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传统村落,别名古村落,是指村落的形成时间较早,拥有比较充分的历史与自然资源,拥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该给予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自然景观,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之一。闽南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闽南多元文化,闽南的传统村落业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1)。随着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展,在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现代化技术和城镇化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一些具有宝贵历史文化的传统村落开始盲目拆除老旧建筑和建造新建筑,使得传统风貌遭受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如何平衡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较好保护的同时也能够展现出农村传统村落的活力,是我们现在需要攻克的一个难题和挑战。
根据现有数据,泉州观山村在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方面上做得比较好。观山村由于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在2014年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7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观山村不但政府而且连同村民都极度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基于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使得观山村在传统风貌上保存完善,对整个传统村落的保护都有重大意义。对于泉州观山村是如何妥善对待那些年代久远、久未修葺的传统建筑,以及对传统建筑的发展,值得其他村落进行借鉴与学习。
观山村位于福建省南安市西北部的眉山乡,是一个有百年历史、典型的南方山区小村落;是清光绪年间清中宪大夫、印尼杰出的商界领袖、慈善家——李功藏的故里;有“南安市第一侨乡”之称,其中旅居在南洋的海外侨胞占了村中人口达到85%。观山村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丽的自然景观。村庄依山而建,四面环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给村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闽南地区自古就流行一句俗语——“有观山富,没观山厝;有观山厝,没观山富”。观山村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名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距离现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村内有二十多座百年以上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皇宫式古大厝以及具有南洋风格的建筑,它们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半山腰,形成观山村一道别致的建筑景观。其中最早的一座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色,村落历来有“闽南民居大观园”的称谓。这里有宋元韵味,有前朝旧影,有闽南独特的风格风韵,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漫步其间,走向历史,走向民间,道法自然,返璞归真(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走出农村的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与孩童,农村的人口结构偏向老龄化,那些富有独特的历史信息和传统民俗得不到传承,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西式、欧式等外来建筑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开始拆除传统的红砖房子,造起了新的洋式小楼,新旧建筑混杂,严重破坏了传统建筑,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其中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被拆除,是传统建筑的一大损失。
然而,观山村的传统村落风貌至今都保存且保护完善,这得益于观山村的政府和村民的保护意识强,以及后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专家组对观山村的传统建筑提出更加科学的保护措施。观山村的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完善,主要有以下四点:
正如笔者上述所说,观山村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对于村里的这些传统建筑,观山村的村民自己就有很强的保护意识。全村保存比较完整的百年传统古大厝就有二十多座,最早的一座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李功藏故居古大厝“池塘湖大厝”和有独特风貌的“番仔楼”,这两座传统建筑多年来吸引了不少画家、摄影家来到此地进行艺术创作。由于这些传统古厝历史久远,久未进行修葺,2013年在众族人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出谋策划,“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位村民都尽自己的一份力保护古大厝,也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而观山村也是正是因为这些特色传统建筑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入选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体现了观山村传统建筑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铭刻着世世代代的观山村人民漂洋过海、敢拼会赢、不忘乡情的赤子之心。
传统村落承载着社会历史的变动,沉淀了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观山村政府极度重视对村里传统建筑的保护,村干部李戊己对部分古厝进行修缮,并把每座传统古厝的历史文化资料进行整合,利用好观山村的丰富资源,带领观山村从2011年的泉州“重点帮扶村”到现在入选“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为了进一步展开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观山村政府不沾沾自喜于之前的成就,也不故步自封,积极开展相关会议。观山村的乡长指出,观山村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的工作进程还要做进一步的拓展。从保护与开发两方面有机结合的角度提出,完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美化、建立长效机制等的建设项目,明确具体负责人和完成时限,各项目负责人密切协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项目部组成的专家组,在2017年到观山村对传统古建筑进行考察以及指导。专家组沿途观察传统建筑,统计了传统建筑的数量以及对其进行拍照记录,考察这些传统建筑的破损程度并对观山村政府在保护传统建筑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解。专家组提出,对传统筑物的保护要以修旧如旧为原则,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修复,对墙体、地面,尽量选择与原材料相似的材料进行修缮维护,确保传统建筑物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体现传统建筑的沧桑和本味。
