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伟
(太原正越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建筑电气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大,涉及内容繁杂,消耗的人力、物力较多,工期较长,这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很容易因为工作量大、交叉作业多导致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建筑电气工程中涵盖的专业知识多且繁杂,对管理人员要求较高,不仅要做好总工程的科学把控,每个分项工作也需要加以管控,以免问题产生降低最终的工程质量。
电气工程施工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其会随着施工进度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如配电箱安装、防雷接地等,这时的工程施工具有繁杂性特征,一旦处理不好,项目间不仅会相互影响,还会发生危险事故。同时,电气工程中需要拼接的线路较多,如果出现线路混乱或铺设不合理的情况,则会增加电气系统及设备运行荷载,甚至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是在其他工程完工后进行的,现场环境混乱,再加上是户外作业,很多设施支架都是临时搭建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不完善,这使得施工现场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对施工质量、施工流程及施工安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现场的管理难度。
施工前期阶段的质量控制分为设计质量控制和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在设计质量控制中,应注重设计图纸绘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做好现场前期勘察,根据建筑要求,展开科学布置。绘制好的初期图只要与现场情况对比,确定其合理性,之后再通过与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对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予以标注。
在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上,应该从采购环节开始,对材料设备质量予以严格要求,采购之前要按照图纸内容编制详细的采购清单,按照清单规划的材料设备种类、型号、规格、数量要求开展采购工作,并对材料设备质量及供应商资质实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现有标准要求。材料设备进场前和进场后,需要做好质量和性能检查工作,一些特殊材料还需展开抽样检测,以免不合格材料混入,对电气工程造成影响。
施工阶段是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该阶段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应做好严格把控,注重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首先,促进设备的正常运行。电气工程施工中,施工设备需要反复长时间的使用,这会使设备耗损增加,故障问题增多。为此,需做好设备定期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加以处理,增大设备实用效率。在保养过程中,要根据设备性能有针对性的制定保养计划,促使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施工质量。
其次,完善电气安装水平。针对电气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在安装作业中,应做好科学管控,加大规划和监督力度,确保安装作业的有序进行,且每个安装环节完成后都应该接受检查,质量合格后,方可开展后续施工。例如,在安装配电箱或配电柜后,必须做好固定,并对内部的接线情况实行检查,确保所有线路连接正确。
首先,构建安全管理小组,科学挑选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其次,编制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高度落实责任制,合理划分管理任务及工作,明确管理要点,加强现场施工的监管,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完善奖惩制度,根据员工表现给与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绝缘结构的设置是为维护电气设备安全,避免不正常电压或电流对设备仪器带来的影响,是保障电气施工安全性,提高电气系统运转效率的基础条件。在绝缘结构设置中,绝缘导线的科学选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电气设备负荷的不同挑选不同的绝缘导线类型,并做好绝缘测试,以维护设备线路的安全性,实现荷载控制。
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前,应先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做好机构部门内部人员的审核工作,加大对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力度,降低安全隐患的出现概率,维护现场施工安全性。另外,科学设置安全防护网,且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工作人员在开展危险工作时,如高空作业等,需按照要求佩戴齐全的安全防护设施。
除要保证配电箱和开关箱的安装质量,加大安全防护力度外,对于现场施工中所需的各项安全设施也应该展开严格把控,注重安装质量,发挥安全防护设备的作用。与此同时,加大对接地安全防护的重视力度,做好开关、照明系统设施的隔离,以免相互干扰阻碍设备安全运转,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需要站在全局角度予以考量,以施工目标为核心,做好防护设备的安装,且科学设置绝缘结构,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以此改进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创造理想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