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上沧海湿地保护管理问题与对策

2020-11-28 18:53华,杨
绿色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沧海栖息地植被

岳 华,杨 彪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 大理 67100)

1 引言

宾川县上沧海湿地地处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为构造断陷盆地,周边分布有落水洞以及面山3条主要河流,水系发育良好,形成半封闭的湿地景观生态格局[1]。上沧海湿地介于水体与陆地之间,在成因上属断层构造陷落湖泊,根据《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划分,属季节性淡水湖类型高原湿地。

长期以来,上沧海湿地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从原来的大水体,经围湖造田之后形成了目前的小水体、多鱼塘、多稻田为主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又集村镇湿地、农耕湿地于一体,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

2 上沧海湿地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

在自然地理上,上沧海湿地地处滇中高原同滇西横断山地的结合部,属云岭山系南延余脉形成的断裂山间岩溶湖盆,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0° 20′24.39″~100° 23′41.07″,北纬25° 47′56.16″~25° 51′05.50″之间。湖面海拔1830.2 m(1985国家高程基准)时,湿地面积242.28 hm2[2]。

地质为中生代和三叠纪地层组成的沉降带,以海相碎屑岩—碳酸盐构造为主。湿地流域为溶蚀中山地貌,面山及汇水区海拔1830.2~2378 m。气候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降雨量684.0 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75倍,属半干旱地区。《雍正宾川州志》中将此湖称为上沧湖,民间则俗称上沧海。历史上湖泊控制水面一度达433.3 hm2,水深0.6~3.1 m,蓄水达1250万m3,目前仍是环湖四周农田灌溉和下游花桥水库蓄水的重要水源。

2.2 社会环境

宾川县位于滇西洱海东部,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地带,上沧海湿地距县城金牛镇37 km。在行政区划上,湿地周边涉及宾川县鸡足山镇上沧和白荡坪2个村民委员会、16个村民小组、共1250户5394人,社区人均年收入9756元。社区经济来源以种植葡萄、水稻、玉米、蚕豆、葱蒜、烤烟、冬桃,养殖猪、黑山羊和湿地渔业为主[3]。

2.3 水文

宾川县境内主要有纳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箐河4条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其中以纳溪河水量最大,纵贯县境中部坝区,其支流水量又以炼洞河为最。上沧海盆地中部为上沧海湿地的主体部分,由于上沧河、关上箐、李子厂箐3条支流汇集,并向湖心倾斜,有利于湿地长期积水或呈过湿状态,上沧海又作为炼洞河的水源,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在上沧海湿地的西侧还有6个天然“水井”(由落水洞改造而成的水井)和2个落水洞,旱时可给湿地补水,涝时落水洞又能将湿地里多余的水吸收,一定程度上起到天然调节的作用。目前6个“水井”仍被村民用来灌溉农田、葡萄园、菜园等,由于湿地水源补给方式较为单一,平均深度较浅,面山集水区面积及径流量小,加之向外排水和环湖村庄采用水泵过度抽水,导致上沧海大部分水域呈干涸状态,不能满足生态用水的需水量,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失衡,昔日的“沧海”变成了现如今的“桑田”[3]。

3 湿地资源

3.1 野生动植物资源

3.1.1 植物资源

上沧海湿地记录到野生湿地高等植物120种,隶属38科99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35科95属115种[3]。

根据水生植被上层优势种的差异,上沧海湿地的植被可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芦苇群系(Form.Phragmitesaustralis)、卵穗荸荠群系(Form.Heleocharissoloniensis)、眼子菜群系(Form.Potamogeton)、水葱群系(Form.Schoenoplectustabernaemontani)、香蒲群系(Form.Typhaorientalis)、石龙芮群系(Form.Ranunculussceleratus)、狗牙根群系(Form.Cynodondactylon)、辣蓼群系(Form.Polygonumhydropiper)、喜旱莲子草群系(Form.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

