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景景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楼板产生裂痕的原因中,建筑材料也是其中较为直接和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未能正确地调整混凝土的水与灰的比例,或者在投放混凝土添加剂的时候放的过多和过少都极有可能降低混凝土的质量,进而直接威胁了以现浇混凝土为主体结构的楼板的质量。现浇混凝土作为当前主流的施工方式,对自身的材料组成及其比例有着及其严格的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如果不能将碎石材料、砾石材料和粘土材料的含量精准地投放进搅拌机中,都会降低整个建筑材料的刚性和任性。
当前多数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中,在具体的应用程序中,未能全面考虑施工区域、施工环境、施工地理条件的特殊性,直接导致建筑工程存在使用缺陷。常规的表现为:第一,混凝土板在设计时制定厚度不够,在压力作用下导致裂纹出现,严重时会引发地面的裂缝;第二,设计方案存在欠缺,对受力面的处置缺乏合理性,导致建筑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第三,在进行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设计时,钢筋的运用量不足,且建筑横截面设计过小,在成型地板的作用下,刚度明显不足导致裂缝产生;第四,进行不规则楼板、转交角设计时,处理不当导致裂缝出现;第五,在进行地板设计时,由于暗线管的处置不当,导致裂纹的出现,而且还会表现出裂缝沿管道延伸开裂的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中所运用的混凝土楼板对周围的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对混凝土楼板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往往会忽略对隔热层的设计,这将会直接导致混凝土楼板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导致因温度变化造成的温差,并且混凝土结构本身就会产生频繁的收缩运动而热胀冷缩,使原有的性能指标下降,从而破坏了整体的楼板形态,加之多种荷载的作用,而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引起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在根本上我们需要考虑在设计过程当中建筑平面形状是否发生突变。在进行建筑平面形状设计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包括建筑的整体美观性以及实用性,我们还需要考虑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而言,所设计出来的建筑平面形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在后期施工的过程当中产生问题,这也是很多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对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问题进行防治,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要检测原材料的抗裂和收缩方面的性能是否符合楼板设计的标准要求,这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楼板结构的稳定性。优化原材料的管理机制,从采购配置到检验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从而切实保证混凝土楼板的强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控制相关材料以及配置的配比,同时不断地做出调整,根据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实际混凝土楼板的强度等级来调整混凝土的相关配比。
分析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原因,重点关注混凝土楼板裂缝可能出现区域,参照进行结构设计。通常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先计算变形、荷载、裂缝,在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配筋。但实践表明,这还无法从根本上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进行有效的解决。基于此,在结构设计上还应做好三个措施:依照有关标准及相关规范,对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增加耐久要求。
在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楼板温差裂缝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施工过程中适当改进混凝土配料,比如在混凝土配料中增加引气剂、塑化剂等,并适当减少水泥的用量。第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冰块,也可以在碎石搅拌过程中进行事先冷却,进而使混凝土的温度迅速降低,以免影响后期施工。第三,如果施工季节在夏季,则要对混凝土浇筑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放置冷却管、不增加厚度等,其目的在于降低温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中所涉及的突变以及应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一定的预防。首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计结构问题,构建合理的结构是防止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措施之一。其次,要充分考虑拉应力所引发的混凝土结构变形问题。
综上,作为当前主要的建筑形式,混凝土建筑具有多种优异性能,但无法避免的裂缝问题也伴随着混凝土建筑,要想使这一问题造成危害尽量减少,要从施工的材料、施工的工艺、施工的设计这些方面严把质量关,并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减少损害产生。做好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不仅能提升工程的质量与使用的寿命,还可避免因裂缝问题产生的使用者索赔、投诉等情况发生,保护居民权益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