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破解矛盾问题不断开创基层建设新局面

2020-11-28 19:49宋延平
政工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官兵基层

宋延平

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围绕全面锻造“三个过硬”基层重构基层建设标准,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提供了基本准则和依据。必须着力强化建设过硬基层的使命担当,充分把握特点规律,深入破解矛盾问题,有效探索实践路径,不断开创基层建设新局面。

一、坚持首位首抓,防止政治引领虚化

从基层实际看,有的真学深学“打折扣”,口号众多但动作较少,花样频出但质量较低,活动繁杂但效果较差,还没有完全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有的认识认知“缺纯度”,对一些敏感问题反应迟钝,鉴别不及时,抵制不得力,斗争不坚决;有的信任信赖“掺水分”,不爱营盘爱键盘,不信战友信网友,不找组织找群主,不看制度看百度。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听党话、跟党走这一目标原则,用习主席标定的方位标准和实践要求统领基层建设,确保基层官兵政治意识树得牢、政治规矩守得严、政治立场站得稳、政治方向把得正。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在内容上,突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形式上,注重上好大课、讲好微课,不搞“上下一般粗、整体一锅煮”;在手段上,倡导用网络联通官兵,打造趣味性浓、吸引力强的网络平台,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强化政治认同。牢牢抓住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这个根本,引导官兵坚定维护核心、矢志看齐追随,扎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入廓清模糊认识,防范错误思想侵蚀,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三是内化价值追求。教育官兵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个人目标与强军目标、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

二、坚持务实务效,防止组织功能弱化

从调研情况看,有的基层党支部“政务”多于“党务”,自身定位不准,“双重角色”认识不清,把党的会议行政化、研究议题命令化、集体表决形式化;有的“使用”重于“培育”,只管短期超负荷使用,不愿长期规划性设计,“填鸭式”“放养式”培育比较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带比较少;有的“人情”高于“法治”,搞一团和气的“伪团结”“老好人”,不唱黑脸也不红脸,不得罪人也不理人。因此,必须聚焦建强党组织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以组织坚强带动基层全面建设过硬。一是配好班子。结合干部调整、任务转换等时机,选准配强党支部书记,调整补充班子成员。采取集中授课、示范观摩、讨论交流等形式,定期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着力提高党务工作水平。二是带好队伍。认真履行好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重要职责,既抓入党源头,又抓发展全程,更抓日常管理。积极开展争创“四铁”先进单位、争当“四有”优秀个人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主动性创造性。三是过好“生活”。以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为重要抓手,严肃党内生活,锤炼党性修养,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积极发展创新,既要有严肃认真的原则,又要有心情舒畅的氛围,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三、坚持担当担责,防止备战打仗淡化

从实战要求看,有的打仗导向不精确,对外部风险挑战、改革现实考验、练兵备战压力等认识不清、估计不足,和平积弊、安逸思想仍然存在,操场与战场、营区与战区、岗位与战位还没有理顺;有的专业技能不过硬,作战指挥不懂,信息素养不高,应急处置不会,研究打仗深不进去、钻不进去,带兵训练偏训漏训、降低标准;有的训风考风不严实,训练实不起来、作风紧不起来、考核严不起来,缺乏血性胆气,缺少尚武精神,缺失胜战豪情。因此,必须按照战斗力标准,全面整治制约战斗力生成的各种矛盾问题。一是把导向立起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围绕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严肃训风演风考风,全力纠治“和平病”,切实让主业回归主位,让岗位走向战位。二是把本领硬起来。紧贴现代作战样式,更新作战理念,研究训法战法,熟悉武器装备,广泛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突出在考核竞赛中磨练、在重大演习中锤炼、在实战对抗中砺炼,确保基层备得实、拉得动、打得赢。三是把作风实起来。持续培育战斗精神,夯实敢打必胜的信念;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加大训练难度、强度和力度,锻造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冲锋在前、勇于身先士卒,不断激发血性豪气。

四、坚持精准精确,防止帮建功能退化

从官兵反映看,有的机关统筹协调不力,各自为战多,齐抓共管少,不善于结合融合,不会搞关闸分流,“五多”问题还没有见底见效;有的帮带能力不强,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对自身职责一知半解,讲不明建设底数,理不清发展路数,拿不出过硬招数;有的责任担当不够,对基层反映的实际困难,光答应不解决,光研究不办事,只关注领导怎么看,不在乎官兵怎么办,能给自己添彩的特事特办,不能给“政绩”加分的不管不问。因此,必须着眼基层建设特点,遵循基层发展规律,切实提升指导帮建的针对性有效性。一是统筹“千针万线”。整合各项工作,理顺运行关系,分清主次,弹好钢琴,杜绝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减少基层忙乱乱忙。依靠基层自主抓建,充分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把备战之责、自建之权、官兵之利更多地还给基层。二是注重“千差万别”。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基础单位,搞好科学指导、分类指导、有效指导,厘清各级抓建职责,明确各类建设标准,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格局。在“输血”的同时,还要增强“造血”功能,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领导帮带等方式,帮助基层干部提升综合素质。三是想尽“千方百计”。及时倾听官兵呼声,了解一线心声,积极开展送温暖、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在帮困解难上动真情,在关怀服务上用真心,在感动基层上注真爱,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

五、坚持从严从紧,防止作风形象软化

从基层现状看,有的法治意识淡薄,对老观念、老经验、老办法“乐此不疲”,仅仅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一项过渡性、阶段性工作;有的管教方式滞后,抓管理一阵风、一刀切,搞教育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新思想跟不上、新形势搭不上、新手段用不上,老问题“改头换面”后依旧存在;有的内部风气不正,在官兵敏感问题上仍需要找关系、搭天线,在重大节假日仍照旧“礼尚往来”,在重点行业领域仍存在“潜规则”。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标准尺度,层层传导、直达末端,确保作风建设取得长远成效。一是用法治匡正思维定势。强化法治意识,自觉依法筹划工作开展,靠法督导工作落实,用法检验工作成效,切实走出依靠行政手段、固有模式、传统套路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让依法办事内化为思想共识、外化为自觉行为。二是用创新纠正惯性做法。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维分析解决各类现实问题,立足实际寻新策,脚踏实地走新路,问计于官兵,寻策于基层,充分凝聚集体智慧,探索创新基层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三是用制度纯正内部风气。在处理敏感问题上,严格落实政策规定和标准程序,自觉把权力晒在阳光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给“暗箱操作”留后门,不给“歪风邪气”留缝隙,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

猜你喜欢
官兵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走基层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