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监测技术方法探究

2020-11-27 07:53:48康学涛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2期
关键词:监测点管线基坑

康学涛

甘肃北斗勘测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3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突飞猛进,我国的高层建筑及工程建设中的地下工程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阶段,基坑工程不断发展,在工程建设的整体性环节,基坑工程的发展壮大是一个基本的过程,基坑随着建设的步骤已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 基坑监测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基坑监测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只有保证基坑监测方案科学合理,才能使监测结果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1)系统性原则。要从整体考虑基坑监测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检验,建立起监测项目内在联系性。基坑监测的过程要保持连续性,还要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并对基坑监测项目予以系统规划,有效控制监测项目成本投入。

(2)可靠性原则。要确保基坑监测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应掌握基坑监测技术,熟悉相关仪器、监测方法的使用,还要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

(3)重点监控的原则。要对深基坑划定的重点区域予以监控,并对监测点予以加密,需特别注意地质变化剧烈的区域,注意险情规避,并实施重点监测。

(4)经济合理的原则。随着监测点的增多,意味着基坑监测成本上涨,通常要在满足基坑监测需求基础上,合理规划监测点,并创新优化监测仪器及手段,提高基坑监测的经济性。

(5)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基坑施工影响因素较多,需要结合基坑监测实际需要,对监测点位置及数量进行调整,更好地提高基坑监测质量及效率[1]。

2 建筑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要点

2.1 基坑的监测频率值

在一系列监测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每一次产生的监测值都是细心记录。

首先,要关注首次的结果,在2次观测的基础去进行平均值的界定。依据组织内部的初始值去组织工程的总体进度。对于施工项目阶段的频率值的划分,要依据具体的状况进行。依据施工项目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系统地开挖到开挖完成后;开挖完成稳定后到结构底板完成前;结构的整体化底板完成后到回填土完成之前。在系统的3个阶段对位移监测的频率、锚杆的内力监测控制、深层的水平位移进行控制。

2.2 基坑监测过程中对检测值的控制

依据工程的建设方案,在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共同努力下对施工方案进行控制处理,在进行综合处置后,统筹考虑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建设施工的规范。在整体建设阶段,依照统筹的建设组织安排,对土墙顶部的水平位移、钉墙的顶部沉降、周边的地面沉降、锚杆的内力控制、深层的水平位移。对于整体的建设项目,要联系一些具体的因素以控制速率、控制值、预警值。

2.3 结构变形监测

建筑工程的基坑建设是整个工程方案建设环节中的第一步,基坑在建设完成后受到力的作用影响较多,包括上层施工影响、地质环境影响等,产生结构上的倾斜和变形概率较大。应用基坑监测可以对结构变形展开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对建筑项目基坑监测的十分全面,可以分别从竖直、水平等不同的方向上展开力的分析。如在测算基坑承重能力时可以通过竖直受力寻找其上限,而地震等影响则可以从水平方向进行分析,其他带有倾角的受力则可以根据分解原则得到[2]。

2.4 基坑监测布置及实施

在进行沉降监测时,主要涉及管线、地表和建筑物沉降等方面。为了减少外界干扰对高程基准的影响,需要保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在选择基准点的位置时一定要结合观测方法、观测周期等慎重考虑,水准点通常布设在变形区域外且坚实稳定的地方,与基坑的距离为50~100m,尽可能地保证固定的监测人员、仪器、观测路线,从而尽量减小测量系统误差。当需要对地表进行监测时,需要考虑地表沉降点的布置,在基坑周边相隔15~20m,沉降点的布置一定要合理,有效反映周边的沉降情况。在监测管线时,也需要布置观测点,需要明确管线阀门和检查井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连接地下管线和煤气罐凝水阀。当进行建筑物沉降点监测时,应当注意监测范围与基坑开挖深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常为1.5倍左右,对于建筑大拐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监测频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检查。在工程上主要是通过冲击钻来得到钻孔,确定好沉降测点的位置以后再进行监测点的埋设,在此过程中会用到半圆头钢筋,长度在0.5~0.8m。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测量工作。精密水准仪是比较常用的仪器,对地表和管线等进行沉降测量,高程差测量精度高,很好地满足了工程上的需求。在进行具体测量时,需要根据工程需要,考虑实际工况,利用获得的数据来绘制时间-位移等曲线散点图,充分利用好测量数据,对施工工程进行深入分析[3]。

进行应力监测的过程中,当涉及测点布设时,需要进行焊接工作,主要以钢弦式钢筋予以替代,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转化得到轴力值,并且需要得到对应的频率,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得到与钢筋有关的时间变化曲线,从中分析可以得到开挖距离与钢筋应力等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在获取和绘制应力值点时,需要严格按照比例将其展现在桩体横截面图上,并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可得到钢筋的应力分布状态图。

3 结语

基坑变形监测需要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案,只有通过合适的方案才能客观反映基坑变形的基本状况,技术结果去适应监测结果,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有效。在监测时做到定点、定时控制,并且满足一些动态化的监测过程。需要结合传统的检测方法,积极吸收一些先进的方式,经过智能化操作实现目标。

猜你喜欢
监测点管线基坑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煤气与热力(2022年4期)2022-05-23 12:44:56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水电站设计(2020年4期)2020-07-16 08:23:48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3:00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