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
当前“手游热”现象已经成为一股风潮席卷军营。通过对某部官兵的问卷调查发现,玩过手游的官兵比例高达93.5%,其中正在玩的就达到了85%。面对着手游过度挤占官兵生活空间、个别官兵手游成瘾等现实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疏导“手游热”,就成了当前部队管理者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一)部队生活单调紧张,手游快感宣泄情绪。部队战备任务重、管理严,每天的节奏都很快,生活单调,官兵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当被问及为什么喜欢打手游时,很多官兵都表示“玩手机游戏主要为了放松自己,宣泄不良情绪”。在军营生活中,智能手机以其便于携带、功能多样的优势,为官兵“随时随地开战”享受手游带来的快感提供了可能,在填补官兵“无聊的碎片化时间”的同时迎合了宣泄负能量的需求,手游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了当下军营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
(二)表现平庸身处边缘,竞技胜利寻求自信。现实生活中有些官兵训练跟不上、工作上不去、经常受批评,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得不到理解和认可,自信心遭受打击,特别是有些年轻官兵心智尚不成熟,面对挫折不能正确看待,进而通过打游戏宣泄调节,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精彩和慰藉。手游正是迎合了青年人追求刺激、渴望挑战的心理需求,在竞技升级过程中让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当这些官兵在游戏里大杀四方,随之而来的“队友点赞”“对手拜师”和“妹子求带”,顿时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越发沉迷其中,不愿面对现实的批评和烦恼。
(三)官兵沟通沟壑横亘,手游交友充实情感。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青年官兵的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更趋多元,差别更加明显,有时很难找到谈心交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手游作为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由于其广泛的群众接纳度,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官兵建立军营社交关系的一条捷径,甚至一些性格孤僻、口齿笨拙的官兵也能靠着“游戏攻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另外,很多手游还可以依托微信、QQ强大的交友功能,构建虚拟化社交环境,能够随时随地和亲朋好友一起聊天玩游戏,满足官兵交流情感的现实需求。
(四)课余活动陈旧乏味,手游霸屏军营生活。总结近几年媒体报道,青少年热衷打篮球、踢足球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宅男”现象越来越普遍,部队中也呈现相同趋势。从当前基层部队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来看,常规文体活动可选方式少,基本还是以球类、棋牌等传统项目居多,而且很多单位在这些传统项目上缺少创新、疏于组织,往往放任官兵自娱自乐,使得本来就处于弱势的传统文体活动市场被进一步蚕食。即使有些周末喜欢打球的官兵,因为队友一个个走出球场走入游戏的“战场”,缺少了球友自己也只能慢慢加入“手游大战”,这无疑又加大了手游在军营文化活动中的占有率。
危害一:扭曲价值追求。青年官兵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科学真理的武装、先进文化的引领至关重要。当前手机游戏种类繁多,可谓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很多游戏为了追求经济价值极力营造虚无缥缈的虚幻世界,强调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更不乏以暴力、色情元素“博出位”。这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定格的年轻官兵而言,轻则影响个人精力,重则导致价值观扭曲。特别是一些国外的军事游戏,甚至已经演化为“隐形战场”,成为一种“战略传播工具”,游戏开发者在其中大力塑造外军形象,传递外军价值观,有的还对我军进行矮化,不可避免地会对官兵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危害二:有害身心健康。长时间沉溺于游戏中,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力下降,带来抑郁、焦虑、烦躁、易怒等心理问题,还会造成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玩游戏上瘾后,与周边人交流会明显减少,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孤僻性格甚至患上自闭症。除了精神方面外,对官兵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十分明显。长时间沉溺于游戏,人的精神高度集中,血液循环加速、心跳加快,体力、精力消耗都很大,容易过度疲劳;长时间的久坐和低头,会引发颈椎、腰椎疾病的发生;长时间注视手机屏幕,还会造成视力快速下降。
