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震宇,周玮华,陈 坤,丁卓庭,夏紫君
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业从机械化经历网络化,再到智能化,不断向前发展,更新换代。 智能制造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关于智能制造,我国也制定了远大目标。 继2015年的《中国制造2025》后,我国陆续出台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 ~2020年)》《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这一系列文件均表明我国在全球制造业迈向智能化浪潮中设下的定位,同时也表明我国制造业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渗入各行各业的背景下,需要同互联网结合,进一步适应时代之发展特点,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学术界有关“互联网+”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关研究多数聚焦于“互联网+”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和作用机理。 就路径而言,胡石其和熊磊提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并且互联网经济通过创新对制造业的产业重构产生作用。 丁雪和张骁从价值链的角度说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应依靠自主的技术与产品研发、多方面的顾客需求考虑、开源节流的方式来实现价值链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以及流程升级的具体转型发展路径。
“互联网+”对制造业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产品制造方面。 将“互联网+”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结合分析,其主要特征是互联网作用于制造业企业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 李海舰等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互联网+”制造业促使制造业的供应链实现了模块化和极致的分工,而这种模式下的分工效应不仅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更新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 纪玉俊和张彦彦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机理及测度的研究中将“互联网+”看成一种生产要素,这种要素通过影响劳动力进一步影响制造业的发展。 此外,电子信息产业也被认为对制造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机理及路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在“互联网+”作为生产投入要素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中,宏观研究占据大部分,具体到企业运营层面的微观分析仍相对缺乏。
2018年全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为305160 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约为264820 亿元,约为同期中国GDP 总量的29.4%,从绝对规模来看,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的最大行业。 因此,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而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崛起和新一代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的用户消费理念和不断扩大的全球市场范围内的创新竞争,传统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互联网创新浪潮与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性交汇,则碰撞出了“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火花,这给传统制造业的生存更是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基于此,为了维护传统制造业的生存,激发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潜能,近年来,国家通过减税降费、大力扶持自贸区建设等政策,不断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更是有建设性地与“互联网+”战略有机结合,鼓励各地在“互联网+”背景下双创平台的建设发展。 一系列措施都表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后,是良好政策资源的大力支持。
然而,转型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深层次的融合仍有待加强。 设备上云率偏低、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与膨胀的用户需求严重不匹配、企业内部人员对“互联网+”认识程度不深等问题成为制约传统制造企业进一步与“互联网+”融合的瓶颈。 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许多传统制造企业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化对于信息壁垒的削弱作用,仍停留在以生产为中心,以经销商提供的订单情况为市场需求的旧思维中,从而导致企业产能资源不能合理分配,产能过剩现象频频发生,从而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企业对互联网化的深层次探索。综上,基于宏观环境和微观实践层面的现状,可以看出,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转型升级过程中虽然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效果,我们对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进行了调查。 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和典型企业实地走访相结合。 问卷调查的主体为年产值300 万~3000 万元的中小型制造业民营企业,实地走访的典型企业为苏州六丰线带公司。
六丰线带公司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所属行业为纺织业,经营模式为生产加工,产品为各类线带,如:提花织带、绳带、松紧带、缝纫线、腰带、丝带、尼龙织带、反光织带等。 公司的主要市场有大陆、西欧及东南亚。 主要客户有:阿迪达斯、H&M 公司、伊藤忠公司等。
从对典型企业的实地走访来看,目前中小型制造业使用互联网较多的地方是管理和产品销售方面,对于生产方面而言和互联网的结合非常有限。 六丰线带公司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如下:生产车间分为三块区域,第一块是转变区域,即改变原料原有的缠绕方式,将其转变为生产机器所需的缠绕形式。 此区域为半自动,只需工人将原料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即可。 第二块是生产区域,即将缠绕方式已改变的原料制成各类线带、织带等。 此区域同样为半自动,需要工人将原料放置于合适的位置。 第三块是检查区域,这里需要完全依靠工人来对成品进行合格性检查,检查线带是否变形、logo 是否清晰完整等,并将检查合格的线带进行装袋。 可以看出,在生产方面,这家企业的生产过程完全没有和互联网结合。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即使是在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大部分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者只是代工企业,技术水平较低,因此和互联网的结合是没有必要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此中小企业在和互联网的结合中主要是在企业的管理和销售方面,并且互联网在这两个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进步。 而在管理方面使用互联网比较多的主要是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以及日常考勤管理等方面。 六丰线带公司采用了至诚ERP 软件,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报表、统计报表、销售管理、报价管理等数据统一管理。 所有的数据都被录入电脑,调阅时非常方便,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日常管理,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得益于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快速崛起,线上销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销售渠道。 并且这也是互联网对于中小企业助力最大的一种方式。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本地市场或者成为国外某些大品牌的众多代工厂之一。 这就导致中小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局限在一个有限的市场,企业的增长容量有限。 而且中小企业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很难设计和研发出优秀的产品,也很难形成自身的品牌,同时由于开辟新的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也很难拿出大笔的资金去开拓市场,这一切都导致中小企业很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小企业的产品也可以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 通过对典型企业的调查,该公司如今的客户大多是依靠阿里巴巴的1688 平台和网销宝平台获得的。 同时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52.94%的被调查企业都开展了电子商务,把线上渠道作为自己销售产品的重要渠道。
对于真正代表互联网和企业紧密结合的云计算,中小企业和云计算的结合还是较为薄弱的。 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经上云的企业占比为57.12%,并且在云上的年消费额也较小,3 万元以下的占比为47%,3 万~10 万元的为35%。 虽然目前中小企业对于云计算使用率和使用频率都较低,但是企业对于上云的意愿却非常强烈,在调查问卷中,对于“贵公司是否接受将企业IT 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这个问题的回答,76%的受访企业选择了接受,在对于上云的理由的回答中,占比最高的是节约成本,可见,使用云计算或上云对于企业节约成本的诱惑力是很大的,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互联网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强化日常管理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水平。 同时企业对于云的使用也让企业的成本在某些方面降低了很多。 但是实地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出当前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对于互联网的结合与使用还是很不充分的,其困难主要是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较低,很难与互联网进行结合。 同时,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于互联网的了解较少,使用意识也较薄弱。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从生产、管理以及销售三个方面分别考察了调研的企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 由上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知,对于传统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互联网与生产这一环节的结合程度并不高,而是更多地被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与销售。 这说明,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中的中小型企业的结合,更多地节约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成本,而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的作用不够明显。 目前,由于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程度,特别是与传统中小型企业的结合程度还不够充分,所以,互联网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并未完全地发挥出来。 但是就目前的结合程度来看,互联网在企业中的运用的确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与作用。
因此,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适当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得中小型企业有资金有能力更加深入地与互联网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运用的优势,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相关市场的繁荣发展。 二是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激励引导企业走上智能化道路,引导企业更好地与互联网相结合,加大对智能生产机械设备的高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研发投入,以推动制造业机械设备如纺织机等的制造发展,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提高制造业中劳动技术工人的技能与素质,使得劳动力与智能生产机械设备的发展相匹配,助力推动制造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