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爱玩的孩子不能上“哥大”

2020-02-12 06:16汪洋
现代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马鞍山新加坡生活

汪洋

国庆节,历来是举国欢庆的日子,而留学海外的游子们更是心系祖国,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给祖国庆生。去年国庆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的安徽马鞍山女孩潘若茜,就和另外几名留学生策划了一个小节目——召集留学在外的马鞍山人,录制了一段视频放到网上,介绍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并给祖国送去祝福。此举引来众多网友点赞,更有网友发现潘若茜从小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原来,当年当国内高考大幕拉开,莘莘学子正为命运拼搏时,潘若茜已经成为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15所世界名牌大学竞相录取的对象。当有人问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时,她说:“我的成功秘诀就是,爱学更会玩。”也就是说,我是学霸,但我绝不死读书。

把重点放在习惯培养和身体素质上

潘若茜出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比较开明。在珍珠园小学就读时,父母要求她除了周一到周四的晚上按时做完功课早点休息外,其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当然也可以过电视瘾。

潘若茜小时候特别爱看《哈利·波特》,从第一季到第七季,无论图书还是电影,每部都看。读小学时,潘若茜除文化课成绩优秀外,体育也很棒。上小学二年级时,她加入学校乒乓球队,到五年级时已经成为校队主力,经常和队友一起,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的乒乓球比赛,并取得了不少好成绩。

在爸爸潘锦杭看来,孩子从小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所以,他并不十分看重女儿的学习成绩,而是把培养重点放在女儿的习惯培养和身体素质上。潘若茜上小学时,潘锦杭就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学习声乐和打乒乓球,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课外生活,也能锻炼胆识和体能,打牢人生的根基。

潘若茜的妈妈也很开明,从不给女儿施加学习压力。她认为家有女儿,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然后孩子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固然重要,但快乐学习更重要。她觉得,很多父母会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为自己圆梦,这种做法不妥,因为这会让孩子背着思想包袱上路,不仅走得累,而且走不远。

在开明父母的引导下,潘若茜得以全面发展,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都不错。2012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马鞍山二中,并进入理科实验一班学习。当时,恰逢中国和新加坡的SM1(中国学生到新加坡公费留学项目)合作项目在学校招生。该项目是新加坡政府设立的全额奖学金项目,不仅食宿免费,而且连看病都不需要花钱,待遇优厚,机会诱人。潘若茜得知后很心动,她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飞得更远。

于是,她对父母说自己想报名,父母很支持。后经学校层层推荐上报,潘若茜通过笔试,而后参加由3名新加坡考官专门赶到马鞍山组织的面试,结果也顺利通过了。8月,她收到了新加坡圣公会中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就兴奋得跳了起来。

其实,当时,潘若茜就读的马鞍山二中理科实验班在当地特别有名,考入名校的概率一直很高。因此,是去新加坡还是留在马鞍山,这让15岁的潘若茜非常纠结。在这件事上,父母给她进行了分析:去新加坡,好处是能开阔视野,坏处一是事事需要自己处理,二是国外生活与国内生活不一样,不一定能适应。而留在马鞍山,好处是生活上有人照顾,将来考名校的概率也很大,坏处是丧失了出国看世界的机会。

他们把利弊分析给女儿听后,就把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她。何去何从,他们表示完全尊重女儿的意见。

思考几天后,潘若茜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决定离开家乡,远赴狮城。比起已知的现在,她更期待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

爱玩的人,会多一些选择,多一些精彩

既然女儿做出了选择,父母的态度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鼎力支持。2012年8月底,潘若茜离开了熟悉的家乡,只身飞往新加坡,开始了崭新的留学生活。

刚到异乡,四周是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群、陌生的校园,潘若茜思绪纷乱,无比想念家乡,想念爸妈,想念昔日的老师、同学。毕竟她才十五六岁,生活、学习上的大小事情都得自己处理,常常让她感到孤独、无助……有几次,她想家想到默默流泪,真想一走了之,赶紧回到亲人身边,回到熟悉的马鞍山二中,和亲切的老师、开朗的同学们一起说笑打闹,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但她想起临行前父亲对她说的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最终,她一次次地说服自己,调整心态。两个多月后,她终于静下心来,慢慢地融入了班集体,一心向学。在忙碌的学习中,她不仅忘记了孤独,战胜了脆弱,还因为成绩优异,拿到了新加坡圣公会中学的全额奖学金。

一晃两年过去,在新加坡生活了700多天之后,潘若茜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她在电话里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这两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价值观的改变。您知道吗?妈妈,以前我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比如上网,貌似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其实很多都是根据我平常的搜索记录、浏览痕迹,推荐给我的同类信息,看得再多,依然无法跳出庸常。而走出国门,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碰到很多新鲜的事物,了解不同的思维、看法,这种冲击和成长是以前那个熟悉的环境根本给不了我的。”

