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迪
到今年9月,我来到纽约已整整三年。这三年,我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在成长。
第一年:踩在刀尖儿上
三年前的9月,到哥伦比亚大学新生报到那天,我穿了一条白色连衣裙和一双裸粉色绑带高跟鞋。我那天从头到脚都是完美的——我有过无数的,关于新学校的幻想,全都应该是这样一个满分的开始,只是我没有想到那双新鞋极其磨脚。我一整天一直在心里默念:我终于体会到了人鱼公主的痛苦——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儿上。而我却仍然微笑着,昂着头。
我在学院举办的晚会上待到晚上10点多才走。到家脱下鞋,我发现两个脚后跟各被磨掉了一块肉,整个鞋底已经被血染得通红。我顾不得疼,竟庆幸只染红了鞋底,别人看不出来。
我给脚后跟上完碘酒,包扎好,拿着湿纸巾试图擦去鞋子上的血迹时,才发现血已浸透了鞋,怎么擦也擦不掉了。我蹲在地上想:为了一个完美的表象,流了满脚的血值得吗?
三年里我搬了几次家,那双再没有穿过的、血迹斑斑的鞋子我却一直留着,提醒着我在海外,有着一个怎样的象征性的开始。
在哥大的学业压力非常大。学校把差不多两年的课程,压缩成了一年四个月。第一个学期有演讲、辩论、写作等课程,对于刚来美国、语言还不过关的我来说真的很苦恼,因为常常跟不上课程进度。我想要门门课拿A,用了很多心思写作业,但语法错误怎么都避免不了。
从第二个学期开始,我几乎每两天都会去一次学校的写作中心(writing center)提高写作水平,以至于这里成了我在哥大最有感情的地方。后来老师们都认识了我,会拿着我写的东西说,你真的比原来进步了好多!
在哥大的第一年我经常忙到崩溃,我基本上没休息过——春季学期结束后我在学校打工,然后边实习边上夏季学期的课,同时把毕业论文写完(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周末写论文)。9月开学后,我又继续边实习边上完了最后的两门课。
第二年:工作狂
在美国的第二年,是我在职业上成长最快的一年。毕业经历了一个文科生在纽约的58次面试后拿到offer,我的抗压和受挫能力好像又都上了一个台阶。
工作的第一年,我像是不知道累似的。
工作劲头很高的原因之一, 是我在各种会议、面试和职场社交活动中见识了数不清的“女性楷模”。我面试过一家非常高大上的传媒咨询公司,它刚刚成立,团队只有十几人,但全部毕业于哈佛斯坦福耶鲁和剑桥那几所大学(去面试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学渣)。
最印象深刻的是终面时我见到的一个姐姐。她在最顶级的咨询公司工作过15年,后来离职去学习了摄影,成了一名专业摄影师,几年后又加入了现在这个团队。她整个人呈现出来的气场和姿态都让人极其舒服,像个心理医生,你一看见她就想和她聊天和她交心。她一丁点儿架子都没有,笑容又亲切,我完全无法想象她在职场上会是怎样的叱咤风云。
遇见了越来越多职业上的“女性楷模”以后,我逐渐开始想要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
对工作的热忱使得我即使是休假回国,也还是放不下工作。这一年我回国了12天,每天早上我打开手机看到几十封未读邮件,就会一整天都活在时间不够用的焦虑里。我上午在家工作,中午以后赴各种局,轮番见各种朋友,晚上回家后继续工作到12点。比起在纽约上班,回国似乎更辛苦。
回纽约的第一周我一直在加班,6点多我下班回到家,做饭吃饭,洗碗洗漱后便开始进行亚洲时区的工作,一直到11点半以后。如此的工作强度让我变得好有能量,好有劲头,甚至突然就不再想家了。
入职的时候,我老板说如果想在公关公司里出类拔萃,就一定要做好牺牲个人时间的准备——工作的第一年,果然如此。
第三年:主动成长
在纽约的第三年,我成长得更快了,比起过去在学校或是找工作时是被外界环境推着成长,这一年更多的是我通过内驱力激励自己前进。我总是督促自己思考和探索。
比如这一年我意识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不是一个被金钱或成功驱动的人,我更多的是被影响力驱动。我更看重的是影响力,它使我能积极影响到他人。
这一年我开始教公关英文写作课,就很享受这个不断对外输出自己经验和心得的过程。我也很庆幸我坚持写公众号,虽然更新得很慢,但每每看到读者朋友们的来信,我都异常开心和满足。
第二件事是疫情期间在家工作的这大半年使我意识到我非常不喜欢“坐班” 。我發现如果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哪怕工作量变大,我也很快乐。我所在的公关行业,一年内有淡季和旺季。比如七八月会比较闲,有时到了中午就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这样,如果下午还是要在公司,我就觉得格外痛苦。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觉得我的终极目标一定不是打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事业,或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这样,我可以更加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更有动力付出。因此这一年我开始为这个“终极目标”做准备,并有意识地多元化自己的发展,比如写作、授课、做广告……
去年,我的许多好朋友相继离开了纽约,这使我一度消沉,觉得孤单。今年我敦促自己敞开心扉,逐渐结识了更多女性好友。
在纽约三年,我眼见着自己从大学室友口中那个“什么都不会,处处需要人照顾的小公主”,活脱脱地长成了一个朋友口中“需要开解和帮忙时第一个想到的人”。
三年后,我越来越相信我在公众号第一篇文章末尾写的话:“如果你能在纽约生存,你就能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生存。”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