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玉明
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研究
汤玉明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3)
高校网络舆情指高校的大学生通过高校网络平台对社会中所出现的焦点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情感。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网络群体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十分容易接受新事物,还具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对于外部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是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导致其对于事物的认知缺乏客观冷静、正确的判断,所以探究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成为当下高校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话题。
高校;大学何时能;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通常情况下当一种新型媒体形式出现后,人们散播新闻的自由度以及发表言论的自由度能获得大幅度增强。人们不仅能够在互联网上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还可以出现带有自己意见以及看法的报纸以及著作。但实际上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散漫自由,虽然其不受到任何法律制约,也没有纪律约束,高校大学生也不用对自己的言论以及行为负责,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高校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上与网络媒体、政府、其他网络用户之间进行互动。另外,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还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其主要体现在网络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媒体快速报道,进而使得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根据网络上的报道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情感。
多元性以及丰富性特点主要是通过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所表达的内容这一层面体现,具体而言,在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中所涉及到的问题、社会现象等各种各样,十分丰富,并且舆情表达、传播途径也具有多样性特点。在网络上不受地理区域的影响,意味着在网络上其他国家的文化也得以体现,网络言论存在于各方各面,而这种情况给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带来巨大难题。
虽然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隐匿性特点,但是隐匿性特点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取决于追踪的难度。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很难或不想将自己隐藏在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通过互联网,大学生表达的言论能够将其心理想法推理分析出来,这就是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外显性,而这种外显性的舆情真实程度更高。
意见领袖在网络环境中具有舆论的主导地位,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另外,意见领袖又被称为舆论领袖,可以将意见领袖理解为在网络环境下将媒体信息传递给社会群体,在社会群体以及媒体信息传递过程中自然而然能够形成的对社会群体有一定影响力、感召力以及凝聚力的群体或者个人。在现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个人掌握的信息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有限性,而在各种网络信息蜂拥出现的环境下,服从权威法则成为主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网络意见领袖来为人们解答疑惑,这种现象表明意见领袖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网络舆论的方向,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高校一定要注重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正面效应,进而使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出网络舆情的引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意见领袖的运用需建立在充分了解现如今大学生思想动向基础上,了解大学生的意见以及需求,并且及时甄别网络信息,进而给予大学生正确引导,另外,意见领袖应该是高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沟通联系的连接者。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时,不仅要建立在人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加强建设思想主阵地,建设学生论坛以及校园网站,在内容基础上进行全面覆盖,通过微信、微博、QQ、视频网站以及博客等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积极并有意义的思想文化传播,还要将现如今网络时代的传播技术合理融入到高校传统管理模式中,构建符合学校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机制。不仅如此,还要与高校中的社团以及学生会,定时定期在网络上开展积极有益的网络活动,进而使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更加丰富。其次,高校还应注重加强网络舆情监管软件的引入,进而促使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有效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引入网络舆情监管软件还能够实现量化分析,帮助高校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以及判断。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表明:高校应主动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紧紧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主动权。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具备鲜明的政治导向,应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其次,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在开展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有效提高参与网络舆情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高校网络舆情能够健康文明地发展下去。与此同时,高校还要重视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舆论水平、充分掌握网络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在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最常接触的教师,同时辅导员也是在生活以及学习中最了解学生心理行为动态的教师,不仅如此,辅导员最容易与学生接触,最容易接近学生,因此辅导员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论坛以及博客等针对当前阶段最为流行的焦点话题以及网络热点问题展开积极引导。另外,高校学生会以及行政部分还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监管体系,进而促使大学生网络舆情向正常化以及健康化方向发展。
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简单来说就是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环境内展开的行为活动,而此过程中与网络心理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拥有健康网络心理,才能够使得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正常表达、健康表达。另外,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方面分析来看,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言论是一种自我认知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高校一定要合理运用网络心理学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引导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能够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网络环境给予了大学生十分广阔的表达空间,当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及表达自己的言论时,不可避免都会出现个人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焦虑等等负面情绪,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还应重视如何才能将与大学生有关的多个层面结合起来,如何才能将大学生的能力引导到具有作用价值的活动中。
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机制,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途径,完善的网络舆情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构建健全协调机制。与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相同,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也应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组织保障机制。在此过程中构建一个舆情危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作用是分析、预警以及公关舆情工作。另外还要构建横向相互交流以及纵向垂直协调管理,将全校的舆情管理进行网络覆盖,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以及协助,以此使资源共享得以实现,进而保证全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能够实现统一调度以及指挥。②构建健全的网络交流机制。通流畅通的舆情表达平台才能够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反映问题、表达不满以及宣泄情感的环境,在此过程中还要建立健全的舆情信息发布体系以及通报体系,确保网络舆情健康发展。③构建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保障机制。具体而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是一项大型、长久的工作,因此,应构建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保障机制,进而有效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质量。在此基础上健全网络舆情管理保障机制应具备长久性以及系统性特点,并且还需要良好的条件以及环境,特别是要具有与其相符合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支持,保证网络舆情管理保障机制能够长久性地发挥作用价值。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还有很多,只要高校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那么就一定能够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引导策略,使大学生能够健康上网,文明表达网络舆论,进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安定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促使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并且还能够保证高校长久治安,促使高校获得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1]陈志慧.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才智,2020(8):196-197.
[2]丁嘉,刘峰.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高校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214,233.
[3]张波涛.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5):175-176.
[4]霍宁宁.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9.
[5]李艳艳.思政教学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及策略[J].智库时代,2019(11):78-79.
[6]陈菊红.思政教学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及策略[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3):68-72.
G641
A
10.15913/j.cnki.kjycx.2020.18.057
2095-6835(2020)18-0140-02
汤玉明(1988—),女,江苏溧阳人,本科,思政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严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