2016年,潘若茜在高中四年级时(新加坡高中四年制),参加了英国剑桥的水平测试,以10门课全部A1的成绩,考入新加坡三所顶级初级学院之一的“华侨初级学院”(预备大学)就读,而当年全新加坡拿到全A1成绩的学生只有区区十位。

新加坡初级学院的学习模式很像国内的大学生活。在这里,潘若茜更是眼界大开,接触到了更多的新事物,有了更多的新体验。学校有可以容纳几百人的大教室,可以去聽任何你想听的课,可以去学任何你想学的东西,没人逼迫你,当然也没人督促你,完全凭你的兴趣和自觉。

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各种社团。有了前几年学习生活的经验,潘若茜决定放开手脚,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刻意提升一下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专注于功课和考试成绩。因为爸爸常说:爱玩的人,会多一些选择,多一些精彩。

于是,她自告奋勇,担任学校天文社团的主席,并成功组织、举办了新加坡中小学生天文知识大赛,引起不小的反响。之后,她又报名参加了新加坡商业模拟挑战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后来,她还和众多有志青年做支教志愿者,参与4D打印的科学实验项目,甚至还用近一年时间为新加坡导盲犬协会筹钱,最终筹到6000多新币(相当3万多人民币)。

每次活动的举办,都需要有人去策划与达成,这使得17岁的潘若茜无论是在撰写文案、演讲水平,还是在组织协调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她相继获得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银奖、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铜奖、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铜奖等荣誉。

眼界开阔了,朋友圈大了,“软实力”更强了!在潘若茜看来,课外活动绝不仅仅是满足了个人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经验,提升了书本之外的技能。同时,在各种活动中,自己的人际关系也得到扩展,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这些比起来,课堂学习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得知女儿在书本之外有了很大收获,潘锦杭高兴之余,打来电话语重心长地说:“茜茜,将来社会需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活动和学习对你来说同样重要。其实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是学问,要时刻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才是智者,要有自己是无知者的自觉。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所有,所以才要虚心了解和学习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认识到课外活动的意义后,潘若茜对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分配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

创造机会多学、多看、多体验

在国外学习6年,潘若茜成长了很多,也成熟干练了很多。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2017年4月初,她陆续收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西北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罗斯商学院等15所世界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有两所是常春藤名校。

“幸福来得猝不及防”,潘若茜这样形容自己得知这一消息时的心情,她并不掩饰自己的開心。因为喜欢体验新鲜、不同的事物,喜欢自由、运动,她最后选择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

这时离上大学还有六个月,而她已经把这六个月的活动安排好了,在新加坡做家教。她不希望自己有丝毫的懈怠。“决定是自己做的,生活是自己的,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哪怕即将飞越大洋远赴美国求学,她也不想放弃任何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

得知潘若茜被15所名校录取,国内的学弟学妹们纷纷给她写邮件发信息,表示祝贺的同时,询问她为什么会如此受名校欢迎。她说:“这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给了我选择的自由,让我在做决定的时刻拥有了主动权。其实,一路走来,我并不轻松。刚到新加坡的头两年,每天放学后,我都去图书馆复习功课,做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学得扎实,考试的时候才不会那么紧张。另外,我想提醒大家,课堂学习重要,生活学习更重要。我建议大家平时要接触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因为学科成绩并不能科学地反映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厉害之处。比如我的一位印尼同学,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怎么好,但他在编程方面很厉害,有些编程甚至已经应用到了工业生产中。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人,在校园里不起眼的人也许在其他领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国外学习相对自由,没有人约束你,完全靠自觉。从小,父母就对我的成绩没有特别要求,努力就好,但是他们要求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的学习态度,这让我在后来的留学生活中受益良多。”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潘若茜开了公众号,通过微信平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留学生活和留学经验。她表示,不管你是否能走出国门,都应该创造机会多学、多看、多体验,因为从生活中汲取的知识,才更鲜活、更有用。

去年国庆节,举国欢庆。留学海外的游子们心系祖国,想用自己的方式给祖国庆生。活泼开朗的潘若茜和另外几名留学生便策划了一个小节目——留学在外的马鞍山人,他们录制了一段视频,介绍了自己的异乡生活,并给祖国送去深情的祝福。视频中,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的潘若茜说:人生最美不过做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一次次地探索内心,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去年,我去泰国当志愿者,去马来西亚进行皮艇和爬山训练,与来自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国同学一起交流文化,亲耳聆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演讲……在刚结束的暑假,我参加了哥大在法国的一个语言项目,去了十几个博物馆,走访了20多个法国城市,对法国文化感受很深。但是去了这么多地方,最让我想念的还是祖国,还是马鞍山,那里才是我温暖的家啊!

是的,所有的出走,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对未来,潘若茜表示学成后想回国工作,也可能加入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因为人生需要不断探索,她希望自己做很多的事、走很远的路、见很多的人,在前行中不断提升自己。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马鞍山新加坡生活
新加坡
关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马鞍山塑造转型“新马力”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冯玉祥视察马鞍山
风情四季马鞍山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