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择业观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基于对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解读

2020-11-27 22:43刘梦茹
市场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尚马克思价值

刘梦茹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日益重视,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激增,从而与当今社会提供的有限的岗位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高校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0 后”灵活就业暴增,频繁辞职跳槽,甚至流传“别和我谈梦想,我只想赚钱”的观念。 鉴于这种环境,深刻解读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探索他对于职业选择的见解,包括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职业选择的标准的探究,认识到其对现实的个人的高度关注,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

一、青年马克思择业观中选择职业的重要性

(一)选择职业问题的由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以人与动物的区别开篇,指出动物只能接受自然给自己规定的规律活动,追求生命生存的本能,而不考虑其他。 人不同于动物,不是无目的地生存,可以自主选择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追求人生目标。马克思认为神给人们设定了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而这一目标让人成为有尊严且高尚的人。 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优越的存在,人比动物的优越性在于“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选择职业成为实现人生理想目标的手段之一。 人的主体性决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即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可以自主地选择职业。 能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这是人所特有的。 知识经济在当今社会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同步提高。 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的大学生,更应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就要求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百花齐放的当下,发挥人的主体性,确立自己的职业选择目标,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职业,活出自我。

(二)选择职业的辩证性

马克思同时在文中指出选择职业的主体能动性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职业选择可以使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使人高尚于其他生物,“但是这同时也可能毁灭人的一生”。 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观念支配着他的行为,价值观的辩证性决定着行为选择的辩证性。 价值观不同,选择不同导致结果也就不一样。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实践活动直接经验的累积,从感性升华为理性的积淀,同时在对所得知识的总结学习和内化过程中形成。 大学生应该慎重地考虑并行使自己的权利进行职业选择,这是重视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青年的首要职责。 马克思认为职业是与理想紧密相连的,职业具有两面性,对于没有坚定原则和不可动摇的信念的大学生来说,如若没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我们的幻想、感情冲动都有可能使自己步入歧途,“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 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要认真地考虑,以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做选择。

二、青年马克思择业观中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素质的影响

首先,外在因素。 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所讲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身体素质即“体质”和是否能胜任职业的“能力”。 马克思在文中指出,在选择职业时常常受到我们的体质的威胁,虽然可以超越体质的限制,但是任何人都不敢藐视它,一旦超越体质所能承受的范围,便会很快垮塌。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物质极大丰富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抑郁症悄无声息地给予当下年轻人以重击,自恃年轻忽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无法处理好身体同心理之间的矛盾。 同时,马克思指出,青年“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必然不能做好工作,就越变得自愧无能。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人性格特点、自身能力、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导致大学生个体在职业上表现能力不同,也就需要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选择力所能及且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肯定自己并使自己得到愉悦。

其次,内在因素。 在马克思认为职业是伟大的高尚的且光辉的,但是光辉容易引起虚荣心。 虚荣心就是容易给我们鼓舞或者让我们自己觉得是鼓舞的东西。 选择伟大的职业是我们的目标,但是在选择时我们容易被名利蛊惑,感情超越理性,选择职业逐渐物质化。 当下大学生毕业选择职业形成考公务员热,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体现,是对权势和物质利益的向往和追求。 大学生更加应该遵循发自内心的需要,听从理智,选择适合自己、反映自身需求的伟大的职业空间,就如马克思所说的,应该选择他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而不是听任偶然的机会和幻想去选择。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选择职业时,人的自主性可能丧失,不仅受虚荣心的误导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还会用幻想美化某种职业,美化成我们追寻的至高无上的职业。 这时的人是缺乏理智的,已经被感情蒙蔽欺骗,家庭教育在这样的情境下需要发挥作用。 当今大学生大多是“90 后”“00 后”,受到年龄的限制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人生阅历在复杂的社会面前显得十分单薄。 相比出生于60、70年代的父母,他们的成长生活环境是艰苦的,是我们当代人无法体会的,在父母对大学生20 多年的抚养和教育下,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形当中影响着我们选择怎样的职业。 他们饱尝了生活的艰苦和辛酸,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社会实践经历,可以在我们选择职业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获得父母的理性支持,更好地认清所选职业的全部面貌,了解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选择后,如若仍然充满热情和热爱,那我们就会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社会关系的影响

