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儒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表现主要在于:当温度骤然下降时,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但是其内部温度下降速率较低,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差距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痕等质量缺陷,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具有严格的规范及标准,同时也需要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计算、施工等能力。材料配比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粗集料的干净、干燥程度,要求粗集料内不应含有杂质。同时,混凝土材料的供应商资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材料,如果供应商资质不足,提供的材料内混有过多杂质,将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部分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会在材料中加入硅灰,搅拌后混凝土的结构容易自缩,甚至会断裂,严重降低土木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同时,当混凝土处于湿度较低的环境中时,混凝土结构的自缩现象会更加明显,继而引发严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要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地增强整个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之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第一,在混凝土中合理增添材料,由于裂缝的产生与传统材料的使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新型材料,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还有一些金属纤维等增强型材料。第二,加入一定数量的添加剂,要控制好加入的量,通过这种方法也能够直接控制整个混凝土的自缩值,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第三,合理运用一些科学的计算手段,对整个混凝土建设工程进行相关计算,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从而辅助土木工程建筑设计人员的相关工作。第四,在整个施工开展前期,应该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实验与研究分析,选择最佳的原材料配比,以此保证整个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防止裂缝的产生,施工单位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时,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办法对整个混凝土工程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而通常采取的办法包含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水泥水化热是整个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整个混凝土出现裂缝具体是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因此,要从根本出发,缩小温差,具体办法就是在加工混凝土的过程中减少对于水泥的使用。第二点就是要想办法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技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混凝土有效地释放大量的热量,从根本上保证整个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避免裂缝的产生。第三点就是在加工混凝土时,所选择的水泥材料一定要适合该工程加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降低水泥水化热释放的热量。
在土木工程的项目建筑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人员应该认识到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细化以下浇筑工序:第一,在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具体的工程标准,确定混凝土教育结构,并保证浇筑工序的规范性,避免浇筑遗漏问题的出现,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土木工程建筑的工程质量提升提供支持。第二,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反复抹压的方法,并在施工完成之后利用保鲜膜进行保护,以增强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为工程产业的运行及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第三,结合土木工程的项目特点,在混凝土浇筑程序确定中,应该定期进行洒水,有效避免混凝土水分蒸发而造成的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第四,对于专业的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专业施工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训等,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充分满足建筑行业的运行及创新发展需求。
当混凝土配制期间,水泥发生水化反应会释放大量热量,若处理不好,这部分热量会在混凝土结构当中进行聚集,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温度应力。在具体的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可以选择减水剂,将混凝土内部热量释放出来,在浇筑过程中,为降低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要避免环境温度过高时进行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及时开展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能够有效提升。具体是要借助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防止内部应力造成的开裂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表面覆盖、蓄水池的形式来保持混凝土温度,或借助暖棚,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温度,确保混凝土结构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固结完成后,再开展下一步工程建设工作。
总而言之,根据土木工程的项目特点,在具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项目需求,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以及工程施工的特点,细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施工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材料配比、裂缝控制以及温度应力的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