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锋,陈美芬
网络谣言的治理是全球互联网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有关网络谣言治理对策主要从法律法规、传播技术、媒介素养等视角入手,而从情绪因素角度来探讨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治理研究成果甚少。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小时。数据说明我国互联网已经高度渗透到民众生活当中,因此,网民情绪与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及其治理对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情绪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然而直到当代学者们对情绪的定义、内涵和具体认识依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情绪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被解释为“心理、感受、激情的激动或骚动,任何激烈或兴奋的精神状态”。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Izard和Malatesta将情绪定义为“神经过程的特殊组合,引导特定的表达和相应特定的感觉”,即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的神经生理基础。情绪独立于认知和其他心理过程,并与认知相互作用[1]。由此看来,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它会影响个体的信息传播行为,特别对关乎个体切身利益的信息更为敏感。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常发生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领域、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牵动民众神经的事件和领域。
20世纪早期著名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最早提出了情绪感染概念,认为情绪感染是“通过基本的共鸣反应而产生的对情绪的直接感应”[2]。个体情绪的变化会对行为产生影响,而个体情绪的波动势必跟周围环境联系起来。网络上的信息轰炸对个体情绪产生感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就会带有个人情绪,同时信息也会在传播中不断发酵,情绪因素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模糊性和快速性。个体情绪的消散和网络谣言的热度也是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了网络谣言的传播。一般而言,谣言具有较强的煽动性、情绪宣泄和逐利目的,其产生之初人们无法辨认真伪,更多是在情绪的裹挟下对其进行接受和传播。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个体情绪常常会被群体情绪感染。当前自媒体盛行,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分享信息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渠道的方式,这种方式则是强化了情绪感染的效果。一则匿名论坛的虚假消息,无人证实也会被搬运至微博、微信平台等,进行二次传播。在谣言信息传播过程中,某些经过实名认证的微博用户也参与转发评论,甚至一些媒体公众号也会刊登这类信息,相当一部分个体的情绪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感染影响。
在消解中心的文化理念下,社交化媒介出现了大量自发性、非组织的网络传播现象,受众通过聚集发声与集中关注造成群体记忆与情感的爆发,在群体传播作用下再度围绕信息机制形成新的漩涡中心并进行匿名传播[3]。个体在不同的情绪状态对信息传播都有不同的行为选择,在高亢的情绪状态下,个体的感性行为往往胜过理性行为。谣言在网络中流传一般会衍生多个版本,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个体对信息有不同解读,后续消息的接连出现,信息的碎片化和模糊性都会使得个体在信息分享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对情绪有新的刺激,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当谣言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散,通过自媒体、论坛跟帖以及邮件等渠道进行传播后,个体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和整体舆论环境下群体情绪控制后的信息表达。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心理、感情、经历、需求以及所处环境等的不同,同样内容的信息对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理解,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加强谣言传播的碎片化和快速性。
一般来讲,谣言事件的完整形成过程历经形成期、高潮期、衰退期和拖尾期。谣言出现的初期也是信息最模糊的阶段,这一时期个体受到冲击开始关注事件,对信息的种种迹象展开阅读,收集各种信息进行解读后进一步扩散消息。情绪最易受影响的阶段即谣言的形成期和高潮期,因为在谣言传播后期会有辟谣以及其他真实信息的出现,个体情绪得到缓解能够对信息进行基本的判断,且热度过后人们对谣言也会产生疲惫心里,情绪不会受到较大刺激。从谣言演变规律中的每个不同阶段可以看出,随着情绪的逐渐稳定,谣言的传播也逐渐趋于平衡,个体开始理性地对谣言进行辨别。谣言形成初期对个体情绪的冲击过后,倘若该谣言在后继传播中没有新的刺激点,其传播热度也会逐渐降低直至消散。
