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伶
(青岛东方监理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混凝土简称为砼。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通常是由水泥、砂石、水,按照一定比例使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出的水泥混凝土,是土木工程项目原材料应用主体,混凝土的任何细节都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统一的,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一定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原材料,保证整个工程主体结构的整体安全及质量,虽然混凝土施工流程比较复杂,而且整个项目中材料运用最多的也是混凝土,一般情况下和钢筋并用,形成受力支撑框架,但因为混凝土施工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重中之重的重点项目,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一定要根据项目特点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利用,针对于混凝土质量得到完整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应用多种施工设备,其不仅有助于缩短工程工期,也有效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我国土建工程中虽然应用了多种设备,施工质量却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不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十分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特别是混凝土搅拌和原材料配制方面。
原材料配制也是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比例以及配制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混凝土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不断完善材料的性能。尤其要控制好水泥的添加量,必需依据施工的要求和水泥的性能对其加以控制和处理,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完成混凝土配置后,再全面检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分析其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与优势,降低对后续浇筑施工的不利影响。对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应重新配制,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材料入场前,要对其质量予以严格检查,利用专业的泵运输设备予以妥善处理,以加强混凝土搅拌的连续性,完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所谓施工缝并不是一条真的缝隙,是指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对于混凝土中的施工缝来说,要以施工方案最为重要参考内容,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执行,避免混凝土施工缝粘结。混凝土施工缝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在施工方案中,要明确施工缝处理措施,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缝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一定质量标准,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1)平仓:因为其结构是斜面,所以应该保证上部集料将下部位置填充满,同时还应该将其他的集料都倾卸到上部位置上,保证舱内厚度均匀。2)斜捣:混凝土的振捣施工将会直接影响密实度参数,所以需要做好该环节的施工,以提升工程的质量。3)整平:振捣施工完成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应用工具来进行表层整平处理,确保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问题。4)压光:混凝土初凝前应该完成初压施工,然后就是进行表层抹平施工,确保光滑性达标。
一般来说,为了有效的提升混凝土捣实质量,在开展该部分施工之前,应该确保振捣器垂直布置,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插入深度与插拔速度,此时应该保持匀速、慢速进行,防止出现空洞问题。深度要结合施工条件进行控制,通常为50mm~100mm之间。振捣处理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该设备的移动间隔距离为半径1.5倍以内,还要避免碰撞钢筋与预埋件等结构。振捣过程结束应该以不存在泡沫、泛浆等为基准,且表层光滑性达标。
养护技术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养护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过度硬化的现象,还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含水量。对于土建工程来说,需要严格要求混凝土质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混凝土养护任务,土建施工单位为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等问题,需要合理安排混凝土养护,从而确保混凝土质量。为了满足土建工程的要求,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要对混凝土养护时间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通常是在浇筑完成后10h左右完成,一般采用喷雾、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湿度符合要求,避免由于干裂出现开裂现象;2)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要持续进行,不可间断,确保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温湿;3)整体养护时间要与土建工程实际需求为依据,通常将其设定在28h以上。
在我国土木工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混凝土结构的体积不断加大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要严格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