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2020-11-27 09:28:51欧代江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4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建筑施工建筑工程

欧代江

湖南山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浏阳 410300

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周期性的项目,它不仅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流程更是繁杂,加之在不同的建筑施工环节中都有着不同的质量要求与建设需求,此时一旦管理出现疏漏,那么都有可能对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1]。为了强化管理效率,建筑企业则需要对整体项目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各个环节,合理地调配使用资金,并且落实可靠全面的监督管理措施,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意义

1.1 确保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

安全与质量并进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目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则可以更好地将其落实。建筑工程管理范畴涉及到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包括施工设计、建设施工、施工监理等,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协调各个部门工作,并且在较长的建设周期内确保各个单位、机构等都能够将其所属职能发挥出来[2]。众所周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市场价格、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保障工程安全与质量。此外,建筑工程还涉及到相应的工程变更问题,而加强管理,落实全面深化管理,则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关键所在。

1.2 保证承包合同贯彻执行

建筑工程需要签订各方面大大小小的合同,增强管理则能够保证各参建单位都严格履行合同约定,使得具体工程建设能够以以合同约定为标准高质量进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也会直接与施工过程挂钩,而也只有增强管理,才能保证施工单位依法建筑合同,按照施工图纸要求,不断推进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按照规章制度操作,避免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严格遵守合同约定,不但能够保证企业的自身利益,更能够提高建设单位的利润。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方法问题

建筑工程中不同的施工项目往往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并且在天气、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所选择的技术不同也会导致工程投入、工程建设周期之间的差异,因此,科学、合理的选择工程项目施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还具有节省资金、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新技术新方法在不断涌现,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选择新技术的做法,将还未发展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实际施工工作中,则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或者是在缺少科学调研的技术上使用了一些与当地条件不甚相符的技术,那么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稳定性[3]。除了新技术应用不当之外,施工方法选择不当也会给建筑施工地阿莱不利影响,例如延缓施工进度、过度耗费建筑材料等,均无异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化健康发展。

2.2 施工环境问题

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建设出高质量的精品建筑工程,那么则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就目前而言,建筑市场上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通常实施分包管理模式,不同的标段、甚至不同的施工项目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管理方法,而无法形成统一管理联络的施工环境下,施工管理过程也更容易出现意见相左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新时期、新形势背景下分包管理模式弊端更为凸显,难以充分地满足工程管理与施工的实际需求。从另一角度上看,施工管理模式的不同意还会使得部分工程管理出现交叉情况,整体的管理秩序没能完全建立,具体管理范围、责任等没得到细化,也给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2.3 施工原材料问题

施工原材料质量时工程质量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原材料自然难以建设出高品质的工程项目,但是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在原材料管理上不甚严格,在原材料与设备采购上没有进行强化管理,甚至无计划采购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也时有出现,临时决定购买的原材料不仅价格相对较高,其质量情况也有可能参差不齐。另外,部分企业还存在原材料采购与实际使用脱节的情况,在应用于建筑施工项目之后,若出现质量问题,不仅耽误建筑施工进度,更是造成了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强化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施工成本因素

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投入,并且在具体工程的进行中,临时性支付也十分的常见,强化工程管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成本,只有这样才可以赢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所在,也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但部分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上更为重视后期管理,事前预测、事中监管等方面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此时在整体的工程建设周期内所出现的成本流失问题也难以完全控制,而在后期结算汇总中就算发现了成本管理问题也于事无补[4]。另外,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这就直接导致成本管理工作责任没有落实到位,随着工程进度的持续推进,随意采购设备、临时更改方案等占用企业建设资金的情况也会逐渐增多。

2.5 人员组织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配备大量的施工人员,而大部分的施工项目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从事施工岗位的人员中会有一部分人员尚未经过岗前培训就直接进入施工现场,这一情况的存在有可能会对建筑工程带来一定安全与质量隐患。管理人员若想全面的组织协调好所有施工人员,那么在工作上也会具有一定的难度[5]。同时,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等也会受到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而不断强化企业内部人才结构,通过人力资源的建设来培养属于企业的高端人才,这无疑也对人员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3.1 完善管理机制

完善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机制是促进管理能力与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要想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强化管理能力更是刻不容缓。相关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建筑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具体建设工程项目情况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在制度执行期间,施工单位需转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思路,并积极落实新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提升效益。首先,企业可以组建一支具备丰富建筑工程管理经验的团队,团队职能落实到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之间,从而使其企业、施工单位都能够形成各个部门与各个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关系。根据建筑工程的相关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设立专人专岗安全员,在施工过程中深入到各个施工环节中,通过多角度监督协调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并且管理团队还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相关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常见管理手段等编制成手册,将其发放到各个工作岗位上,全面提升建筑工程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形成企业软实力与凝聚力。而在人员结构组织建立与岗位聘用上,管理人员可以建立相对较高标准的招聘门槛,使得人员发展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契合,并通过不断地培养与企业适用的人才来建立长效的人才机制流程,以期进一步保障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进步。

3.2 规范施工过程监管流程

其一,在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协调好具体施工项目中的各项管理工作,从整体上做好组织协调管理,明确施工监管,并最大程度地保证施工环节安全与质量。在建筑单位、施工企业实行项目分包管理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建设需要来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范畴清晰化凸显。各个部门之间加强联系与配合,从而在避免管理交叉的同时能够健全、完善建筑工程管理规范秩序。其二,强化对于建筑施工原材料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特别是在采购工作中,企业需要对建材市场展开全方位调研,提前做好成本预算。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结合具体生产施工的需求,管理人员也需要合理地设计原材料与机械设备的采购方案,指定具体采购计划。同时,与采购、质检、库管等部门加强联动,一来保证材料与设备质量,二来也能够避免无故丢失过材料设备短缺的意外情况出现。其三,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管理人员可以结合施工要求、质量标准来为具体的建筑施工项目制定一个进度计划,科学安排施工环节,对现场勘测、市场调研、图纸研究、合同分析等环节强化管理,结合实际编制进度表,缩短工程周期[6]。在计划中也可以明确不同时间段的重点工作、工作目标达成方式等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施工人员开展建设。现场实际施工则应当严格的按照设计的方案执行,但由于施工中有可能遇到诸多的不稳定因素,故而在设计施工方案时,管理人员则应当将这些不确定影响因素归纳其中,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在出现施工进度延缓情况时可以有具体的解决预案得以参考,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

3.3 健全人员考核制度

近年来随着社会及市场对于建筑项目质量要求的逐渐提升,在人员配备上,建筑企业、施工单位都需要不断地加大人才管理力度,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树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人才结构发展机制,不断地为企业选拔出既具备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此时,企业则能够全面地建立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也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建筑施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