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朝阳市国有建平县黑水机械化林场,辽宁 建平 122411)
辽宁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光照充足、无霜期较短、降水量低为主要特征,该气候特点适宜大枣生产,为此,辽西北地区把大枣当作农林业的主要产业项目来抓。截至2018年,辽西北地区枣树种植面积已经近2.3万hm2,鲜枣年产量可达9560万kg。当地大枣的栽培历史悠久,产出的大枣品质佳,色泽鲜艳,皮薄肉厚,状如玛瑙,口感酥脆、酸甜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广受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青睐[1]。现结合辽西地区大枣的生产实践,对大枣的特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单的总结探讨。
大枣,学名为ZiziphusjujubaMill.,属于落叶小乔木或者灌木,平均树高在10 m左右。大枣树有发达的根系,在土壤下15~30 cm的位置分布,比冠幅大3~6倍[1]。大枣枝条上没有毛、比较平滑,上面分布的针刺成堆排列,呈钩曲或者直伸状态;幼枝生长呈簇生状、比较纤弱,与羽状的复叶比较相似;枝条弯曲呈“之”字形;单叶的长度在2~6 cm,尖端比较短尖,基部歪斜,边缘上有比较细的锯齿,主脉的发出部位为基部,有明显的侧脉;叶片的着生方式为互生,呈卵状披针形或卵圆,卵形比较少见,有较厚的革质,正面及反面均有栅栏组织分布,用于光合作用必须的叶绿素、水分、养分等的贮存;叶片的表面有角质层,通过叶片气孔的调节发挥出耐旱耐涝的作用,遇到干旱的气候条件则气孔会自行关闭,起到抑制叶片蒸腾作用的效果。核果的大小为1.5~5 cm,卵形到长圆形的形状皆有;果实成熟时为深红色,口感香甜。
大枣属于暖温带阳性树种,喜欢在光照条件好、气候干燥的条件下生长,耐寒、耐热、耐旱、耐涝能力均比较强;其生长条件对土壤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除了沼泽地、盐碱程度特别重的土壤不适宜生长外,其余的山地、平原、沙地上等均可以种植;可耐pH值为5.5~8.5范围内的土壤,其中最适合生长的土壤为中性砂壤土、土质肥沃的微碱性土壤。大枣的根系有较强的萌蘖能力,耐烟熏,但是不耐水雾。
大枣果实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糖分含量在39.1%~47.2%,蛋白质的含量在3.2%~5.2%,粗脂肪、果酸的含量分别在0.92%~1.22%、0.31%~1.12%,纤维素含量在5.31%~11.1%,淀粉含量在2.65%~2.87%[2];除此之外,含有的矿物质种类也有多种,其中含量最高的为维生素C,平均含量达到1000 mg/100 g左右,含有的多种氨基酸以及抗癌物质CAPM、Vp等物质对预防血管硬化、维持毛细血管畅通有较好的效果[3]。
辽西地区大枣的品种比较多,因此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及生产目标等综合因素选择性状优良的品种栽植。优良的品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高产稳产、肉质厚、核小、糖分含量高、果实个体大、采收之前不会发生裂果。辽西地区栽植的各类大枣品种中,产量超过65%的品种为大平顶枣,铃铛枣、金丝蜜枣等,它们栽植的面积相对较小。近些年来辽西地区林业部门在大枣品种上也开展了一些选育、引进、示范等项目,虽然这些新品种的栽植面积未达到当地传统大平顶枣的水平,但是在大枣选育中将抗性能力、早产丰产能力等作为主要指标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目前整体来说,大枣品种的选择正趋向于多样化、良种化、高效化[4]。
大枣园建立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土壤、水源2个方面。辽西地区有着充足的光照条件、地势多山地、丘陵,一直以来水源的缺乏是当地林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条件。大枣生长期间持续的干旱条件导致了枣树的成活率降低、产量降低。因此,建大枣园时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到水源问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建蓄水池等,以避免大枣林靠天吃饭的命运[2]。
通过嫁接繁殖的方法,可使大枣品种的优良特性得以保存、推广,确保大枣大面积栽植品种的优良化。砧木可选择酸枣核进行播种获得,一方面,可以实现野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大枣种植的范围;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大枣幼苗的抗性水平及适应能力。大枣林建园时可营建混种林,通过异花授粉,有助于减少落花落果现象,实现产量及品质的提高,实现互相授粉,对坐果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3]。
3.4.1 土壤管理
土壤的管理主要是在秋冬季节进行,开展土壤深翻、促使土壤熟化作用,一般土壤耕翻的深度在30 cm左右,一来将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卵、虫体等翻出表面冻死,二来可以促使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大枣生长季时如果田间杂草长势旺盛可割倒覆盖在树盘上,一来起到减慢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二来杂草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3.4.2 施肥管理
大枣施肥的管理上,基肥建议在秋季施入,大枣树叶脱落后在深翻土壤的基础上挖环状沟,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如鸡粪45 t/hm2左右,基肥施入的部位以树冠的投影处为最佳。追肥的肥料类型主要选择速效性的化肥,具体的用量可结合大枣的产量及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生产鲜枣100 kg,需要施入的纯氮用量为1.6~2.0 kg、纯磷0.9~1.2 kg、纯钾1.3~1.6 kg。具体的施肥方法可采取环状沟施或者穴施,施肥结束后及时浇透水,如果有的大枣园内没有灌溉条件,则施肥选择的时间以降雨后为最佳[4]。
3.4.3 水分管理
大枣树虽然耐旱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间还是要确保水分的充足,以促进枝条的生长、花芽的分化,因此要合理地实施灌溉。大枣果实迅速膨大的时期在每年的7月左右,此阶段必须要保证水分的充足;其他阶段可结合土壤墒情及气候天气合理确定是否需要灌水以及灌水的具体量[3]。
3.4.4 树形的管理
大枣的高产树形主要可修剪成开心形、小冠疏层性、纺锤形,树高控制在4 m以下。辽西地区大枣一般栽植的区域为山区或者丘陵区,近些年主要推广小冠密植型的树形,栽植密度在825~1650株/hm2,具体的可结合栽植地的条件确定。
3.4.5 花期管理
与其他果树不一样,大枣具有开花时间长、开花量大等特点,因此对营养有着大量的需求,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可导致坐果率低、出现见花不见果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花期的管理,以实现大枣的高产。一是补充树体的营养。在大枣开花期阶段每隔1周左右喷营养液1次,为大枣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二是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条件。气候干旱的情况下可导致大枣的坐果率低,因此一定要确保空气中湿度条件的适宜,可从大枣刚开始开花时于傍晚在园内进行喷水,每隔3d左右喷1次,连续喷3~5次,可以明显地提高坐果率。
一是加强管理,促使主体长势健壮、提高树体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秋季施入基肥的基础上进行翻树盘,冬季采取人工的方式将大枣树上翘起来的皮刮掉,以降低园内越冬害虫的基数。二是选择在园内悬挂杀虫灯、树干涂抹粘虫胶等方法灭杀田间的害虫。三是药剂防治。优先选择在园内推广性诱剂诱杀的方法:一来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二来可以省工省力[5]。结合植保部门的虫情预测预报,针对性地选择毒性低、没有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防治策略上抛弃原有的见虫就喷药的落后方法,如果田间的虫口密度不大、没有达到施药的标准时不需要开展药剂防治,可建立起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