据《云南植被》分类系统,湿地流域地带性植被类型属滇西中山山原高山栲、石栎林、云南松林亚区。目前,湿地面山植被除分布有少量次生林外,大多为岩石裸露的荒山荒坡和人工林等。保存的自然植被主要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形成的以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为优势的针叶林和灌丛,灌丛主要有坡柳灌丛(Form.Salixmyrtillacea)、仙人掌灌丛(Form.Opuntiadillenii)。由于乔木树种、林分结构单一,不利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发挥。面山区域常见的植物有霸王鞭(Euphorbiaroyleana)、牛角瓜(Calotropisgigantea)、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schwerinae)、悬钩子(Rubussp.)、戟叶酸模(Rumexhastatus)、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a)等。

3.1.2 动物资源

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17目37科70种。其中:两栖类1目4科7种,爬行类1目2科5种,鱼类2目3科6种,鸟类11目25科47种,哺乳类2目3科5种。湿地范围内稳定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7种[3]。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黑鹳(Ciconianigra);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为灰鹤(Grusgrus)、黑翅鸢(Elanuscaeruleus)、普通鵟(Buteobuteo)、白尾鹞(Circuscyaneus)、红隼(Falcotinnunculus)、短耳鸮(Asioflammeus)。

3.2 泥炭资源

上沧海湿地泥炭面积达135.41 hm2,泥炭平均厚度为5 m,是目前云南省泥炭沼泽中泥炭储量较大的区域之一。

4 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上沧海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原因,目前对天然湿地的占用和湿地排水垦殖现象还未得到根本制止,致使天然湿地面积日益萎缩并呈现破碎化[3]。由于自然湿地人工化的逐渐加剧,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湿地存在污染威胁,且治理难度大;流域内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湿地资源过度利用,外来生物入侵严重,湿地周边存在过度放牧等不规范开发现象;湿地面山及汇水区森林植被的保护和恢复任务仍然十分艰巨[4]。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上沧海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逐渐减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4.1 耕地与湿地的矛盾

上沧海由于是季节性湖泊,季节变化大,常年处于低水位状态,自古以来当地人就有划船在里面耕作的习惯。目前,除现状鱼塘及少部分芦苇丛属白荡坪村集体所有外,其余的土地均已包产到户,纳入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恢复湿地和耕地保护有一定的矛盾。

4.2 湿地围垦

当地居民人为排干湿地以便于耕种,加剧了湿地的季节变化。由于围湖造田,湿地面积从历史上控制水面433.3 hm2减少到现在湖心区仅剩1.64 hm2,由此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自然原生湿地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尤其近年来随着县境内葡萄产业的发展,人们运土将田地垫高种植葡萄的现象越来越多。但由于人为因素使天然湿地转变成农用耕地,是造成上沧海湿地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

4.3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湿地周边属以白族为主体的聚居区,人们将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到上沧海,周边农地施用的化肥、农药则随雨水进入湿地,给湿地水质带来较大威胁。据宾川县环境监测站资料,上沧海水质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标准。

4.4 放牧

湿地周边农牧交错,由于水湿条件较好,常年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放牧不仅破坏湿地植被,畜牧粪便也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

4.5 捕捞

湿地鱼类资源丰富,是水鸟栖息的乐园,不时有人在湿地里捕捞,不仅使鱼虾数量减少,也给鸟类栖息地带来威胁。

4.6 湿地保护管理机构不健全且人员不足

目前,上沧海湿地未成立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由宾川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湿地管理相关工作,目前仅聘请2名巡护员对上沧海湿地进行专职巡护工作,在人员配备及管理方面仍显不足。

4.7 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上沧海湿地目前仅在海沟与乡村公路交叉口处有一块保护鸟类的宣传牌,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人们对鸟类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

5 对策与建议

上沧海是宾川县乃至大理州最大的季节性淡水湖,由于宾川全域呈有山缺水之态,为使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稳定性得到不断增强,提出合理划分功能区,水系和水质、泥炭、鸟类及栖息地与汇水面山植被保护恢复的措施[5]。

5.1 合理划分功能区

结合湿地季节性水位变化情况及周边环境,依功能差异将湿地分为保护区和控制区。保护区为海拔1830.2 m范围内的“三线”区域,即:红线区域(东北部鱼塘、芦苇地及外延部分积水时间长不适宜耕种的区域)、绿线区域(红线与绿线之间积水在半年左右的区域)、蓝线区域(绿线与蓝线之间海拔1830.2 m范围内积水时间短、土地尚未被人为垫高的区域)。为保护好湿地,将上沧海湿地第一层汇水面山划为控制区作为湿地的外围生态保障与生态缓冲带[3]。

