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地区林业生态修复问题与措施探析

2020-11-28 23:34俞建丽
绿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大理林业

俞建丽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 大理 671000)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但在我国经济发展早期,并未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时代局限性。自然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且影响了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今,在绿色生态经济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愈来愈追求绿色经济发展,重视保护、修复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立足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林木是自然环境的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早期并未注重保护性开采,出现过度开采致使林业生态可再生能力损害、破坏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虽然正在推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但林业生态的保护仍存在一定问题。

2 大理地区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保护林业可再生资源,维护生态多样性,建设良好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我国陆续制定并完善了《土地管理法》(1986年)、《森林法》(1984年)、《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总体纲要(2008~2020)》(2008年)等法律法规。其中,《森林法》首次将征用和占用林地审核作为一项制度以立法形式确定。2006年,国务院明确规定禁止擅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府通过立法及强制手段对林地资源进行了常规监管和保护。现今,与林地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然较多,但我国各省市区在发展经济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以我国大理州的林业生态为例,据有关资料显示,大理州山区的总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93.4%,林业面积更是达到了3053.1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1.8%,具有60.27%的森林覆盖率。由于近代人们对山区资源不科学的开发利用,导致大理也出现了林业发展所要面对的生态问题,近些年来水土流失严重,年均土壤侵蚀的规模巨大,致使多地的土层较浅,土层的平均厚度小于30 cm,且土壤营养程度低,并且自然灾害频次高。究其原因,可以归为林业保护意识淡薄、林业资源科学利用率低、缺乏林业资源完整信息化平台等问题,需要引起林业部门及社会大众思考。

2.1 林业保护意识淡薄

受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结构、传统文化、社会舆情等的影响,目前,大理地区大范围还未形成林业保护意识。这种淡薄的林业保护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见出端倪:其一,林业生态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林业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其二,林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其三,社会大众普遍缺少林业资源保护意识。

从林业生态相关角度来看,目前诸多单位、部门均只看重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并未认识到林业生态环境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环境的积极保护作用,如林木可防风固沙,而防风固沙对于保持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防止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具有重要作用;还可调节大气循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1]。自“十一五”规划之后,大理的义务植树累计达到了5193.84万株,森林的覆盖率也随之增长,但大理诸多的人造林,均忽略了天然林的异质性,也就是说,完全具有统一性的人造林,其年龄、排列均具有较大的单一性,极易遭受大规模的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一旦灾害来临就会使得树木大面积的死亡,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从种植业结构角度来看,目前林业种植以种植经济林与低效防护林为主,导致森林质量较低。种植业结构的不合理不仅直接导致了林业生态环境较差,保护效益低,且也造成了森林病虫害问题多发以及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低及浪费问题。

从社会大众角度来看,在退耕还林刚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根本看不到种植树木的好处和成效,因此,大多数人民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退耕还林,毕竟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村,土地耕种是农民收入的唯一来源。所以,从社会共识上考虑,农民多认为土地比林地更重要,普遍存在林业资源保护意识淡薄现象。

2.2 林业资源科学利用率低

林业资源科学利用率低也是导致林业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关键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大理地区人们对林业资源开采利用,给大理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高新林业资源利用技术为林业产业化与规模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来看:其一,尚未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林业资源利用技术部分地区还较为落后;其二,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存在林业开采技术人才缺口;其三,部分地区存在资金投入不合理、资源浪费问题。另外,在进行林业生态修复工作时,大部分地区受高技术人才缺口以及理念影响,修复方法较为传统,无法高质量完成林业生态的修复[2]。

2.3 缺乏完整的信息化平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我国搭建了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为林业监督、管理,调配信息提供了方便。但从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大理山区来说,其不仅耕种的方式落后,而且对于科学技术在林业方面的运用认知较少,并不能认识到其重要性。林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系列问题。第一,由于平台建设起步较晚,该系统缺乏完整的信息体系,无法高效实现信息资源的收集、分类、整合、加工与分析;第二,该林业资源信息管理平台虽实现了数据的长期保存,但分析技术不到位,不能有效利用数据;第三,整体林业信息管理平台处于发展的初期,还难以实现林业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3];第四,林业产业受地理位置影响,多位于较偏僻地区,交通不便,全方位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搭建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还需要加强对平台的研究。

3 促进林业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苗木生长的载体,是森林资源中不可再生的重要生产要素,也是决定森林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关键。促进林业生态修复,不仅要重视林业资源的科学利用,还应该重视林地的保护与修复,以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以大理山区为例,针对大理地区林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大量植树造林计划,计划在2050年之前让森林覆盖率从15%上升至大概35%,截至2020年,已达到30%。该计划充分发挥了科技优势,利用了绿化整地技术、径流林业技术、绿化造林技术等多种生态工程技术,并实行了诸如优化造林模式、实施封禁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等生态工程保障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大理山区的生态工程效益,仅是2010年,森林景观效益就有45亿元,涵养水源、防洪减灾、固土保肥等的效益就高达524.8亿元,因此也给出促进林业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主要从发挥科技优势、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挖掘林业产业的潜在优势这3个方面进行着手,以恢复及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

3.1 发挥科技优势,提高林业资源科学利用率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林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快速途径,要维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大力倡导将先进林业管理技术、林业资源利用技术引入林业的开发与资源保护中。尤其是在面对大理山区这样耕地土层瘠薄、气候条件恶劣、多裸露岩石的地方,首先,要大力宣传林业资源保护,提高林业部门相关人员及普通大众对林业资源保护的认识;其次,就需要林业部门抓住时代机遇,主动引入先进科学技术,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先进管理及开采、利用技术,以促进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林业资源保护技术。另外,应积极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尽量减轻当地林业生态负担,维护自然生态和谐[4]。

3.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维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应充分调查不同产业间的关系,合理进行资源的开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要不断调整传统林业产业与新型林业产业结构关系,逐渐加大新型林业产业的比重,以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引领下,恢复林业生态再生资源,促进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最后,还应该建设一条完整的林业产业链,发挥出林业产业的优势,以帮助林业产业企业在当地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5]。

3.3 充分挖掘林业产业潜在优势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实现林业产业发展,需要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林业产业企业积极研究产业经济的新兴增长方式,充分挖掘林业产业的潜在优势,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在满足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4 结语

林业生态修复能力与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紧密。现今,在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理念下,大理林业产业的开发需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并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挖掘林业产业的潜在优势,以维护林业生态系统稳定,促进林业生态修复能力恢复。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大理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land produces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