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北京 10002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是雨后春笋,出现了很多头部企业。很多互联网金融都是基于电商平台成立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通过这种电商平台的便利性与高效性,使其逐步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效载体。这种变化,让传统的金融业务变得便捷与高效,进而使得高职金融专业也取得了新的理论发展。在这种互联网浪潮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加强理论建设与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满足时代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通过这样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学竞争力,才能让学校获取有价值核心的金融专业。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中,常常进一步细分为实务金融、国际金融等多个专业研究方向,这导致金融专业过于分散,学生整体的专业素养不强。比如,实务金融在人才培养和知识研究上,主要是在金融投资、理财等方面。而国际金融往往强调与外部金融业务往来,以及头部金融决策方向人才的培养。在实际高职院校开设金融专业时,由于各种金融专业的相似度较高,许多课程也是高度重合,在专业上无法有效区分,使用的教师与教学方法都是同一个人或同一类型,这也使得教师在制定相关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时,没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无法有效针对细分化的金融专业学生。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无法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弱化了金融专业学生进入社会的就业机会。
在传统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中,金融专业的相关课程制定还是较为单一与传统,主要是经济管理、会计实务、计算机、投资管理、财务实务与风险控制等。从这些开设的课程就可看出,这些专业知识主要是针对传统金融业务培养相应的人才。对于互联网浪潮下的互联网金融并未涉及,也未能及时更新相关的金融知识与金融理论,在实践运用与分析上也就更少。这样的教学情况与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而言,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期望,进而导致学校在专业建设上毫无成效。
传统的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往往在就业选择上,只有进入银行,以及与金融相关的行业,如证券、保险等。这导致金融专业的就业方向较为固化与单一,就业市场较为狭小。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是逐步提高的,这让高职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业选择更加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目前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还是较为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基于传统的金融业,这对学生在以后的就业选择中施加了一定限制,让学生在社会的实践能力上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从而导致自己的就业就业机会大为减少。
就目前的形势看,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评中,考评方法与考评标准较为传统、单一。一般采用学生在期末的考试成绩与平时考评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考评机制与体系,往往是单一且不准确的,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实践能力,存在很大的缺陷与局限。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出现较大的认知偏差,进而使得学生在专业能力实践上一无所获。互联网金融的复杂性,更需要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如果以这种传统的考评体系进行学生评价,是无法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
在现今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在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其发展规模也较为迅速,但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时间上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在人才需求上还有较大的空间。各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积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究互联网金融的新知识与新理论,同时结合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大新教学体系的开发力度,尽早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拓互联网金融知识,加快本院校的学科建设,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做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长效发展,离不开互联网金融理念的融入。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金融崛起以前,一直是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也是一种较为独立的市场体系。金融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也适应这样的行业模式,从而在教学中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与创新突破,这极大的影响金融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行业前景的判断。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下,金融专业需要改变教学理念,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去认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及时性与普惠性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核心理念。高职金融专业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积极理解并融合这种互联网金融的理念,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教学体系作出改变与革新,进而让学生清晰认识到专业的前景与自己的发展目标,才能进一步壮大专业的人才梯队与人才输出,才能有效地培养互联网金融需要的人才。
建立完善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有效帮助专业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佳途径,也是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式与实现目标的核心理念。在传统高职金融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整个教学体系都是建立在传统金融行业的理念之上,相关的课程制定都是围绕传统金融业务开展的。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诉求,不局限在传统银行柜台业务能力培养以及传统金融营销能力,更需要在信息数据时代,提升个人的大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相关的网络技术能力。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高职金融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调整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方向,牢牢把握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革新人才教育培养的方式方式,才能为时代需求提供高质高效的金融专业人才。
在传统金融专业的教学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较为传统与单一,往往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且并不涉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知识与理论,这样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脱节,并不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深造与能力培养。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学生也会注意到互联网金融的趋势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到这种学习动态,积极调整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从互联网金融企业长期发展上来看,只有不断拓展自身的用户群体,提升用户的层次结构,才能帮助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同理,教师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时,也需要加强不同领域金融知识在学生中的传播,让学生及时接触到各种金融新知识、新理论,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金融知识学习体系与金融实践能力。同时,从实践出发,教师还需要对现有课程进行变革,删除已经落后淘汰的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在培养学生金融知识面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互联网金融的知识理论,完善不同专业学科的知识更新。当然,不同专业知识学科的革新,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协同升级,各自分工,才能保障新知识、新理论在高职金融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同时教师也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通过相互研讨的形式,加强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知识学习中的自主性,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讨论与观点结合,才能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在教学技术上的融合。
现今我国基于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取得了较为长足与快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高职金融专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积极建设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为学生在互联网金融业的就业中提供有效的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支撑,保障学生的就业前景,进而也加强了学校在金融专业学科建设上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