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一周年:成绩亮眼,未来可期

2020-11-28 07:20:36
现代阅读 2020年8期
关键词:垃圾处置垃圾焚烧达标率

从2019年7月1日至今,上海的垃圾分类施行满一年了。上海市政府晒出“成绩单”: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2020年6月上半月,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湿垃圾分出量同比分别增加71%、11.2倍、38%,干垃圾处置量下降19.7%;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24350吨/日……总体来看,全面发力、进步很大、亮点多多。成绩凝聚了全体市民的付出和辛劳,也是对人们热情参与的最好回馈。

从成绩找“秘诀”,上海的经验在于“依法推进”和“全民参与”。依法推进上,注重“软”“硬”结合。软,是靠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宣传,确保垃圾分类能够有序推进,照拂市民体验。硬,是用必要的强制性保障垃圾分类的有力推进,确保效果。通过相关部门的自我施压、细致引导和执法行动,市民看到了政府的决心,更看到了信心和动力。由此,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大大提升,并很顺畅地转化为行动。从我做起、提醒家人,只是“初级版”,更多的是展现了强大的“民间智慧”。

环境更干净了,生活更健康了,邻里更和谐了,这些垃圾分类带来的必然结果和意外收获,又让人们有了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的热情。

面向未来,上海给自己设置了更高标准和目标,要在提高分类的准确性、投放的便利性和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投放主体责任等方面,继续发力。比如,居住区(村)和單位分类达标率力争达到95%;完成更多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和集散场标准化审核;达到干垃圾焚烧总能力21300吨/日,湿垃圾处理总能力7000吨/日,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面对成绩,不骄傲、不松懈,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再出发。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价值观引领下,上海的垃圾分类必将早日从“新时尚”变为“新日常”,成为2000多万市民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方式。

(摘自澎湃新闻网社论)

猜你喜欢
垃圾处置垃圾焚烧达标率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现状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10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中国水利(2021年7期)2021-04-02 23:52:07
垃圾焚烧锅炉长周期运行受热面设计优化
城市固体废物类型、处置机制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垃圾处置监管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对策研究
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处置技术的运用探究
魅力中国(2016年44期)2017-07-01 07:12:27
环境保护部将推动垃圾焚烧企业做好“三件事”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