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研究

2020-11-28 09:30姚芳芳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共生文明理念

赵 爽,乔 芬,李 洁,姚芳芳,王 唯,王 玥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思政部,河北 石家庄 050091)

1 引言

早在2017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如何切实强化国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进而改变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乃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大学生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理应成为维护生态平衡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因此,积极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大学生能够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生态保护事业,身体力行地带动身边人参与其中,乃是提升国民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着力点。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思想意蕴

2.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首先阐明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人与自然本就是共生共建的关系,人类如果一味地破坏自然环境而满足私欲,最终会伤及到人类自身,这也正是人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历史发展进程中任何一个辉煌的阶段均是在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全球变暖、土地沙化、空气污染等问题日趋严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这正是对近年来各类环境问题的正确回应,也为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指明了方向,更是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要想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首先要做到的是秉持人与自然相处时的正确态度。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物质生活资料,是维系人类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必须对大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呵护之心,要尊重一切物种生存发展的权力,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始终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其次要做到的是顺应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各个元素在自然界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规律作用下实现平衡和发展。自然界的内在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不能违背规律,只有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要做到的是自觉保护自然。饮水思源,没有自然界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要懂得将发展成果回馈给自然,努力营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坚决抵制破环自然的行为,始终将维护自然永续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2 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其次蕴含着生态与经济要实现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3]。“两山理论”是新时代的新经济发展理念,它深刻的阐述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所谓“绿水青山”指的就是生态环境,“金山银山”指的就是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恢复生产,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了首要任务,此时,并未能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在生产中存在着简单粗暴、急于求成等弊端,从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各类生态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此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及时的意识到“环境是个大问题”[4],并结合当时的国情提出了一整套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措施,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和开端。此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平稳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南水北调工程等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的重要部分。从“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立成篇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将会受到大自然更加严厉的报复和惩罚[5]。因此,“两山理论”深刻揭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系统阐述了“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议题,将会长期指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2.3 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还传递着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的时代诉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这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升华了人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幸福感也随之发生变化,建国初期,人民吃饱穿暖就是幸福。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基本需求已经得以满足,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成为民之所望。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7]。这是新时代对人民幸福感最生动形象的表述,符合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社会矛盾发生新变化这一客观规律。

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内涵要义。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水源污染、森林火灾等生态问题危及到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倘若不及时给予重视和解决,人民的幸福感将无从谈起,民生的依托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民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生态与民生的协同发展,对于生态问题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着重解决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环境问题,将建设好“绿水青山”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维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慢不得、等不起,绝不可置于民生发展之后再谈建设,只有实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民生才具有基本保障,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二者的协同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条件。

2.4 全球生态文明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也体现着全球生态文明理念。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早已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大家同处在一个地球家园,每一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这就意味着,当面临着共同的生态问题时,必须要有全球化的生态视野,共同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土地沙化等问题给各个国家敲响了警钟,很多国家政府相继意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趋势,并自觉地加入到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以国际视野肩负起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担。

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7]。为此,我国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加巴黎大会,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克服自然灾害,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减排诺言。中国的这一做法,彰显了大国风范,加快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拓宽了其他国家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为全球的生态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正是全球生态文明理念的彰显,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3 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价值研究

3.1 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整套系统完备的思想体系,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日益成熟起来的,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则进一步标志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迈出了新步伐。它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以来解决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诉求,更表达了党中央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建成美丽中国的坚如磐石的决心和信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接力者和传递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其实就是在帮助他们厘清生态文明的核心关系,让其真正明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所在。大学生可以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过程中逐渐明晰建设生态文明究竟是为了谁?要依靠谁?从而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大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其在理念指导下充满干劲儿,全身投入,使我国的生态文明事业充满活力和希望,在新一代手中稳步延续下去。

3.2 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其科学知识、身心素质等方面不断发展,也要响应时代的呼唤,符合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培养他们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并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生态文明水平、彰显着高校乃至国家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准,是检验大学生是否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通过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能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树立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意识,通过实践训练、行为养成,逐渐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生活习惯。

3.3 为大学生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指导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要使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美丽中国建设,首先要使其理解美丽中国的目标及意义所在,最重要是使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能够使其进一步认清人与自然本就是相生相存的道理,人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资料都来自于自然,倘若人不加节制地伤害自然,破坏自然平衡,那么最终结果一定是唇亡齿寒,人类也将受到威胁[8]。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人与自然本就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因此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能够使其正确认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加深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认同,从而调动大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性,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续发展。

3.4 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借鉴

面临着大气污染、土地沙化、植被稀少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综合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以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强调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任何实践活动都要顺应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保护自然,对自然有感恩、回报之心[9]。对于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要顺应大学生的发展特点,既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理论教育,又要注重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要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手段。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借鉴,从而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与完善。

4 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路径探析

4.1 通过校园文化宣传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校园文化是各高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品质的总和,它既包括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等显性校园文化,也包括舆论环境、校风学风等隐性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往往能够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宣传来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首先,要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校园,注重校园绿化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怡然宜居、心情舒畅的优美校园环境,让大学生在校园生态环境中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逐渐形成对待自然界的正确态度;其次,要利用好校园的公共媒体资源和组织资源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校园公众号、校园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征集发布相关的文章作品,普及生态知识,利用校宣传栏广泛宣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尤其要利用好植树节、世界地球日、国际动物日等与生态有关的特殊节日向大学生传递“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再次,要营造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舆论环境,努力让大学生树立以呵护自然为荣、以破坏自然为耻的生态荣辱观,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4.2 通过思政课堂教育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思政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最直接的方式,它可以实现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教育。首先,要利用思政课堂为大学生讲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思想渊源、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意义等基本理论知识,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在吸收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历届党中央集体所形成的生态思想基础上逐渐完善成熟起来的,具有合理内核和现实意义,从而帮助大学生在理论层面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认识,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在理解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加以运用[10]。其次,还要注重利用思政课堂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教师应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大学生明白一切物种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要尊重、珍惜一切生命,努力感悟生命的真谛,从而使大学生真正理解生命共同体的意义。

4.3 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够促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且更具稳定性、持久性。因此,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绿色的生活、消费习惯来构建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首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人的一切生活资料都来自于大自然,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往往能够看出其对自然资源的态度。倘若经常奢侈浪费,说明该大学生尚未意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因此,要注重引导大学生珍惜资源,自觉奉行“光盘政策”,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处理。让大学生在日常小事中自觉地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贡献,从而将生活习惯逐渐转化为一种思维习惯,并结合着理论和实践将思维习惯转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反过来又在生活习惯中不断巩固和深化这一理念。其次,要注重引导大学生绿色的消费方式,尽量避免不理智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例如尽量选择共享单车、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购物袋重复利用、拒接过分包装等等,从而使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强化生态意识,逐渐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4 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也是构建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强化思政课堂的理论教育效果,还能够进一步巩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重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入脑入心[11]。首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校内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教导大学生要自觉保护校内的山水林湖草,做校园生态环境的守护人。对于班级内的盆栽等室内景观植物,可用责任到人来长期负责,给予大学生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机会,不仅可以调节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使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感悟自然的美好,拥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其次,也要引导大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生态文明实践,可以选择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不同方式,尤其鼓励大学生回到家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家乡做出贡献,从而在社会生态文明实践中逐渐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猜你喜欢
共生文明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漫说文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