“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社会关系即社会条件的不同同样影响着职业选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这一观点论证了人的社会本质,“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不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使其符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的客观需要。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都是生活在历史中的人,一旦脱离了社会就无法正常地生存和发展,所以大学生做出的职业选择必然是在一定的客观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客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职业选择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即社会关系的客观制约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在我们有能力对它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以前就已经开始确立了,我们选择职业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现存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例如,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青年马克思择业观中职业选择的标准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明确指出了我们选择职业的客观和主观影响因素,在条件允许下我们选择的职业应该是怎样的,这同时也是马克思自己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选择,也是他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的体现。

(一)伟大而有尊严的职业

要选一份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 因为尊严是一种有崇高品质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它能使人、使人的活动和努力高尚起来。 “尊严”不是世人一般所热心的沽名钓誉,不是获得荣誉时的虚荣,不是自诩高贵的自傲,而是一种能使人高尚的德行,是人生而自由并享有的平等的权利,是能使人的努力和职业具有高尚的品质,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而能给人以尊严的职业是指“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 现代文明高度发展下,每个人归属的职业群体不同,人们或趋之若鹜或无人问津,这都是社会正常运转的有机组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的尊严不因其知名度、收入的高低等而有所不同。 “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这里的“不体面”在马克思看来是违背社会道德的、不能使人得到发展的工作。 所谓“奴隶”就是被动地工作,使自己沦落为谋生的工具,为了金钱名利欲望去工作,而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选择和创造,不能在职业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为社会发展而服务,为人民幸福而服务。 在马克思认为,有尊严的职业总是一种最可取的职业。 这也就是告诫我们大学生,给人以尊严的职业,只有可取不可取之分,没有高低上下之分,我们不应戴有色的眼镜看待职业,应当主观能动地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并符合社会和自己需求的高尚的职业。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思想

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马克思在文中指出“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压抑”,如若没有正确的思想,我们是不会在职业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除了欺骗别无办法。马克思择业观的内涵是深刻的,是需要同当下大学生择业现状和问题相关联的,这里我们要认识到: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任何职业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个思想是复杂多样的,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无目的的,可能是高尚的也可能是朴实的;其次在马克思看来,选择的职业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之上的。 这一思想是正确的,是具有客观性,是没有偏颇和感情色彩的思想。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正确认识自我能力,科学看待职业性质,选择适合自己并能发挥自我价值的职业;最后我们对这一思想的正确性是深信不疑的。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信仰是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不受其他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坚定自己的信念,坚信思想的正确性。 以上三点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选择职业一定要建立在正确的思想之上,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的末尾进一步阐述“正确的思想”,马克思的一生也是这一思想的印证。

(三)选择造福于人类的职业

要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共同目标”,就是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 大学生在选择的职业,应该是能够不断接近这一共同目标的职业。 首先这个共同目标必须是使自己趋于高尚的同时又使人类趋于高尚。 而对于这一目标来说,一切职业不过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为实现目标提供的广阔的场所。 这里所说的“广阔的场所”并不是狭隘的空间概念,而应该贯穿时间和空间的范畴,包含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它的内涵是丰富多彩且复杂的。 也就是说,我们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应该具有一种格局观,将自身与社会相结合,将个体放入社会,结合时代特色,用包容的视野和情怀来选择职业。 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达到自我完美同时实现人类的幸福,是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 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不矛盾的,我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社会实践是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是人生活的基本方式。 人的实践本质体现了人在实践活动中,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自我价值,并知道自己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我能力,更应该选择高尚的职业,在社会和自我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四、青年马克思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马克思在其高中毕业时就能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树立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目标。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为榜样,正确认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对我们进行正确职业判断和理性职业选择的指导作用。

(一)自由与自主相统一的主体性原则

当代社会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尊重、理解和关心人,“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人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人的主体性,即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的主体的活动称为“自主活动”,并认为人的自主精神主要体现在认识能动性、行为选择性和实践创造性。 人的需要是一切实践活动的源泉,在其本质上具有积极主动的自觉诉求,且具有一定的目标性、计划性,从而决定了人主体活动的选择性。