5.2 保护措施

上沧海湿地主要有4类保护对象:水系和水质、泥炭、鸟类及栖息地、汇水面山。

5.2.1 水系与水质保护措施

5.2.1.1 水量不足解决方案

(1) 补水。通过面山绿化、封山育林、森林管护等措施,以保障湿地大部分水源的补给;水源补给不足时可通过区域性工程计划补水或其他工程调水,以保证红线区域内蓄水一次到位,恢复自然景观[5]。

(2)留水。在北干渠流经白荡坪地段的适当位置建节制闸取水后将水引入湿地。引水时间可采取汛期(6~10月份)空库度汛,汛末11 月份蓄到正常蓄水位,12 月份~翌年4 月份调水不进入湿地,由北干渠直接灌溉的方法进行调蓄;对落水洞位置及渗漏严重的西侧相应位置做防渗漏处理。同时,堵塞白荡坪排水沟渠,保证所蓄水量不外泄。

通过以上补、留水措施,以保证红线区域常年积水,小部分较高的区域为季节性积水,恢复后的湿地应最大限度的保留上沧海湿地作为季节性淡水湖的自然属性。

5.2.1.2 污水处理

采用截留式合流制对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与自然水体进行分流(即雨污分流),通过管道的形式收集污水,将收集到的污水排放至每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污水经人工湿地进行自然净化,净化后再排入上沧海湿地内。

5.2.2 泥炭资源保护措施

遵循泥炭地的形成、发育规律,按照食物链关系将生物种、养殖结合,提高泥炭地物质循环效率,如稻苇鱼,芦苇鸭等。既弥补周边失地村民的利益,又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5.2.3 栖息地保护

5.2.3.1 栖息地退耕还湿

进行退耕还湿及退塘还湖,减少干扰鸟类栖息地的人为活动,注重营造动物栖息场所。

5.2.3.2 外来入侵物种防护

禁止湿地周边养殖、放养外来物种,如牛蛙、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对侵入湿地内的凤眼莲、喜旱莲子草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和清除。

5.2.3.3 芦苇种群控制

湿地目前还保留着比较完好的湿地水生植被及湿地泥炭层,原生的芦苇沼泽和水草为众多的鸟类提供觅食地和隐蔽场所,对保护鸟类免受人为干扰尤为重要。应当严格保护,禁止随意采割、采挖,可在红线区域外围设防护围栏,并种植绿篱植物;控制绿线区域内的芦苇生长,定期清除周边的芦苇。

5.2.4 汇水面山植被保护

控制区汇水面山面积441.21 hm2的生态公益林是湿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要加强对公益林的管护,坚决禁止乱砍、乱伐、乱垦和乱捕杀等活动,防止森林火灾及森林病虫害,保护野生动植物不受损害,保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以及调节水系水量平衡的作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与高效。

5.2.5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通过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护管理专业人员,配置一定的湿地保护管理基础设施、设备,加强湿地保护的执法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队伍的湿地保护能力。

5.3 恢复规划

上沧海湿地恢复对象主要为水体、植被、栖息地和景观4大类。

5.3.1 水体修复措施

5.3.1.1 退耕还湿

对保护区内的耕地、鱼塘逐步进行退耕还湿,退渔还湿(红线区域退耕退渔还湿、绿线区域退耕退牧还湿、蓝线区域退耕还湿土地入股)。首先确保红线区域内面积58.19 hm2的耕地退耕还湿,应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人为干扰,自然恢复;对绿线区域、蓝线区域内面积259.88 hm2的耕地逐步进行退耕还湿,并通过设置界碑、种植乡土植物等措施,对现有的小水塘适当清理、人工促进天然恢复。

5.3.1.2 恢复水系网络

充分利用现有河流、沟渠等水系,通过局部改造、部分重建、系统整理和连通,恢复完善内部水系网络。湿地水量偏小时,限制周边村民从“天然”水井抽水,通过雨水收集利用补充湿地水源,或通过引洱入宾灌渠多引洱海汛期弃水进入上沧海,保证湿地的生态用水量。

