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琨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由于科技创新会打破甚至是颠覆传统模式,所以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往往会困难重重。搜狗浏览器就是王小川在违反董事长会议决定的情况下自主开发并取得成功的一项创新成果,这种行为是越轨创新行为。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越轨创新是一种非正式的创新行为,是以有效提升员工和组织的利益为主要目标的一种隐蔽性的创新行为。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领导是员工和下属的学习楷模,员工会模仿和学习领导的行为方式,这种示范学习效应往往能够直接激发下属和员工的学习工作热情,并给予领导和组织积极的学习反馈。变革型领导往往鼓励和支持创新行为,也比较容易包容员工的越轨行为,提升员工的创新效能感,促进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
员工的创新行为会受很多因素影响,领导的行为风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员工会学习和效仿领导的行为风格,所以具有创新意识或是支持鼓励创新行为的变革型领导能够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创新动机,会使员工主动思考自己有没有创新以及创新的行为方式,提升精神层面的要求以及付诸行动。
同时,变革型领导善于通过个性化关怀为员工打造良好的创新工作背景,让员工明白自己可以为组织所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变革型领导善于通过愿景激励鼓励员工,使得员工更具有创新的动力,进一步产生更高层次的创新行为需求,使得员工意识到越轨创新可能会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提升组织的利益。变革型领导促使员工大胆地突破组织的制度规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通过越轨创新行为展现自己并为组织付出更多的力量。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变革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创新效能感是指员工相信自己拥有创新的能力。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员工除了会效仿领导的行为风格,其行为也会受自身因素和环境的影响,从员工的心理因素来看,如果领导支持并鼓励创新,则会增强员工的创新效能感。如果员工自身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积累,这种员工往往创新效能感较高。在团队中变革型的领导通过鼓励相互合作,建立互相尊重与信任的工作氛围,激发全体员工的高层次工作需要,所有员工都有对于高效率解决组织问题的共同愿景与期望。此外,变革型领导的团队成员彼此之间交流联系比较频繁,促进团队成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与思维体系,所以员工会更加相信自己有创新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创新效能感。所以,变革型领导可以提升员工的创新效能感。
由于越轨创新行为不为外界周知,其行为方案无法获取有效建议,所以越轨创新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完全依靠创新主体自身的创新水平。良好的创新效能感是建立在丰富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上的,会帮助个体构造成熟的越轨创新方案。然而知识与经验不那么丰富的创新主体往往创新效能感较低,他们在进行越轨创新时,可能会遇到自己能力不可及的问题,若问题无法妥善解决会消磨信心甚至浪费资源。根据社会认知理论,拥有较高创新效能感的创新主体对自己的创新行为更加自信,不会过于担心创新失败的后果,更容易产生越轨创新行为。然而对于创新效能感较低的创新主体而言,会害怕遭受外界的质疑以及越轨行为带来的后果,所以不容易产生越轨创新的行为。因此,创新效能感越高越容易促进越轨创新行为的产生。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创新效能感在变革型领导与越轨创新行为的关系中产生了中介的作用。
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产生有促进作用。领导者的行为风格会影响员工创新行为方式,变革型领导采取的愿景激励、个性化关怀和支持性风格可以提高员工的创新思维,激发员工的越轨创新动机,包容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
创新效能感对变革型领导与越轨创新行为的关系有中介作用。越轨创新行为不是普通的创新行为,除了领导风格的影响外,与员工自身的心理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创新效能感较低的员工对创新能否成功不抱有太大的自信心,很难主动去进行越轨创新行为,在心理上更无法承担失败带来的后果。这个时候,领导风格就起到很大的作用,变革型领导对越轨行为较为包容,针对越轨创新失败的情况,会对员工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指责与批评,这样提升了员工的创新效能感,也会包容员工下一次的越轨创新行为。针对越轨创新成功的情况,变革型领导的褒奖与鼓励更会促进提高员工的创新效能感,从而促进越轨创新行为的产生。但是,越轨创新毕竟是规范外行为,越轨的程度与方式还是需要引起领导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