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

2020-11-28 00:11
时代经贸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财务部门科研经费

陈 玮

在问题导向下去考察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着眼点,应将预算管理的着力点放置在事前和事后控制等两个环节。事前控制在于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实施监管和控制,事后控制则在于对科研成果价值与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时还应建立全员参与下的预算管理模式。所谓“全员参与”是指,单位内部的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科研项目所在部门之间,应形成信息共享、共管共治的预算管理局面;另外,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还应纳入到单位职工的舆论监督中去。针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强化内控和加强外部监督,才能全方位为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提供路径指向。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所存在的不足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这里将所存在的不足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题组预算编制缺乏指导

本文认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应起到辅助和督导的职能。然而,由目前预算管理工作现状所呈现出的不足却是,辅助职能缺失。辅助职能缺失具体反映在:完全由课题组提出科研经费使用计划,并根据计划由课题组首先完成科研经费的编制工作。不难发现,课题组成员对科研活动的前景并不一定十分清晰,而且他们也不一定具备预算编制的能力。从而,由于缺乏对课题组预算编制给予有效的指导,必然会为后期的预算执行督导带来风险。那么为何长期存在着这一不足呢。笔者调研发现,这不仅与科研申报的流程制度设计有关,也与科研经费专项使用的财务制度有关。对于前者而言,现行流程制度势必要求课题组提出科研经费计划。对于后者而言,因专款专用便缺少舆论监督所形成的效能。

(二)多部门联动存在职能壁垒

在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能力时,需要建立多部门协同共管的局面。然而,科研单位所固有的科层结构导致了,多部门联动存在着职能壁垒。针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而言,职能壁垒的形成不仅归因于部门职责边界使然,还归因于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联动的激励和平台。这样一来,就会弱化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管绩效。在问题导向下,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不仅需要得到制度保障,还需要在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本文认为,由于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探究性特征,所以在多部门之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便能有效降低因“专业性”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程度。最终,使预算管理的执行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三)科研成果的审核存在短板

目前,在科研成果的审核中存在着“重成果、轻花费”的现象,这一现象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转换,也不利于在科研人员群体中形成“科研成本管控”的意识。在对该短板形成的根源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仍主要由科研管理的制度流程设计所致,而且也与财务部门在科研管理中的职能地位不高有关。长期以来,财务部门作为科研单位的执行层,并不参与直接的科研管理工作,而是根据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按章办事。这样一来,就会增大人为因素在科研成果审核中的负面影响,最终使稀缺的科研经费出现低效配置的局面。

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问题讨论,实则涵盖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在突出重点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路上,以下将提出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策略。

二、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路径

根据以上所述,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路径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

(一)全员范围内开展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培训

针对目前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所出现的普遍问题:(1)在科研申报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科研经费配置结构,如调研经费所占比重过大,而侵蚀了科研探究阶段的经费使用额度。再如,差旅费用的资金配比存在明确的不合理之处。(2)部分课题组负责人在申报科研经费时存有一定程度的利益驱动,所以产生了不切实际的经费申请愿景。(3)课题组负责人不了解科研经费报销程序,且不清楚自己所担负的经济责任。为此,本文建议应重点对这样几个方面进行知识培训:(1)合理编排科研项目预算经费的结构。(2)根据科研项目类型和层级,形成理性的科研经费申请愿景。(3)科研经费报销流程,以及课题组负责人的经费使用职责。(4)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责任落实到全体科研人员身上,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意识。(5)创新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办法,提倡并规范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可以多个团队共享。为此,财务部门应起到统筹规划的职责,并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设置财务联系人岗位。

(二)提升财务部门职能制订科研经费的标准

财务部门需要改变目前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的被动地位,在经费预算编制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本文建议,单位管理层首先应完善科研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明确财务部门在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职能地位,并在预算管理流程中引入财务部门全程跟踪审计的职责。为了发挥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专业优势,则需要根据单位历年科研经费的配置额度,按科研类型、科研层级制订出科研经费标准。如,分别制订出: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科研经费标准、省厅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科研经费标准、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科研经费标准。随着标准的制订,财务部门便能在科研经费的编制阶段对课题组进行指导,也能为单位统筹专项经费的使用提供量化指标。

(三)在多部门设立信息员岗位搭建在线平台

针对科研经费执行阶段的预算管理,则需要采取多部门协同管理模式。本文建议,需要在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科研项目所在部门之间搭建在线信息交互平台,即通过高校系统实现各个部门间的数据共享,特别在财务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之间强化科研信息共享模式,在日常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可以考虑组建QQ工作群或微信工作群。由于涉及到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所以财务部门应主导工作群的信息交互活动。如,课题组在申请经费报销时,财务部门借助在线平台向科研主管部门获取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确认报告,以此作为准予报销的重要凭证。

(四)完备科研结题审核办法突出经费的管理

科学合理的科研结题审核办法将能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由于目前的审核办法更为突出科研成果的真实有效与否,而忽略了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绩效的评价,所以便导致了课题组缺乏基本的科研成本控制意识,甚至某些课题组要求追加科研经费。本文认为,作为应用型科研活动并不必然存在着超支的可能。为此,针对目前审核办法所存在的不足,应增加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条款。在落实该条款时,需细化绩效评价的内容。本文建议,本着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首先从整体上考察课题组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主要考察是否超预算),然后根据科研申报书中经费使用计划考察各模块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主要考察是否存在着模块间的经费调剂),最后在确认科研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定性评价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绩效。

(五)落实主体责任去下沉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在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时还应落实主体责任,特别应落实课题组负责人的主体责任,使其真正担负起预算管理的职责。本文建议,这里需分别采取正向和负向激励。正向激励可为:在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条例中可以引入激励条款,即科研成果被审核通过之后,若该项目的科研经费存有剩余,课题组可按比例或全部作为课题组成员的科研奖励性绩效发放。负向激励可为:若科研成果未能达到审核要求,课题组负责人将在两年内不具有申报课题的资格,且课题组成员当年的年度绩效将按2/3的水平发放。这样一来,就能使课题组负责人珍惜科研经费的使用,并更加追求科研活动的质量。

三、小结

通过主题讨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包括:全员范围内开展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培训、提升财务部门职能制订科研经费的标准、在多部门设立信息员岗位搭建在线平台、完备科研结题审核办法突出经费的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去下沉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等五个方面。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财务部门科研经费
广州市园科院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刍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如何加强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