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云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5
对于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签订施工合同的重要依据。工程总承包不仅要全面覆盖工程内容,还要有效控制结算信息、具体支付条款和合同争议条款。因此,做好合同内容的风险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不仅有利于合同的高质量履行,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避免纠纷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常见的风险条款,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以控制合同风险的发生。
在项目管理中积极应用总承包项目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是项目公司。从业主委托开始,要求公司对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过程进行整体包装,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受工程总承包合同的影响,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需要处理项目管理安全、成本分摊和质量保证等问题。
与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总承包模式相比,工程总承包的集成和管理使施工单位的各个环节更加顺畅的衔接,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时间,降低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难度,提高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效果。业主参与度低也是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之一。在工程总承包施工项目中,承包商承担了大部分责任和可能的风险,从而为业主在施工过程中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承包商是总承包项目的负责人,负责各环节的沟通、协调和控制,减少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潜在风险因素,有利于项目建设项目的全面成本管理。
项目通常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包括旧项目的翻新、建筑物的拆除以及居民交通关系的协调。因此,工程总承包作为一种总承包模式,可以方便相关部门和项目承包商对项目的所有细节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具体而言,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总承包商拥有总体管理权,拥有更大的管辖和控制范围。利用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资源,充分协调各种关系,全面控制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显然,这一点在整个过程中对于管理部门和成本控制人员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该部门可以通过与总承包商合作,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和阶段过程水平,以确保项目效率和质量符合标准。全过程成本控制人员可以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并对各施工队的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各种总承包模式下,成本管理的主体越来越清晰。例如,在工程总承包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中,业主对总承包商的设计理念、技术标准和监督负责,承担的风险较小。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的采购和施工,降低了相关利益方之间冲突造成项目损失的风险,也可以充分发挥总承包商和业主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建设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的运行效率[1]。
(1)忽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设计方案是整个项目的源泉。为了从源头上降低工程成本,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要求总承包商调动设计人员的整体积极性。
(2)设计环节时间节点的控制是工程造价的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节点需要跟不上施工进度。无法确定设计节点的不确定性、设计预算的提交时间和施工图预算的工作时间,也无法有效保证工程造价的进一步控制。
(3)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的估算和预算不够合理。如果承包商不提前完成项目估算和预算工作,在后期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直接结果将是项目利润缩水,工程质量达不到[2]。
施工企业施工预算管理作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和水平对项目成本管理的质量有着局部和较大的影响。虽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筑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足够的动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业也面临着各种迫切的问题。例如,技术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建筑业的扩张,管理理念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了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稳步提高,建筑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以确保建筑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为企业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帮助[3]。
(1)重视投标文件的编制。首先,在技术、要求、项目总体规模、项目所有内容和具体建设标准等方面应尽可能详细地说明,以及风、水、电、通讯、道路、设备、材料等建设条件。承包商可提供的使用条件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调查确定。其次,规范招标工程量表的格式,明确填写要求;第三,提供详细的投标图纸。
(2)特别注意本合同的签署协议。投标文件的开启和响应是现行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含在已签署的合同文件中。合同文件不得改变招标文件的实质内容;在合同协议书或合同谈判总结中明确合同执行的边界条件和重要条款。
(3)认真实施工程变更。一是在工程变更前充分识别变更风险,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变更。二是严格执行实施前的审批程序,确定变更项目、变更数量和变更费用,并确认无争议后方可进行工程变更[4]。
基于实际工程量变更中涉及的索赔条款风险的重要性以及该风险对工程承包双方和承包商的重要影响,在实际合同制定过程中,我们应充分了解合同的具体情况以及合同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并根据基本的实际工程量变更索赔规则与工程承包双方和承包商进行深入沟通。就实际数量变更索赔规则及其详细条款的关键问题进行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提高双方的接受度,将整个实际数量变更的索赔风险降至最低。此外,在签订合同时,承包人应了解实际工程量变更中涉及的索赔条款的详细规定,并尽可能签订合同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损失,从而避免在工程实际竣工后无法保护自己的权利[5]。
税收管理风险的防范要求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财务管理必须更加重视税收管理,认识到税收成本与财务成本自检的关系。在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前,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划分总承包合同,并对合同进行有效的分类,特别是采购、施工设计和施工作业,从而在合同中明确材料价格和工程相关价格,有效降低税收风险的发生。调查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结合地区税收政策做好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税收管理工作,争取更多的工程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税收负担。在此基础上,要控制财务管理的法律风险,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独立完成所有的建设和采购工作,集中所有管理风险和设计缺陷,为财务管理和风险规避提供便利条件。
工程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后,成本控制需要对项目的动态成本进行管理和分析,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此外,施工图预算编制也是总承包模式下造价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例如,在政府主导的项目中,成本人员需要集中精力制定项目成本估算和目标成本体系。具体工作要点是:根据项目的相关合同条款,根据施工定额、分包价格等数据编制目标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时比较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并督促配合相关施工队伍进行分析和误差修正。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过程中的各项支出,规范财务执行流程,及时处理异常或违法情况。劳动力、材料和设备是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关键。在劳务分包过程中,要求成本控制人员进行询价和成本预算。同时,监督工程材料的进出消耗,编制分阶段材料的进出和使用数据表,记录和计算工程设备使用中发生的相关费用[6]。
EPC 项目总承包模式近年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总结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有利于项目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