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积华,陈 英
(九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江西 九江 332006)
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日益强烈,森林旅游已成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一大亮点,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超过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30%[1]。现各类社会资源正向森林旅游领域集聚,一股全社会关注森林旅游事业、合力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力量正在形成。建立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既实现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要,又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近几年,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多措并举,加强了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森林风景资源的培育、森林旅游基础设施的的建设,实施了森林博物馆项目、游客中心项目、樱花园项目、月季园项目、森林防火通道项目、洞口小游园项目、珍稀植物保护中心项目等,切实提升了公园生态文明宣传、森林科普教育、森林康养体验等功能。然而在公园各项目实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从森林旅游优势、存在不足、发展建议3个方面对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公园位于九江市南郊、庐山北麓,处于九江和庐山的黄金旅游区域,交通十分便利,濂溪大道、环城公路绕园而行,1路公交直达公园主入口,距离市中心仅5 km,区位优势明显。
公园生态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集天然森林和珍贵林木于一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规划的景观景点56个,主要有九江森林博物馆、科普园、樱花园、天花八景、盛铎亭、东山残寺、兴福晚霞、珍稀植物园、银杏树王、神僧观雪、竹海轻烟、花溪涌泉等。公园地貌多样,有高山、丘陵、平地;水体众多,有水库、山泉、小溪。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
公园科普特色突出,有九江森林博物馆、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樱花品种园、智能科普温室、组培室等科普宣教场所。其中森林博物馆由六厅两廊(六厅:序厅、认识森林、走进森林、亲近森林、珍惜森林、尾厅;两廊:花鸟廊、古树名木廊)组成,共展出动植物标本1500余件,包括华南虎、金钱豹、梅花鹿、麋鹿、黑麂、白鹤、中华秋沙鸭、巨蜥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于1987年启动建设,占地150亩,分为繁育区、专类园区、开发利用区、温室植物观赏区、标本展示区。累计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3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11种。樱花品种园栽种樱花50余种。下一步,还将建设林业科普园、森林体验园等,进一步丰富森林旅游元素,突出科普特色。
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凭借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切实成为九江森林科普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康体养生福地、森林旅游胜地,被授予“全国自然教育学校”“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九江市珍稀植物保护中心”“九江市研学教育基地”“九江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九江市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同时,九江森林博物馆项目还荣获了“中国林学会第八届梁希科普奖”和“江西省林业科普奖”。在公园内开展森林旅游,进行科普教育,宣传生态文明,平台优势显著。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一般要经过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公园规划景点5~6个,其中成熟景点仅12个,主要有森林博物馆、洞口小游园、樱花园、珍稀库、竹园、盛铎亭、水杉林、东山寺(遗址)、狮子石、马尾听泉、银杏怀古、青草冲水库等。其它景点基本上处于原始或自由无序状态,属起步阶段。加上布局较分散,天花井景区和林角山景区之间无道路连接,导致独立发展,无法形成统一体系。
目前较成熟的游览路线仅科普教育游一条,游览路线单一。主要原因是许多景区景点未开发利用,成熟景点之间较分散,主题联系不紧密,景点之间关联不够,暂不能充分利用公园旅游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游览路线。
近几年,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实施了九江市森林博物馆及游客中心项目、保护利用设施项目、防火通道及景区改造提升项目、洞口小游园项目等,但对照“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要求,配套设施仍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园内餐饮仅1家,投资的民宿项目未正式运营,接待能力无法满足需求,且无特色旅游产品,无市场竞争力,“购”的要素几乎空白。
随着森林旅游的兴起,游客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单纯的融入自然的旅游方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游客在休闲放松的同时,渴望参与娱乐活动。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景区景点56个,其中参考性、娱乐性的项目较少,目前仅有森林博物馆、林业科普园、森林体验园3个项目,还不能满足需求。
公园资源丰富,科普特色突出,但品牌优势尚未形成。未能利用园内科普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科普主题形象,加上市场促销和宣传力度不够,使公园知名度不高,“科普”品牌优势尚未形成。
有些森林公园没有意识到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导致公园建设方向和目标任务模糊,严重影响了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的发展,忽视了其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3]。根据对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和旅游优势的分析,本公园应定位为“科普”主题公园。要以“魅力九江”和“知名庐山”为依托,突出“科普”特色,结合现代旅游形式,迎合人们求知心理,寓教于乐,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打造一个以“科普”为特色,集研学教育、生态休闲、健身娱乐、林业观光、森林康养为一体的森林旅游圣地。
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配套设施不完善,成熟景区景点少,建设步伐慢。因此,创新融资模式,加快建设步伐是公园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资本市场的力量,采用“联合开发、有偿使用”的原则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市场营销为支撑,资本投入为杠杆,发展公园森林旅游产业。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时间超过了30年,近几年以森林旅游为基础,突出森林公园的特色,使森林公园整体生态结构不断完善,改变了传统的生态旅游环境[4]。森林旅游文化已是森林旅游的灵魂,为此,要进一步挖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要从动植物、生态、地理、人文等多方面深入调研,总结提炼,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园森林文化,进而提升森林旅游品味,引导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游览线路直接影响旅游活动的质量和效益,仅一条科普主题浏览线路远不能满足需求。要进行景区资源整合,按照“效益原则、特色原则、热冷点兼顾原则、不重复原则、安全性原则”合理规划。建议可设计科普品牌游、林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森林康养游、人文历史游等多条线路,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提升旅游质量,增加旅游效益。
公园虽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但并未形成“科普”品牌优势,要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建议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中介机构、网络公众号等方式加强宣传报道,突出“科普”特色;另一方面,通过自然教育模式,举办各种“科普”主题活动,发放宣传册,普及科普知识,从而形成“科普”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