5.3.1.3 河道生态堤岸

对流入湿地的主要河道,如洪水沟、母大沟等,一是疏浚河道、整治河岸、底泥清淤等,依据河道的水动力学特性,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形成浅滩、深潭等多样性空间,创造有利于底栖动物生存的泥沙堆积层;二是筛选培育耐污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如云南柳、四籽柳,恢复河道两岸的生态林缓冲带,在堤岸两边种植芦苇、菰、水葱、李氏禾、狗牙根等净化水体的水生植物,使得污染物向河道水体转移的过程中,以地表径流、潜层渗流方式通过缓冲林带经沉降、过滤后进入水体;三是在海沟入水口附近大量种植水生高等植物,如水葱、菰等,通过消浪,促使污染物沉积,降低沉积物的再悬浮,并大量吸收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营养盐,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5.3.2 植被恢复措施

5.3.2.1 浅水区植被恢复

浅水区植被恢复选用以乡土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为主进行重建或补植,形成多样的植物群落。待水质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后,再引入对水质要求较高海菜花(Otteliaacuminata)、野菱(Trapaincisa)、莼菜(Braseniaschreberi)、荇菜(Nymphoidespeltata)等植物,逐步恢复浅水区植被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自净能力[5]。

5.3.2.2 湖滨带植被恢复

在湖滨带栽植湿生植物,形成草本植物群落和疏林灌丛群落,增强植被过滤带净水功能,优化湿地景观,同时为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5.3.2.3 汇水面山植被恢复

汇水面山主要林地类型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植被恢复主要实施封山育林和面山绿化造林。对于林相单一的有林地退化林、灌木林地实施封山育林及补植补播,种植适生的阔叶树种,逐步形成针阔混交林,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

5.3.3 栖息地恢复措施

5.3.3.1 扩大栖息地范围

对鸟类栖息地中现有的水塘作适当清理、恢复水系连通,优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同时增加外围栖息地范围,将水塘及外围部分作为栖息地范围,通过修建防护围栏,自然恢复芦苇群系等措施,扩大鸟类栖息的场所。

5.3.3.2 多维生境栖息地营造

营造深水、浅水、水边、沼泽、水岸五级水环境,营造水禽及鸟类的栖息地。湿地核心保护区种植采用粗放式管理,或者不必管理,以减少人为干扰;在绿线区域东南部多个水塘及蓝线区域东侧沿路的多个水塘作为基塘,营造微地形,以增加两栖类、底栖动物的栖息地,确保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并发展无公害的基塘农业,可以种植海菜花、茭白、菱、莲藕、水芹菜,增加农民收入。

5.3.3.3 水体食物链优化

水稻等植物的颖果是鸟类喜欢的食物来源,可在绿线区域内种植水稻和养殖本地鱼类,进行生态种养,不施肥,不喷农药,并在倒苗前收割;放养适量的本土性鱼、虾、蚌、螺类,以增加鸟类食源。

5.4 景观修复

目前上沧海湿地生物景观单调,人文景观不够突显,农田景观较杂乱。湿地景观恢复应以利用现状地形为主,突显景观的季节变换。在红线区域恢复湖泊景观,在绿线区域恢复季节性变化的湖泊景观,在蓝线区域恢复草本沼泽的草甸景观。

5.5 合理利用规划

5.5.1 高效生态农业

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引导社区居民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土地利用模式和耕作方式或种植模式,推行有机高效农业、农果牧渔复合经营,建立农业生态示范园,结合湿地生态旅游,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民风民俗体验、农家乐等为主的现代庄园经济,减缓或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对水质及水环境的影响[5]。

5.5.2 湿地生态旅游

上沧海湿地距鸡足山景区10余km,交通便捷,还可作为徐霞客旅游线标志地之一,将上沧海融入到鸡足山景区中,打造上观鸡足山下游上沧海的生态旅游小环线[6]。

5.5.3 社区发展规划

社区现状产业主要是农、林、畜牧业等资源依赖型的传统产业,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对湿地水环境质量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引导社区居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不断减少破坏性生产行为,有序转向其他收入方向。

猜你喜欢
沧海栖息地植被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沧海点兵 挑战深蓝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BEAN SCENES
沧海浮萍
走进四川大熊猫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