职业目标的选择应该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而不是一时的冲动的决定。 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发挥人的自主性,选择发自内心热爱的、能够热情对待的职业。 而不是因名利等外在而迷惑,并丧失自己的自主性选择的职业。 人不仅是自主的而且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生而平等拥有的。 在职业选择中,人有自由的选择权,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自由不是盲目的自由,是在一定的概念范畴内的自由。 人是自由、自主的主体,应该把外在的物的存在置于自己可控范围之下,对于物的追求就是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使物的价值从属于人的价值。 正确的职业给个体带来尊严和自由,当选择了适合自己、体现自我价值的正确职业时,便能获得最大的尊严和自由。 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及平衡自由和自主之间的关系,在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发挥最大程度的自由谨慎地行使选择职业的权利。

(二)感性热情与理性思考相统一的实践性原则

职业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在选择时往往会受到诸多的因素影响。 职业生涯中的理性思考即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为了达到全人类幸福的目标,冷静分析外在内在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发自内心热爱的职业。 感性热情一方面指青年受到虚荣心的鼓舞,为了外在的名利荣誉选择力不能及的职业;另一方面指青年在认识到职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且力不从心后,产生不满的情绪。 选择职业热情对待是正确的,但没有理性思考只会导致鲁莽和不满,这时我们就要认识到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需要将感性热情和理性思考相统一,通过冷静的思考了解所选择的职业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要有感性热情,在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在选择职业时,对于自我身体素质与能力的正确估量与把握是必要的,过高或过低的评估都不利于选择一种可以达到“完美境地”的职业。

人的职业生涯源源不断地被激情和热情驱动,同时也被理性的抉择、冷静的思考所指引,只有在择业时实现两者的统一,才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仓促决定,也能愉快而充满激情地实现高尚的目标。 当自己无法做出正确理性的思考时,丧失个人的自主性时,可以借助父母的帮助,聆听父母给予的建议,认识到职业的困难与责任后,还愿意投身的职业,大概就是合适的职业。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要将理性思考与感性热情相统一,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增强自我职业能力,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培养自己的职业热情,精准有效地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社会价值的发展。

(三)从事与创造相结合的社会性原则

马克思在文中指出人是区别于动物的,远优越于其他生物的。 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需求都是现存的,不是创造而来的,而人的生存工作发展的需要和条件都是人通过劳动创造而来。 如若我们的生活条件允许我们选择职业,我们要选择一个有尊严的职业。 而能使我们有尊严的职业,一定是我们能够在自己领域中独立地进行创造的职业,而不是被动地进行机械指定动作的劳动。

随着当今时代自媒体高速发展,AI 智能逐渐普及,职业的种类越来越多,人的创造意识越来越重要。 创造性的实质是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超越,是一种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外在事物的超越就是改变旧事物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对自我的超越就是自我的进步蜕变。 大学生在职业中发挥人所独有的创造性,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和社会的进步。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应该不忘初心坚持到底。 任何职业都会有困难存在,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应该预测考量到可能存在的困难,在选择职业之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从事一份职业,需要不忘初心,愿意在面临困难时创造方法,青年马克思说:“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马克思一生为全人类的幸福的远大目标而奋斗,作为大学生更应以青年马克思为学习楷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生涯中不忘回顾初心。

(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性原则

“人作为主体在实践中不仅追求价值、实现价值,而且还自己创造价值。”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社会和他人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关系。 而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及贡献。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阐述了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价值理想。 他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为全人类的幸福考虑,才能使自己也完美。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需要考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树立为全人类幸福而服务的伟大理想的同时,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达到自身的完美。 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并不意味着就放弃了个人价值,相反只有通过社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为自我价值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得自我需要得到满足,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个体在社会中是渺小的存在,但是社会正是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个人的贡献能够谱写伟大的篇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广大青年提出的希望那样:“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在当代开放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将自我的利益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猜你喜欢
高尚马克思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生命的天空(外二首)——写给一线抗击疫情的高尚灵魂
跟踪导练(一)(1)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当没有人看到
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