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斌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往往会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预制件,从而达到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的效果。对混凝土预制件的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构件的验收、预埋、吊装和验收四个方面。当混凝土构件制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对预制件的各项参数进行全面完整的检测。通过采用符合标准的构件进行施工,可以有效保障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质量稳定,也能够为后续的吊装作业,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而在混凝土构件的预埋工序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构件的预埋深度、横截面宽度和预留孔半径严格把控,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规范化的作业。在混凝土预制件吊装离地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构件的承载力全面检测。
构件拼装工艺,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建筑单位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在规范构件拼装工艺的流程中,主要针对构件之间的拼装角度,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为了确保构件拼装过程中角度正确,工作人员往往会通过L型吊具,防止转角板在拼装过程中出现断裂和损坏的情况。并结合其他辅助工具,对构件的拼装角度实时监测,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较好的提升。
爬架作为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常用的设备之一,不仅能够节约人力资源,并大幅度加快施工效率。还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系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常见的爬架,主要分为液压式、电动式和人力手拉式三种。无论是哪个种类的爬架,在使用前都需要利用挖掘预埋坑的方式,增强爬架的整体稳定性,保障爬架使用过程中的施工安全。通过逐层安装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爬架的稳定性,极大程度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利用物理公式对爬架各部位的受力大小进行分析,能够使工作人员更加深入了解爬架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通过适当地调节工作,可以将重点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行转移或分散,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现场作业,创造良好安全的施工环境。
通过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能够使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保持稳定,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发挥出应用的效果。将自动化技术融入到机械设备中,可以对机械设备的各项参数实时监测,令设备的运行状况保持稳定,使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精准度得以提升。除此之外,利用系统化培训的方法,加强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水平,也能够使机械设备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时,确保整体的质量稳定。
通过开展质量检测工作,能够使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有效的提升。也令施工现场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使建筑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贯穿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所有施工环节。对单独构件开展检测工作,可以从源头上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工程的使用年限得到较好的延长。在检测构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构件的质量严格管控,还应对构件的其他参数与设计方案一一对比,使其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为后续的拼装工序,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各个构件的质量情况,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把控。还应在每个构件的安装施工中,着重注意细节和关键因素的分析。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当构件安装施工完毕后,工作人员需要遵循安全性、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构件的稳定程度、承载力和协调性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适当调节。使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施工人员是装配式建筑结构安装工作的重要核心,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开展全面完整的检测工作,能够从根源上提升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水平,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稳定。在装配式建筑结构安装前,管理人员应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将研究的结果以系统化培训的方式,传授给建筑单位的施工人员。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安装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施工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施工过程中的失误率显著下降,令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管理内容的深入了解,可以发现无论是混凝土预制件的安装,还是合金模板构件的拼接,工作人员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进行。只有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才能够使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为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