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娜
融媒体时代,为了保障高校新闻宣传平台能够紧密跟随时代的发展要求,保障宣传效力,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便需要由高校相关部门牵头,通过树立新时代新闻宣传理念、改革新闻宣传管理模式、完善新闻宣传框架以及加强队伍建设等策略,来加强融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立体传播平台的建设,以此来适应新时代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
平台建设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战略布局,需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观念。在建设全新的高校新闻宣传立体传播平台之初,便需要以更新的观念来打开局面。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高校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职责,但是随着网络传播技术不断发展,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日趋错综复杂,原有的依靠学校官网、校报、微信公众号等“单打独斗”的新闻宣传工作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工作。由“单打独斗”转向“组合拳”势在必行。“组合拳”并不是单纯的相加,而是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新闻宣传的核心要求,也是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原有新闻宣传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要看到互联网、移动设备、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校园中的普及和应用,在给高校传统新闻宣传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促使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亟待转型。高校新闻宣传平台开展工作时,要摒弃过去的传统思维模式,同广大师生群体一样需要具备思想的先进性和求知性,并将广大师生群体的喜好进行细分,安排新闻内容时依照细分出的方面进行编撰和设计,以多角度、高深度、强维度为基础,以丰富的新闻宣传方式进行内容输出。因此要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高校师生用户和社会群体终端,努力抢占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在对外宣传方面,在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化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每天接受的信息驳杂不堪,社会上的许多自媒体为博眼球,获取更高的点击率和阅读量,往往会传播一些未经考量的新闻资讯,甚至不乏有一些色情、反动内容出现,这些不良内容的大量增加引发了社会上非理性、情绪化的网络舆论趋势,而这些舆论趋势类似劣币驱逐良币,对正确价值观导向的传播和报道影响巨大。作为高校的新闻宣传传播阵地,要谨守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和法律责任,不信谣不传谣,制作和传播内容时要时刻牢记自身在意识形态领域承载的重大责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坚持正面积极的价值导向,传播客观向上的健康内容。
完善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新闻宣传平台的传播内容时效性。在过去的许多年间,国家和政府不遗余力地建设和扶持高校宣传部门,旨在通过宣传部门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为高校意识形态的良性传播发光发热。在构建融媒体时代全新新闻宣传立体传播平台伊始,高校相关部门习惯性将此重任全权依托校内宣传部门。然则融媒体时代,每天的信息量巨大,从这些信息中找寻和提炼有价值的新闻卖点的难度和工作量呈几何倍上涨,校内宣传部门早已不堪其重。高校于是纷纷推出新闻中心这一全新的部门,旨在以新闻中心来完成各方信息的链接,从而搭建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这一构想通过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其效果并不如预期,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流程的繁杂和管理的不规范产生信息不畅的情况出现。
基于以上背景,融媒体时代的全新高校立体传播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管理模式的完善,通过明确权责、完善制度、精简流程、严格执行等方面来开展工作。具体来看,首先要明确权责,加强不同部门间的互相合作。为新设立的新闻中心设立一个总管理人,明确其权责范围,并肯定新闻中心在校内的行政地位,以便后续同社团、院校学生会等部门进行协调工作,获取他们的支持。其次,要完善新闻中心的相关制度。对新闻传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细分研究,之后再形成体系的宣传报道策划机制、新闻一手采编发布机制、舆情监测防控机制等,重在通过明确的制度规范,为后续的各项工作开展时指明方向。最后,除了新闻中心负责信息采集外,院校内的各部门要设置新闻中心的通讯员岗位,该岗位主要负责搜集日常院校发生的新闻事件,每日向新闻中心汇报,以全方位的态势进行院校内的新闻收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展融时代高校新闻宣传立体传播平台需要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建设平台硬实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创办高校融媒体新闻中心。融媒体中心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将新闻中心管理机构、学校门户网站办公室、学校广播站办公室、学校新媒体办公室、大学生记者团、各院系媒体工作站等机构纳入其中,将新闻中心从空间上形成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高校新闻传播体系。第二,要注重结合视频短片打通“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实现全媒体传播。融媒体新闻中心要成立集体编辑、审核中心,从而保障新闻中心日常开展工作的高效且密切的合作。确保学校的信息流首先进入到新闻中心的加工编辑部门,再之后转成各个部门所需要的形式和格式,最终完成向终端用户的内容输出。第三,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相关的硬件设施提出新的要求,现有的学校宣传部门设备较为陈旧和落后,不能充分满足融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更新设备,建立高校“中央厨房”,以满足新闻宣传工作。通过设备的更新来保障新闻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以及信息内容编辑后的精品程度,从而为广大受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使高校新闻工作能够更为受众支持和喜爱。第四,加大自媒体在新立体传播平台中的比重。融媒体时代下自媒体发展迅速,在这个人人可发声,人人皆是“节目编导+新闻记者+主持人”综合身份的年代,高校新立体传播平台同样不能忽视对自媒体宣传的忽视。要对学生团体,院系组织进行统一管理与审核,确保高校新闻宣传的内容高质量进行,迅速并且高质量入住师生喜闻乐见的平台,如开通“抖音”官方账号等。
构建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新立体传播平台,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并举。软实力即为新闻宣传队伍的人才建设工作。为保障能够建设出一支具有坚定信念、业务过硬、职业素养完备且敢于担当的新闻宣传梯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对原有的人才选拔机制进行革新。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针为指导,向全院和社会吸收业务能力过硬,懂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信息发布的高精尖人才。第二,在全职队伍建设之余,要吸收广大的社会和校园力量,发展出拥有敏锐新闻嗅觉的兼职队伍。重在为新闻中心提供更多优质的新闻素材。第三,加强对既有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媒体时代下信息瞬息万变,与之相关的新闻宣传工作要求也并非一成不变,要紧随社会和时代需求进行完善,因此在日常工作之余也要注重个人业务技能的提升和打造,同样要积极观望社会动态。除了自我提升外,高校有关部门可以在校内开展讲座和培训,以供新闻中心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升和打磨,用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新闻宣传队伍助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