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彤
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传统纸质阅读受到挑战,在此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对新的形势,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寻找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阅读推广举措。
随着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化水平较高,新技术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新技术,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在校师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对新媒体具有更高的包容度和接受度。
受到手机屏幕的限制,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内容更加简短,阅读内容更多的以碎片化方式呈现,逐渐导致读者形成碎片化阅读和思维习惯。传统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被加工整合,更容易形成通俗易懂的视听读物,传播速度和方式更加便捷,网络文学、短视频等在此环境中快速发展。新媒体带给用户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但长期的碎片化阅读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导致难以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不利于真正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庞杂且浅显,读者疏于分辨是非真假,影响正确三观的培养,不利于青年人的健康成长。
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从传统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转变为手机、iPad 等电子设备。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突破了时空限制,各类搜索引擎、个性化信息推送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年轻的师生们更倾向于使用各种移动设备获取信息。于此同时,对电子资源的使用率也大大提高,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而非去到图书馆查找纸质书刊资料。
新媒体时代,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接收者,更加是信息生产者和传递者。伴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信息的生产和传递更加便捷,年轻一代们更倾向于将生活的所见所闻及时分享出去,成为信息生产者和传递者。他们乐于分享和发表个人的意见,更注重个人感受体验,也更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时,现在多数高校图书馆仍倾向于传统的活动方式,比如新生入馆教育、朗读大赛等活动,方法陈旧,难以吸引当代大学生群体,无法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中,更多以图书馆为主体来设计活动方案,缺乏与读者的沟通交流,难以收集读者的反馈意见,不能及时了解读者的真实体验感受,导致读者无法提高兴趣。
“新媒体”的到来,网络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览平台,影音、图片、电子书刊应有尽有,在线阅读等服务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感兴趣,不断提高用户黏性。而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则缺乏技术上的有效支撑,难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推广。因此,在校内外的资源选择上,读者优先选择更多元化的校外阅览平台,导致在校内图书馆平台阅读的群体进一步减少。
对于阅读推广的宣传工作,很多时候是在工作日举办活动,而师生大多在上课、上班,宣传活动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利用滚动字幕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宣传范围有限,大部分师生不能及时了解到最新信息,同时这种过于简单方式也不能够充分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兴趣,导致阅读推广活动并不能取得预估的效果。
高校图书馆在推进阅读推广时,要充分考虑当代人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加大对多种载体的书刊宣传,利用好学校购买的各类电子资源,并进行宣传推广。
高校图书馆是读者们进行阅读活动的文化公共空间,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应科学合理的规划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以适应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当代图书馆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布局,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主题推荐阅读,吸取不同艺术风格和新颖排架方式,吸引不同读者群来馆阅读,为读者制造舒适的阅读体验。同时要深入挖掘图书馆外的潜在阅读环境,与读者日常生活环境建立关联,比如宿舍、社团、教室等,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
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能,应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多种途径进行阅读推广宣传。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构建全方位阅读推广平台,综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官方账号、图书馆网站、阅读App 等,及时发布阅读推广信息,推送阅读推广活动,介绍优秀书刊,进行线上推广,并做好读者调研工作,充分发挥后台管理功能,了解读者的兴趣,听取读者意见。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可融合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微拍等多种手段,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和兴趣,使得宣传更加生动有趣味,从而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定制与个性化服务,建设友好互动的读者交流平台,开展在线咨询、阅读心得分享、问题讨论交流等,真正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平。
高校图书馆在积极推动纸本书刊阅读的同时,也应对电子资源给予更多的介绍,帮助用户了解并使用,引导读者合理使用本校购买的电子资源。对于习惯电子阅读的年轻人来说,纸本书刊不够便携,而电子资源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吸引读者下载相关App,例如超星学习通、手机知网等,举办相关讲座介绍其功能、资源、用法等,提高馆藏电子资源利用率。
阅读推广活动是一个长效推广过程,如何让读者主动走进图书馆,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需要建立阅读推广长效机制,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合理进行人员分工配制,建立了阅读推广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在业务管理、工作流程、人员配置、人员培养、经费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安排,以确保阅读推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组建一支阅读推广团队十分必要,团队人员的专业素质亟需提高,其中,当务之急是培养或聘请优秀的多媒体运营专业人才。
阅读推广活动需要发挥群策群力,才能达到长效推广效果。推广活动不单是图书馆一个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学校行政部门、社团、协会等组织以及师生个人的配合。除了校内组织与个人的参与,还需要与社会各团体、其它院校、新闻媒体等加强联系,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借鉴学习,开展经验交流,通力合作。
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一环。“阅读推广活动现在的效果如何,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每一个活动后,评价机制可以作为一种总结与反思,更好地指导以后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机制中要重视读者反馈,读者的阅读感受、活动整体评价、读者建议及意见都要体现在评价机制中,以读者为中心的评价体制建立,有利于阅读推广活动的良性循环,确保阅读推广活动持久开展。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要适应时代发展,积极拥抱新技术,采用新手段拉近与读者间距离,利用新媒体平台带来的优势,全面提升阅读推广的效果。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建立长效的阅读推广机制,同时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协作。在一次次推广活动点滴累积中,逐步形成特色品牌,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给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真正提升高校师生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