情绪状态下的网络谣言产生和传播,以及发展演变情况是较难控制的,个体接收和转发谣言信息时的情绪极易感染和刺激他人,从而使谣言进一步传播。特别是当个体处在焦虑、恐慌、愤怒和悲观情绪时,个体行为对自身所在的社会群体的影响更加明显。
焦虑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它主要指个体在预感到潜在威胁时,主观上感到的紧张、忧虑、烦恼、急躁等心理,对个体的决策行为和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情绪刺激过程存在效价偏向,但这种偏向在情绪刺激要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人们对消极刺激具有更明显的偏向[4]。由于焦虑情绪会对个体认知产生影响,因此个体在对信息的选择和转发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高焦虑的个体和一般个体在同时受到网络信息的冲击时,高焦虑的个体会感受到更多的威胁性信息。
2019年3月,网络盛传“1分钟入睡法”,让失眠者快速入睡:用鼻子吸气4秒钟,憋气7秒钟,再用嘴呼气8秒钟,如此循环3~4次,不到1分钟就可以让人入睡。实际上这是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AndrewWeill博士在YouTube网站上分享了4-7-8呼吸法,该方法通过缓解精神和身体的紧张感来帮助入睡。所谓的“1分钟入睡法”是“4-7-8呼吸法”的以讹传讹。虽然该谣言并不会给人们带来生命风险,但是还是要警惕同类谣言的传播。该谣言体现了当代社会中出现的普遍失眠问题使人们产生了焦虑情绪而引起的谣言传播。因此个体处在焦虑情绪状态时对信息的注意偏向是十分明显。
人们为了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发展,个体对周围的环境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接触的人以及周围事物有明确的认识。一旦这种知识缺乏,人们就会缺乏安全感。有了风险的感受,人们就会自觉去寻找相关的知识,来减少自己对事物认知的不确定性的所带来的恐慌感受。但有时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限制,个体由于对处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恐慌情绪。个体在恐慌情绪下做出的决策往往是在信息未知的情形下进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2020年1月31日夜间,新华社微博“新华视点”发布推文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引发大量民众连夜排队抢购,使实体药店相关产品断货,淘宝、京东等多个线上电商平台双黄连口服液迅速脱销。新华社微博该条推文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国的背景下发布,引起了民众的误读。人民日报微博在2月1日紧急发推文强调“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在恐慌情绪下,人们对信息的判断、接受有较强的心理倾向,理智程度也会远远降低并导致违反常理的行为。
网络谣言产生是由于信息缺失、外部环境的变化、民众的焦虑心态和社会公信力危机等原因。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追求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以寻求安全感。当生活环境中出现信息不对称、个体的信息获得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社会矛盾激化时,个体往往产生猜疑和不安并导致愤怒情绪产生。愤怒情绪使个体处在激情状态而做出无法挽回后果的事情,比如导致“激情犯罪”等。个体处于激情状态下意识亢奋,不能客观分析问题,强烈的愤怒就是这种激情状态,超出了个体的控制范围。愤怒情绪下产生的网络谣言和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往往都是由于个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诉求无门后转而在网上发泄情绪或者出于维护个人利益片面地散布不实信息。这些不实信息容易激发其他民众的共情心理,并在愤怒情绪感染下传播,引起大面积的社会积怨和不满,最终误导他人,影响社会稳定。
悲观情绪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解读中往往带消极和负面倾向。悲观情绪中的个体更倾向专注于自己而无法兼顾到旁边事物或信息,从而偏离社会成员的共同情绪,容易促生回避的、自我中心的行为[5]。因此,悲观情绪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往往比其它情绪状态下更容易相信谣言。网络谣言虽然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言论,但是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群众基础,在一定的因素刺激下才会扩散。个体的悲观消极情绪造成了人们对事件的消极反应,给谣言形成和传播提供了群众基础。从现实案例来看,造成比较大社会影响的网络谣言的主题内容大多是和现实的生活利益高度相关。在这类谣言面前,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来对待。因此,个体在悲观情绪下宁可相信谣言是真的,通过自我解读并进行二次传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网络谣言进行加热发散,助长了谣言的传播扩散。
情绪因素与谣言产生与传播既然高度相关,特别是在焦虑、恐慌、愤怒、悲观等负面情绪下加速网络谣言的扩散传播。建议将情绪因素的管理和引导置于网络谣言综合治理体系之下,以更好地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个体无法对各种信息全面地辩证分析,因此在面对未知领域时更倾向于相信他人的观点而容易被谣言信息带节奏。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的网民在面对谣言信息时,可以有效减少情绪因素对认知水平的影响。然而,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报告,48%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74%的人认为在获得心理咨询服务方面不便利[6]。很有必要在我国民众中加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来提高其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
