36~82 min。CTA与DSA联合组患者平均辐射剂量少于单独DSA组, 平均辐射时间短于单独DS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 原发性肝癌患者数量上升, 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人数增多。多层螺旋CT(MSCT)增强及DSA为肝癌重要的检查方法, 而TACE是目前公认的除手术外治疗肝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5]。但肝癌供血动脉常常发生变异, 肝外动脉供血多见, 导致TACE治疗中容易出现治疗不彻底或失败, 并增加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辐射剂量。这就需要手术操作人员在行肝癌TACE术前, 通过MSCTA及DSA表现来详细了解肝动脉解剖和变异、肿块分布位置、肿瘤供血动脉数量及路径走向、有无动静脉瘘及门脉癌栓等, 对介入手术中导管的选择和超选择插管、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减少介入并发症、减少辐射剂量进行充分评估, 才能保障TACE治疗顺利成功。

MSCT增强检查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而CTA对肝癌供血动脉能够直观显示出来。本研究发现, 后处理VR成像, 对肝动脉1级、2级分支能够100%显示, 并且能够任意角度旋转, 避免了过多组织结构的重叠、遮盖, 这样就能把肝动脉走向、角度清晰显示, 对TACE治疗插管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VR成像对3级、4级分支显示欠佳, 部分血管断断续续, 与肿块之间关系显示欠清, 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有一定改善, 但显示不直观。而MIP成像对3级以上肝动脉显示优于VR, 可以起到较好地评估供血动脉以及肿瘤血管的目的, 但没有VR立体感强。因此, 介入手术前进行MSCTA检查, 能够了解肝动脉解剖结构或是否存在变异肝动脉供血, 这能够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6, 7];同时通过显示肝動脉迂曲角度, 来对导管导丝头端进行针对性塑形, 尽量保证插管一次性通过, 避免了多次反复插管造成损伤或插管失败, 保证TACE治疗效果[8]。

DSA技术是目前判定血管性病变的金标准, 是富血供肝细胞癌定性诊断、肝血管形态改变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 10]。DSA造影由于直接把导管头端插至腹腔干动脉、肝总动脉进行, 造影剂到达靶血管路径短、药量足、持续时间长, 靶血管达到最大化充盈, 所以对肝癌供血动脉1、2、3、4级分支的显示良好, 并能动态观察血管充盈状态及肿瘤染色情况, 尤其是当存在解剖变异和侧支供血、肝外供血时, 更能直观显示;本组病例较CTA增加了10例, 这是因为病灶血管细小, CTA检查时造影剂充盈不足, 导致其显示欠清, 而DSA造影由于直接充盈, 使细小血管清晰显示。但是在常规位置(正位像)血管影互相有重叠, 对血管走行路径/角度显示不直观, 不能准确判断肿瘤供血动脉来源于哪一支, 这就需要旋转球管, 采取不同角度、方向造影, 与此同时增加了曝光量, 而且TACE手术过程中随时变换机器位置不是很方便, 旋转球管位置不宜过大, 否则容易碰撞邻近监护设备, 达不到严格的无菌要求。本次研究中, 单独DSA组在TACE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并发症较多, 这与术前对肝癌供血动脉走向、角度、变异评估不足, DSA造影主要采取正位、斜位观察, 没有做到左右/上下360°观察, 存在观察假象, 术中反复插管、时间过长导致。而CTA及DSA联合组则术前通过CTA表现充分了解了肝癌供血动脉的走向、角度、变异, 再联合DSA表现, 在TACE治疗中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了盲目插管, 减少了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

DSA系统具有照射剂量较少、成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照射剂量可控性强、成像动态范围大、图像失真率小等诸多的优点, 但是在肝癌TACE治疗中, 医务人员及患者近距离接触, 虽然给与了防护保障, 但仍存在X线辐射损害[11, 12]。本次研究中发现, 辐射时间与辐射剂量呈正比, CTA与DSA联合组患者平均辐射剂量(698.0±103.7)mGy少于单独DSA组的(967.0±140.7)mGy, 平均辐射时间(51.0±10.4)min短于单独DSA组的(73.0±7.4)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A与DSA联合检测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 CTA对肝癌供血动脉的1、2级分支显示良好、清晰, VR成像能够充分显示其走形、角度及变异;DSA能够充分显示肝癌供血动脉3、4级分支, 并见肿瘤染色情况, 及其相关关系, 但是容易出现重叠, 对迂曲角度显示欠佳。而CTA及DSA联合表现, 能够充分评估肝癌供血动脉走向、角度及变异, 在TACE治疗中有针对性选择导管、操作方式, 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CTA与DSA联合检测比单纯DSA检测在肝癌TACE治疗过程中, 其平均辐射时间缩短, 平均辐射剂量减少, 明显减轻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辐射损害。因此, CTA及DSA联合表现能够提供准确的术前信息, 大大提高了肝癌TACE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民, 熊俊.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解读.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9, 28(7):786.

[2] 廖玉波, 赵妍, 胡鸿涛, 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7, 14(12):729-733.

[3] 钟嘉明, 刘丽, 陈晓霞, 等. 肝外动脉供血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11):1083-1086.

[4] 马军朋, 卢伟, 陈军丽, 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超声对微小肝癌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医疗卫生装备, 2019, 40(1):66-6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 37(7):710-711.

[6] 张伟, 杨莉莉, 李学达, 等.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当代医学, 2014, 20(26):7-9.

[7] 杨桂星.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5):34-35.

[8] 崔楚坤, 曹斌, 麦耀芳, 等. 肝癌TACE治疗术前常规行CT腹部血管成像对插管操作的指导价值.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 34(12):4-5.

[9] 李凯, 杨光, 沈海洋, 等. 巨块型肝癌患者首次TACE后发热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528-532.

[10] 林拥华, 章宝燕, 李新丰, 等. 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5, 32(6):851.

[11] 李雨玲, 李婕, 葛晓乾, 等. 放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现状分析. 中国医学装备, 2015, 2(12):23-26.

[12] 宋芳, 廖秀峰. 我国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职业与健康, 2014, 24(30):3636-3639.

[收稿日期:2020-04-09]

猜你喜欢
肝癌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很重要
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很重要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细说肝癌的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生活指导
如何与肝癌“过招”
听力正常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发展成肝癌吗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