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妍
(山西新安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情况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施工进度。一旦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性问题,不仅会延误整体工程施工进度,还会增加投资成本,降低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为此,施工单位要加大对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配电箱安装环节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如下几方面:①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连接只接电源线,未接保护零线。而且,配电箱周边未预留充足的安全操作空间。②由于配电箱内的垃圾清理不及时,不到位,且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配电箱遭到破坏。③在布线时,由于电线按压或绑扎处理不到位,导线绝缘层脱落或导线直接断裂。而这些质量通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配电箱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不规范具体体现在管线敷设不合理和导线密封处理不到位两方面。在管线敷设时,相关人员未能充分考虑外界因素的干扰,极大的影响了整体施工效果。管线敷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为:①管线的弯曲半径不合规,弯折部位的绝缘层产生聚集褶皱;②未设置独立的管线通道,管线脱落;③安装人员技能水平不足,专业素质匮乏;④施工人员盲目切割管线。
第一,防雷引线位置不正确。在安装防雷装置时,如果防雷引线发生错位,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安全隐患。
第二,防雷建筑物与接线连接不良。防雷建筑物高度较高,且结构复杂,一旦其与接线连接不良,会增大整个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第三,工程质量不达标。工程质量不达标不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均压环性能故障、避雷带接线长度不足、线塔焊接缝出现杂渣等。这些问题均加大了建筑物安全隐患。
第四,避雷带设置高度不足。在明装避雷带时,经常出现支撑高度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墙体厚度较大时,檐口外延部位的保护不到位,垂直弯角裸露,加大了安全隐患。
①由于安装人员疏忽大意,致使电路导线接反,电路串联,对用电安全构成威胁;②电气工程施工人员与土木工程施工人员沟通不到位,使得开关与插座的预留穿墙孔洞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对后续施工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配电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需对配电设备的数量、规格和型号展开全面检查,加强配电设备的完整性和匹配性。严格按照配电设备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多人协同作业。最后,对安装完毕的配电设备进行性能检测,一旦察觉配电设备存在性能故障,第一时间对故障诱因加以分析,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在土建工程施工结束后,还需暗装配电箱和接线箱。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线敷设至关重要。要想加强管线敷设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①在正式施工前,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选择对应规格型号的电缆;②在电缆配置前,严格检查电缆的绝缘层的完整性,避免产生绝缘层脱落问题;③严格参照施工图对管线进行安装,尽可能的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需要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敷设管线,应按照管线最开始进入的方向完成敷设,且将管线与构件内壁之间的间隔距离控制在15毫米左右。
施工人员应确保防雷引下线敷设位置与安装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在接地装置安装时,采用焊接方式对基础钢筋与桩基钢筋予以连接,加强焊接的紧固性和可靠性。在安装避雷带时,保障避雷带的转角半径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明确屋面明装避雷带注意事项。在安装前,对避雷带实行冷拉调直,将避雷带支撑高度控制在120—150毫米之间。且注重防雷引下线均压环安装质量。采用焊接方式对均压环与避雷带进行连接,并将二者的搭接长度控制在圆钢直径的3倍左右。
大多数电气安全事故都与开关和插座有关,而建筑电气工程中所设计的开关和插座数量相对较多。由于开关是控制所有线路的元器件,为此,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把控开关材质与安装高度。将开关盒的位置偏差控制在40毫米左右,将灯具的中心偏差控制在5毫米左右。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与复杂性较强的工作。一方面,工程人员要保证电气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完善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由此,改进整体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