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丽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的多样性,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饮食的安全,近年来有关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很多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惜在食品中加入含有重金属的添加剂,以此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但是这些重金属一旦被摄入人体便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对此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加大对了对于食品安全的监测力度,其中在重金属的检测方面,最为常用的方法便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一方法有着灵敏度高、检测类型多、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食品的重金属检测之中[1]。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来进行检测的,而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是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器以及检测系统来共同组成,其主要原理是朗伯比尔定律,主要是将待测溶液中的重金属进行离子化作用,然后给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提供能量,然后利用外层电子的跃迁来减少其辐射能量。在检测不同的金属类型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空心阴极灯来作为光源,最后依据吸光度和浓度,来对溶液中的重金属进行定量。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来进行检测时十分简便,只需要将样品中的干扰物清除干净,然后对样品进行处理,其中需要依据实验室的条件来选择样品的处理方式,从而将其他形式的物质转化为能够进行分析测定的无机物即可。
在进行样品的处理时,常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和或高压罐消解,等方式,只有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才能够保证最终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不同的方法也是各有利弊,例如干法灰化由于酸的用量相对较少,所以处理时间就会加长,不适合对沸点较低的元素进行处理,湿法消解虽然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快速的消解,并且消解程度高能够完全消解,但是在检测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氯元素的干扰,微波消解可以避免痕量元素的损失,并且还能够避免样品污染,但是这一方法却并不能够对消解状况进行实时观察,并且成本较高,最后高压罐消解虽然成本很低,但是消解程度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再进行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和样品类型进行检测时,要根据相关特性选择合适的消解方法,以此来保证检测效果更加接近真实[2]。
在进行检测时,很容易受到一些其他元素的干扰,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等氯化物的干扰,为了避免氯元素的干扰,并且降低灰化时待测原子的损失,可以利用基体改进的方法来实现,让干扰的物质在进行灰化时便挥发出去,在原子阶段只保留下待测元素,在进行不同元素测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基体改进剂,设定好空白对照,以此来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在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时,很多重金属元素可能会与玻璃容器发生反应,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可以在进行试验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容器作为反应容器,并且在进行实验之前,还要利用酸溶液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洗,以此来去除外部因素的干扰[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燃烧器产生火焰,然后将蒸发之后的气溶胶进入火焰,进而实现气溶胶蒸发原子化,常用的是由乙炔在空气中点燃产生的火焰,这种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2300℃,采用这一方法可以很好的重现样品中的元素,可以实现对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一般用于对铜、铁、锰、钠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
这一方法利用的是石墨管可以产生3000℃的高温,然后在这样的高温下,石墨炉可以作为原子化器,将被检测元素转变为基态的原子蒸汽,很好地发挥了光谱检测方法的高效性,这一方法可以实现对痕量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检测,并且相对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着更高的灵敏度,常被用于检测铅、铬、镉等重金属元素[4]。
这一方法利用了氩气或氮气作为载体,将样品气体导入到可以加热的石英管之中进行原子化,然后利用氢化物对原子态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离与富集,并反应生成气态的化合物,从而实现与基体的分离,提高了灵敏度,常用于对砷、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检测,除此之外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时,还要注意规范操作,以此来保证检测结果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