危害三:工作分心走神。很多手游具有连续性,而军人的特殊职业特点具有不确定性,沉浸在游戏世界的官兵一旦要临时执行任务,突然被迫中止游戏,虽然人已进入执行任务状态,但思想可能还停留在游戏里,这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个别官兵游戏上瘾,训练间隙不忘模拟推演,站岗执勤反思失败教训,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游戏中,一心只想当登峰造极的游戏高手,却忘了当精武强能的训练尖子。他们沉溺于手机游戏的快感中,却忽略了主责,荒废了主业,玩物丧志,给部队的战斗力建设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危害四:盲目攀比消费。调查显示,42%的手游爱好者认为只要不影响自己生活,在游戏上多花点钱没关系。特别是一些年轻官兵,在游戏中消费的行为和习惯比较普遍,他们认为付费玩游戏和付费看电影、付费听音乐、付费看小说是一个道理,是在享受游戏制作者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但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模式,往往藏着各种诱惑和陷阱,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官兵,为了获得比普通玩家更大的技能优势和心理快感,很容易陷进去,甚至战友间彼此盲目攀比游戏消费、嫉妒人物技能,最终导致过度消费。以在军营之中大火的腾讯手游“王者荣耀”为例,2019年营收就突破百亿,游戏的强大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一)在对待手游的态度上,注重化堵为疏与因势利导相结合。手游,考验的是玩家的操作技巧和团队配合,也考验着带兵人的管理理念,“不让上网、不让用手机”已经成为过去式,手游等新兴潮流进军营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是客观看待手游问题的利与弊,对于军营“手游热”现象,不能因其成瘾危害就视其为“洪水猛兽”,应当看到,手游的另一面是适当的娱乐可以放松身心、消除疲劳,对官兵的训练、学习和工作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二是正确处理手游问题的疏与堵,疏的应该是官兵对手游“如何看、如何做”,堵的应该是手游成瘾现象,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端正官兵对手游的客观认识,切实走出一堵了之、粗暴管理的思维误区。三是因势利导发掘手游的内在价值,管理者在发挥手游融洽官兵关系、活跃军营氛围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手游的闪光点借力打力,引导官兵从正面角度挖掘手游价值。例如,在组织“王者荣耀”对抗中,要充分引导官兵认清手游在分工协作、团队互助上的设计初衷,引导官兵把团战意识向团结协作完成各项任务升华。
(二)在分流手游的热度上,注重推陈出新与焕发活力相结合。军队环境封闭、要求严格,开展好军营娱乐活动不仅是调适官兵身心、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更是促进军营和谐、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客观要求。部队官兵之所以会花大量的时间打游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基层缺乏新鲜有趣的文化活动。作为新时代的带兵人,应该紧随时代发展,在创新思维方式、开阔眼界视角上下功夫,组织更多“接地气”的活动,提升军营文化生活对官兵的吸引力。一是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形式,将传统文化活动改造成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经常性组织竞赛强化球类、棋牌类等活动在军营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二是丰富文化活动类型,尊重官兵兴趣爱好,积极开展街舞、轮滑、跑酷等富有青春气息的娱乐活动,找到军营主流文化与时代潮流的耦合点。三是重视文体活动组织开展,严格按照《政治工作条例》《军队基层文化建设规定》等相关条例法规的有关要求,抓好部队文化活动落实,增加文娱基础设施建设,防止手游娱乐过度挤占官兵课余文化生活。
(三)在管控手游的危害上,注重建章立制与长管长严相结合。在对手游成瘾问题的治理上,既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引导,又要注重在制度上坚决遏制,做到釜底抽薪、长管长严。一是严格手机使用管理,结合单位实际和上级法规文件,制定出台手机使用管理规定,从手机登记、存放、下发、责任人等方面完善相应配套措施,从源头上切断手游成瘾的“硬条件”。二是加强手游成瘾现象的监管和纠治,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座谈、引导、谈心等,端正官兵对手游的认识,及时掌握官兵对手游的依赖情况,加强对生活圈、交际圈监管,发挥官兵主观能动性,对违规使用手机、沉迷手机游戏的“身边人”及时“扯扯袖子”,建立一对一的互助对子。三是严格惩戒措施做到长抓长管,对于轻度沉迷手游的官兵以耐心说服、积极引导为主,对于屡教不改、深度沉迷的个别官兵要依据相关法规给予从严处理,真正做到不分对象、不讲亲疏。此外,对带兵人教育引导不到位、监督管控不严格、规章制度不落实等问题,也要从严处理不手软、从严追责不护短,真正确保制度落实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