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召贵,涂姗姗
(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内容丰富。新媒体包含的信息量大,而且全球的信息都能够在新媒体网络当中实现快速传播。②人人参与。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③信息发布速度快。广大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发布与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④表现形式多样化。新媒体能够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⑤个性化突出。每位受众都能够以自身的需求、爱好等为依据选择合适的信息。⑥易于检索。不仅可以随时存储内容,而且还可以随时查找以前的内容或相关内容。
新媒体的形式与气象科普宣传的结合为传播途径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了传统气象科普宣传的时空限制。大众在接受气象信息时不再单一局限于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段,而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利用新媒体接收或者查询更多的气象信息。
(2)互动性加强。在新媒体平台上受众与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可以对气象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工作人员也可以为受众解惑释疑。
(3)改变了气象科普的单一形态。新媒体可打破了单一的表现形式,将多种单一的技术效果融合在一起,让受众更容易接受气象科普知识。
通过新媒体的应用,科普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用户对气象需求的详细情况,广泛收集受众的意见,不断完善气象科普信息,进而针对用户开展多样化的气象信息服务,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通过虚拟技术展现气象事件发生的过程,讲解天气过程发生的机理,使受众对气象灾害有更深入的认识,达到提升防灾减灾意识的效果。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兴起,在继续应用传统媒体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时,气象部门也正积极地利用网站、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技术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影响,受到了公众的好评,但气象科普工作仍还显现出一些不足。
(1)体制机制欠完善。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不够大,气象科普社会化程度不高,主要靠气象部门联合其它相关行业部门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政府层面介入不够。另一方面,在气象部门内部存在着气象科普工作多头管理、业务部门职能界限不清的情况,容易造成工作重复、工作没有人负责的现象。
(2)新媒体应用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许多地方没有专门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网站、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目前已有的新媒体平台还是以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等为主,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并且内容偏少,甚至没有。此外,气象部门与外部门、气象部门内部之间现有的新媒体平台相互链接也还较少,形成合力的意识不强,新媒体平台的矩阵建设还比较薄弱。
(3)气象科普作品的开发不够。一是等天气过程来了才开始科普创作,不仅时效性较差,而且由于时间仓促,质量也无法保证。二是气象科普产品仍以传统的图文书籍为主,形式相对单一,适用于新媒体技术的科普产品较少。三是现有的科普产品,尤其是新媒体科普产品还存在着内容不够新颖、不够吸引公众、不能引起轰鸣、传播力不强等问题。交互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高层次气象科普精品较少。
(4)交流互动不够。一是不能在时间上做到及时交流,冷落了公众。二是不能在内容上有效地交流,科普的深度不够。交流时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等问题,比如滥用表情包、一味卖萌迎合,缺乏气象科学素养、知识营养和文化传承,重要的气象信息却不去解读和挖掘。这样不仅缺乏凝聚力,也无法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使气象科普相关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5)舆情引导不够。舆情引导机制不健全,引导有时不及时,引导效果也欠佳。
(6)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气象科普专家团队还很薄弱,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建立;现有的气象科普工作人员中即具备较丰富的气象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偏少;工作人员运用新媒体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要争取政府部门对气象科普工作的投入,健全气象科普工作的财政投入机制。同时要健全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机构体系,建立气象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化部门合作,发挥科协、教育、农业、水利、文化、卫生、旅游等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通过联合发文、开展活动、共同投资等途径实现气象科普工作大联动。
另一方面,要理顺部门内部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关系,建立主体责任与分工协作的组织结构体系。主体责任部门要担负起管理职责,及时对分工协作部门进行工作指导、检查等,要把工作落到实处。
