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凤
(华维设计集体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园林绿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对城市的生态建设,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贴近大自然,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利用艺术的眼光对城市内植物的分布、样式、结构等进行整理和改造,可以在保留生态环保的基础上为城市增添一些艺术气息,不仅没有影响原来城市绿化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这种表现方式就是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植物造景往往需要多种植物搭配按照绿化所在的地点、环境、应用等不同要求进行专门设计的,使其在城市环境保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功能。例如,植物造景如果出现在道路周边,则需要根据当地的空气质量进行植株选择,选取可以净化空气且本身具有防尘防沙作用的绿植,可以起到净化道路空气的作用。而如果在城市河道周边,植物造景一般选择的植株具有以保水固土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起到一定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说,植物造景可以有效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现如今全国各地为了经济快速发展都在进行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这其中不仅仅需要政策上的各种优惠,整体的城市生活环境建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代表当地对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视。因此,城市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仅仅具有生态保护、生态美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吸引外资和人才入驻的作用,有效刺激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做好植物造景工作对城市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一石二鸟的作用。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改变和升级的,常见的植物造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自然式植物造景。即以追求自然原本景色为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法,保留或是还原本地区原有的自然风光来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这也是一种个性化植物造景的表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设计理念。第二,规则式的植物造景。与自然式无序表现方式不同,规则式表现会更具景观周围环境和区域的限制,按照规则几何图形对植物造景进行设计,多使用在花坛、纪念馆周边、公园周边等地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会给人一种极致的视觉体验。第三,混合式的植物造景,这种方式就是将以上两种造景方式有机的整合起来,根据所处区域对植物景观要求的不同进行选择,或是将两者糅杂在一起,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设计主题,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行设计,讲究“形散神不散”保持整体景观的一致性。
植物造景并不是按照植物样式的好坏进行粗暴的植物堆砌,而是通过一定科学方式和艺术审美来对植物景观的一种重新演绎,既要满足城市建设环保要求,又要体现出艺术构图的美感,因此,优秀的植物造景是需要因地制宜,经过重重打磨后才能完美呈现的。首先,植物造景需要符合园林绿化的整体风格特点,既要有一定的个性演绎,又不能表现的过于的突兀,使其破坏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其次,不同地区所能适应的植物种类是不同的,植物景观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地理位置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让植物造景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最后,植物造景在植物选择上还应该考虑植物的特殊含义,在不同环境下结合需要进行对应的设计,以求在给人们带来环境优化的美好体验同时,还可以从植物造景中不同植物寓意中体会不容的情感表达,使其在人文精神上得到升华。例如,雪松代表着高洁和长青多用于学校教育部门的景观设计中;国槐有着怀念家国的寓意,多用于烈士墓园的建设;迎春花、桂花、海棠等有着吉祥寓意的花朵可以设立在公园中,给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
在植物造景中单一植物造景对游人的吸引力不足,对园林绿化设计质量的提升有限,因此,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尽可能多的讲究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将多种植物有机的结合起来,丰富景观颜色和形态,提供更具张力的艺术表达。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重乔、灌、草植物种类的结合,要讲究层次感。其次,应该注意不同植株种类的生长周期,尽量在不同时节呈现不同效果。最后,要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利用植物性质的不同降低植物病虫危险,构建出稳定的造景生态。
综上所述,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生态美化、生态环保的功能,还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能突出“匠心”的部分,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环境,结合整体的园林设计风格,精心的对植物进行挑选,运用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造景,保持造景的长久性和多样性,为人们设计并建造更多优秀的植物造景,提高人们的额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