1)首先要继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大中小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使学校教育成为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最重要的渠道。虽然国我当前前所未有地重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贯穿到大学课堂,但是相较于有升学考试压力的科目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创新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此外,我国不同省份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不均衡,西部地区省份的教育水平明显低下的国情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后发展的西部地区学校受到了制约。在互联网已经得到普及的当下,民众即网民已经成为现实,要加强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优势,在全民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民众的情绪管理和控制能力。
2)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当代社会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职场竞争,从而导致注重工作技能和技术的提高而忽略心理健康的调节。高压工作和生活之下引发的不良情绪是许多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的根源。要在全社会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导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主动参与的公众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体系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职业进修等教育内容,建立起全民注重心理健康、培养良好情绪状态,从而减少因不良情绪而引发的谣言。
个体情绪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释放容易引发过激行为,而个体诉求无法解决时、情绪又没有宣泄的渠道情况下极易滋生谣言。当前网络自媒体时代,虽然公众可以很大程度上自由地利用自媒体发表意见和个人诉求,但是也存在由于网络监管的困难和信息审核的失误而无法保证让所有观点和意见得到充分地发表的问题。既让个体情绪和意见得到释放同时又不损害网络环境的健康,媒体平台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进一步放宽自媒体平台信息“准入”门槛,只要不违法违规,让更多意见得到发表,疏通网民不良情绪排遣的出口。二是加强舆情的监测和追踪,通过用户的评论和参与生成的观点来研判信息真伪并及时处理。三是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发表内容的质量进行分级管理,优质用户的内容的观点给予更多流量和推广,对经常发表问题观点或虚假信息的用户实施限流措施,甚至进行重点监管,使谣言信息对社会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网络谣言的终结方式一般有两种:自然终结和被证伪。比起当事人的辩解,人们更愿意相信来自中立的第三方的判断。目前我国官方主流媒体代表了媒体行业的最高水平,有着自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同时它们也是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力军、舆论话语权争夺的重要力量。
首先,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作为第三方引导的官方主流媒体与公众情绪取得“共振”是关键因素。官方主流媒体在情绪引导中要体现出治理者“与民同感”,即与民众产生感知上的情绪共鸣,知民之虑、解民之忧,才能起到情绪引导作用,防止个体情绪的相互感染进而对谣言的传播的扩大。其次,官方主流媒体在情绪引导中要关注个体的情绪,切忌显现出强制性观点和态度,避免引起个体的逆反心理,以期较好地纾解负面情绪对网络谣言的影响、取得公众情绪上的认同。最后,通过官方主流媒体公开信息、及时辟谣。官方主流媒体有着最专业的记者队伍和覆盖而最广的读者群体,要充分发挥专业媒体机构优势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以真实、准确的信息安抚受众情绪,减少个体情绪中的不安感和对未知信息的恐惧,避免信息的模糊和个体对信息不当的过度解读而产生负面情绪。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监管的加强和网民媒介素养的逐渐提高,网络谣言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国网民的数量规模不断地扩大的背景下,网民言论表达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网络谣言的治理任重而道远。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以人为主体,其治理对策应该从人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去探索,同时加强完善法律法规、利用传播技术、加强及时透明的信息传播等措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更好地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