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伟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道路中,深填、半填或高填填方在使用阶段均会出现下沉。这是因为在施工中存在压实控制不当、道路局部分层太厚、施工层的含水量过多等因素,导致路基的密实度不够,最终产生变形问题。
通常情况下,道路的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很多坑洞,这主要原因是由于久雨、河水泛滥等问题的造成的。当道路上的水渗透到物料的裂缝空隙中无法立即清除的时候,由于负载或自然等因素,沥青会从混凝土、砂浆或灰泥的表面脱落而造成坑洞。此外,在物料拌合的过程中还没有对温度的高低进行规定,所以会导致沥青的粘合作用减弱,对道路的使用性能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道路施工阶段,在一些软土地基区域内很容易出现路基沉降问题。因为软土含水量高,其抗碱强度和承载力相对较低,而且路基底部受到水体侵蚀容易出现中空现象,道路路面的坡脚无力继续支撑,往往就会导致路面发生比较严重的塌陷和沉降。
路基发生整体侧向滑移通常是由于路基边坡的坡度过大,或在损坏后,上部重复荷载持续作用,导致纵向开裂,进而在边坡表面上产生整体下滑现象。针对采用桩柱式结构的桥台,处于桥台之前的土体保持在无侧限受压实际状态。如果锥坡已经损坏,同时受到持续的自重作用与冲击荷载作用,土体会开始向桥内发生移动,进而产生横向裂缝,当横向裂缝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整体下滑现象,导致桥头处的路基及路面结构都出现竖向位移,最终以桥头跳车现象反映到桥面上。
在处理道路的路基滑坡病害时,首先对病害现场进行深入调查,采取地质勘查技术等方式,确保可以明确路基滑坡病害的成因,再针对性采取恰当的处理技术加以处理。归结起来,在处理该类路基病害的时候,常用的路基病害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 抗滑桩。通过在道路路基边坡部位处科学地设置一些承担水平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可以有效地防范路基边坡的滑坡病害。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确保抗滑桩桩身稳定性、强度以及埋置间距、深度与尺寸等的合理性。2) 采取填水、排水以及截水等水处理技术。减轻或者消除水对道路路基滑坡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治理路基滑坡病害的前提条件。3) 填土反压处理技术或削方减载处理技术。以此对道路路基滑坡的受力情况进行改善,确保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4) 生态防护固结处理技术。该种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对道路路基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结合坡面网格或框架锚索等科学地种植一些灌木等植物,以此对边坡进行加固。此外,除了上述几种路基滑坡病害处理技术的单一应用外,为了提升整体的病害处理效果,还可以综合运用上述的这几种处理技术。
注浆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常见、材料价格低廉和施工时不会受到时空因素的限制等优势,能在道路正常运营时施工,在连接段病害防治中被广泛应用。该方法的实质为利用气压、液压,也可运用电化学基本原理,将某些可以固化反应的浆液灌注到裂缝与孔隙当中,进而实现对地基的有效改善,使其力学性质满足要求。该方法既可用于渗漏防治,还能在加固与倾斜纠正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它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普及,如水利工程、道桥工程和地下建筑工程,适应的地基也很多,如砂砾石、软黏土、杂填土等均可使用。
路基路面若出现变形及下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因此若想有效解决此问题,在施工阶段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施工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开挖回填工作,针对路基不紧实的现象需要选择合适的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在密实性较差的区域需要回填一些密实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分层摊铺操作,最后再进行碾压作业。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碾压作业时必须要根据路基的特点选择不同标准的碾压强度。其次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可以在其中添加干石灰粉,将软土中多余的水分吸出。同时还可以在软土地基中使用质量较轻的材料,如粉煤灰,或者在软土地基施工前铺上一层土工布进行隔离。最后在进行地基填筑材料选择上,必须要保证质量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及要求,它与路基路面的变形及下沉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承载力的影响最严重的是车辆的超载问题,车辆超载会导致桥梁的使用性能出现严重的问题。首先,将会导致桥梁承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会导致桥梁的预应力的跨度增高,在超负荷最大的时候会破坏桥体的构造,另外一方面,车辆超载将会造成桥梁的内部构造发生很大变形情况,而且还不能修复到原来的结构,从而致使桥梁的整体结构遭到破坏并大大缩减了桥体的使用寿命,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危险交通事故的发生。
路面路基的施工质量关系到道路施工质量。在路面铺设施工的时候,道路的整体性能决定着路面的结构稳固性,这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性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标准,不得拖慢施工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