在众多新媒体平台(如网站、微博、微信等)中,可选择一个平台专门从事气象科普工作,其它可作为其辅助平台。
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性强、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的优势,建设起左右互联、上下贯通、资源共享的气象新媒体矩阵。左右互联就是要横向与地方主流媒体所属的新媒体实现链接。上下贯通就是要纵向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科普新媒体的互联。此外,气象部门内部开展各项业务的新媒体平台也应与气象科普新媒体平台实现互联(比如国家气象局已要求国家突发事件发布系统所属的新媒体平台除发布预警信息外,还应发布气象科普信息)。要形成做大做强气象科普宣传的合力。
要规范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流程和审核流程,加大监督考核力度,避免庸俗化、娱乐化倾向。对新媒体气象信息发布中出现重大错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加大通报约谈力度。
4.3.1 丰富气象科普作品的形式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先后涌现,除适应传统媒体的文字作品外,要创作出更多的适应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气象科普作品,如图解、视频、创意动画等。
4.3.2 加强气象科普作品资料库的建设
为了避免仓促创作、发布气象科普作品,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加强气象科普作品资料库的建设,提前准备好待发布的气象科普资料。
气象科普资料库建设的基本思路为:预先将编辑好的气象科普资料分类、编码,然后放入一个设计好的数据库中。可以实现对每种资料进行检索、查询、收藏、下载等功能,方便即时检索、下载发布。
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应建设适合自身的气象科普资料库。
4.3.3 提高气象科普作品的传播力
在创作气象科普作品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尽量吸引观众,提高作品的传播力。如巧妙设置话题:选取公众熟悉的场景设置议题能引发公众广泛联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如善讲故事:气象科普作品既要做到传播气象文化,又要满足个性需求,要找到主流与个性的最大公约数,实现“悦读”、“阅听”、“阅看”,求得传播者和受众间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目的。再如注重创新:将气象科普作品在信息“包装”上实现突破,用形式新颖、内容新奇的作品来吸引受众等。
利用新媒体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发布气象信息、宣传气象工作、解疑释惑、引导舆论。试想,如果受众每次的评论都得不到及时回复,久而久之,受众就会失去兴趣,取消关注,粉丝就会越来越少,该新媒体平台必然会成为一潭死水,更谈不上解惑释疑、引导舆论了。因此,一定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增强凝聚力。
在与公众互动中至少应做到如下几点:
(1)回复要及时。回复应该成为新媒体平台维护的日常工作,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可考虑排班制度。工作中可将网友们提出的问题分门别类的进行梳理,对各类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形成恰当的回复,最后逐渐形成回复规范。此外,对于不同问题的回复还可以考虑采取一天、一周、一个月等不同的答复机制。
(2)要及时解读重要的气象信息。
(3)要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
(4)要及时了解舆情、引导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时,网络上常常会出现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网友们直接在网上宣泄负面情绪,另一种是网友们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大量的负面评价,并由此产生了负面情绪。相比较而言,第二种类型的负面情绪对新媒体平台来说表现得更明显、影响更大,也更值得关注。如:网友们总是指责天气预报不准确等。由于负面情绪是在一个公共空间里进行表达的,而且这种情绪的表现形式会因为发布内容的存在而得以长时间的保存,因而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将会加倍放大,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必须认真谨慎地对待网络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并及时处理。
在处理负面情绪时要讲究策略:
(1)最好采用线下处理机制,避免在公共空间里相互争执。
(2)请气象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有效地阻击谣言。
(3)回复时应采取先解决情绪,后解决问题的策略。
(4)对于影响较坏的负面情绪应及时删除。因为负面情绪是有传染性的,具有叠加性,若持续时间长,还会产生延时效应,造成更坏的影响。
要建立相关制度,鼓励科研、业务骨干人员积极参与气象科普工作,组建气象科普专家团队,并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在气象科普创作、解惑答疑、阻击谣言等方面的作用。
在气象科普宣传人员中,要加强对气象知识比较薄弱人员的培训,以确保气象科普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应加强对计算机知识薄弱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气象科普作品的制作能力。要培养出一批既具备较丰富的气象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模式、交流方式、交往形式等都在不断地改变。在这种形势下,气象科普工作只有紧跟时代的潮流、顺应技术的发展以及公众的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