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丽萍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大部分原因在于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为了节省预算而选择廉价的材料。可见,工程造价的预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工程造价预算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对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我国当前工程造价预算而言,预算是否合理是控制好工程造价的第一步,工程造价的预算内容:工程量的计算、成本的估计和最终工程的总决算。建筑工程施工预算中造价管理的具体内容
在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点:开始施工之前对于工程造价的预算工作、对于施工时期的预算的准备的工作、对于工程完成之后的预算工作。这三个方面可以认为只一项建筑工程从开始到结束的三个重要阶段。我们在开始进行施工前就要对这三个阶段的分阶段的进行预算。不同阶段的预算起到不同的作用,前期的预算工作主要是为了控制好这项工程的成本,中期的预算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考核施工中的质量,后期的预算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最大效益。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当中,进行预算的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项目工程的成本,实现公司的最大化的效益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好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对工程的每一项任务都要进行不同的预算管理。在整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工程的设计部分。因为进行预算和造价管理主要是依据施工的图纸为准。在工程的施工设计部分需要准备好的工作有:操作的过程、实施的工艺水平、应用的方式和整项工程的图纸的设计。工程的施工设计部分是一项工程的核心,要控制好建筑工程的预算主要也是要控制好项目的设计部分的预算,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成本的控制。
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首先是因为建筑企业内部关于预算编制的规章和规则不健全,没有对编制预算这一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其次,预算编制的审核人员工作不上心,或者是审核标准不够明确,导致最终的预算出现严重的偏差。最后,由于编制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以及专业素养不够,再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对实际的建筑工程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原材料的购买的价格变化方向掌握的不及时等,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
造价预算审核的本质是对造价预算方案中的工程建筑材料的数量、金额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的一项工作。建筑工程造价计算审核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专门的造价预算审核组织。很多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和人力,把造价预算审核的工作推给中介。第二,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一些造价预算制定的人员故意删减相关项目,使得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关预算项目没有得到体现。第三,工程建筑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审核规范性文件,明确造价预算的流程和相关标准。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造价预算机制不健全。
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保证是工程造价方案能落实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而在很多情况中,施工单位并不按照工程造价预算的方案进行购买材料和施工,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预算的方案进行购买材料,导致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造成工程返工,反而导致材料、人工成本的增多,从而出现造价预算与实际花费的成本出现很大偏差的情况。很少施工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工程中预算机制落实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若想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应该构建完善、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另外,应该注重加强预算审计工作的实施,以此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合理的预算管理,为能够科学、合理地构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机制,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情况,很可能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造成严重 的影响。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企业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实现更好的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管理,必须要对企业的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方法进行创新,实现建筑工程程中预算编制管理的创新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如果能够对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管理实现高效合理的转型,在对企业在进行经营规模的扩大时,具有促进的作用,并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经营带来稳定的经济收益。因此,我们应给予企业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方法创新工作一定的重视。
由于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要处理大量纷繁复杂信息和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这使得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效率比较低。借助当代的科技可以解决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效率低下这一问题,实现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实现高效率。例如,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库和计算机等设备搭建工程造价的管理系统。并且借助造价预算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工程造价系统中,设置工程造价预算不同流程的模块录入不同的工程造价预算信息。此外,还可以设置自动采集管理模块,采集企业需要用到的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自动采集归纳,有效地减少了工程造价预算处理信息的工作量,为其节约人力资源,实现实时的全网监控,防止弄虚作假。
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应对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的完善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高层领导认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但是,中层、部门负责人没有意识到,这也是很难推动工作的进行的。这需要借助各层的力量的共同推动,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工作才能有序的进行。改变员工对建立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的不良认识,制定一套完善的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的管理体系。委派专门的组织对不同的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为其量身制定个性化的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方案。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复杂多样。
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质量,需要对工程造价预算体制的完善,这是其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体制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3]。立足实际,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预算编制的制定,根 据工程项目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体制。另一方 面,对工程量要有合理的计算,保证其正确性,在对工程量的计算 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以此来进行严格的检查 和核算,通过不同的工程情况,使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根据标准的参考依据,来科学计算工程量。
若想获得良好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效果,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就必须不断地对自身的经营管理观念、管理手段和内容进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以此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确保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全面实施,应构建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保证每一项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注重加强对相关预算管理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其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此不断地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预算管理人才队伍,进而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目前工程造价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当下企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需要施工单位通过对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在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