在观山村里还保存了二十几座闽南传统建筑,如今,大部分已经没有人居住,保存较好的西金大厝被改建为观山村艺术馆、农耕文化馆,占地面积600度平方米、有上百年历史的下新厝被改建为家风记忆馆。艺术馆占地三百多平方米,由中堂大厅和多个展室组成,收藏了五十多件著名书画摄影家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书法、油画、摄影照片等。农耕文化馆占地二百多平方米,共设4个展厅6个部分,包括100多件展品。传统古厝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不但全面体现了闽南的传统农耕文化,更拉近了海内外乔亲的距离,承载了海外乔亲浓浓的乡愁以及浓厚的爱国之情。
近年来,泉州观山村在入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农村”之后,在2019年获评“福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村”。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观山村政府要抓住此次机遇,通过进一步的策划进而实施一系列的整治项目,力争取得更好的成效。有人说,中国乡村的消失之日,就是中国文化的消亡之时。因此,树立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文化根脉。
保护传统村落重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平衡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深入挖掘和研究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并通过利用和各种展示途径使之得到发扬与传承。保护与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民的生活习惯,充分考虑村民在生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发展措施,不但要保护和发展好传统建筑,更要维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感与自豪感。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把保护工作提上重要的行程,将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二要普及保护知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向社会以及公众开展各类保护宣传活动,如组织举办摄影展、图片展等宣传活动,使村民更好地了解和领略观山村的历史底蕴,增强村民们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心,提高村民们对观山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知晓率。
三要制定村规民约。通过制定各种保护村规条例,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带动村民保护传统建筑和传统村落的热情,激发村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从“要我保护”转变为“我要保护”。
一要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观山村内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管理机制,明确保护工作的实施主体,明确责任人,分清住、建、文化、旅游、财政、消防等各方面的责任,形成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确保传统村落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可以有序有效地推进。
二要落实安全责任。要建立安全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做好消防、安防等安全排除和整治工作,制定预案,落实管理责任。
三要注重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坚持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相结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来修缮维护,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建筑特色,防止破坏性操作;另一方面要推进区域生态区域环境的保护,处理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改善当地村民生活条件的矛盾。在符合保护规划的条件下,优先完成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让保护与发展成果惠及村民。
一要设立专项资金。严格按照传统村落保护的要求,将经费纳入村内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保障项目实施。对属于村民私有财产的古建筑,给予合适的资金补助,调动房屋主人修缮古建筑的积极性。
二要有效整合资金。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保障资金按时拨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联合农村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等部门,实行资金统筹管理,防止重复建设问题的发生。
三要严格管控。进一步强调在以传统村落保护为中心的范围内,除了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外,不再进行新建、扩建等活动,减少对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破坏。
一要培养旅游业态。注重传统建筑的“活态”利用,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传统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秀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发展文化休闲、民宿旅游等业态,形成保护利用的绿色生态良性循环。同时要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
二要传承非物质文化,打造地方特色。在对村内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采取照片、文字、录像等多种方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完整详细的档案(3)。依托观山村悠久的村落文化,打造观山村特色,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来实现由传统向现代服务业转型(4)。
三要加强合理利用。在发挥观山村传统建筑固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观山村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凸显观山村传统建筑的独特文化气息,合理利用闽南地区首个以古厝改造成的文化馆、农耕艺术馆、家风记忆馆,举报各种展览、宣传等活动,建造集书法、绘画、摄影于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泉州观山村是闽南地区具有丰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注重观山村的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使其能够不断延续下去,成为见证历史的重要载体。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更应该驻足于传统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尊重村落发展的历史传统、初始空间、建筑作风、民俗特点、生活方式等,充分发掘传统村落的内在文化和特色潜力,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二者之间的联系,平衡好保护与发展,才能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