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轮值主编 王高峰
以“新五大”为主的发电运营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光伏的重要性正在被重新界定,光伏发电在其未来电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会大幅上升。
进入2020年后,上述趋势更加明显。6月2日,大唐集团年度光伏组件战略采购正式开标,本次采购分为五个标段,预估采购总容量550万千瓦。毫无疑问,这一集采量创出了历史新高,因为大唐集团目前累计光伏装机量仅为146万千瓦。
华电集团也在发力。在贵州省公布的2020年国家补贴光伏发电竞价项目中,华电集团在15家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全省总量568万千瓦中的128万千瓦,成为本次竞标的最大赢家。
由于历史原因,除国家电投之外,光伏产业在五大发电集团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在他们看来,光伏发电小时数少、占地面积大、所需补贴多,相比风电稳定的出力与较好的经济回报,光伏的竞争力显然不足。
截至到2019年底,中国光伏装机超过了2亿千瓦,而五大发电光伏装机总和不足3000万千瓦,仅占全国光伏装机总量的约14%。相比之下,在全国2.1亿千瓦的风电装机中,五大集团所占比重高达54%。
然而,随着光伏产业系统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产业竞争力大幅上升。据统计,在过去的10年间,光伏发电的系统成本下降了90%,而且未来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5月24日,青海2GW光伏竞价上网项目中,有业主爆出0.228元/kWh的超低投标电价,如果中标,将再次刷新中国光伏最低电价的记录。
当前,青海省脱硫煤标杆上网电价为0.3247元/kWh,上述投标价格低于煤电约0.1元/kWh,在业内人士看来,光伏不仅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还将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煤电在内的其他传统电源的生存空间。
这样的竞争态势,自然逃不过五大发电企业的眼睛。作为传统的发电企业,他们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电厂布局遍及全国,在项目获取上无疑具有天然优势。若后续在光伏产业上发力,将成为主推中国光伏产业再次爆发的巨大力量。
与光伏产业共同发展和成长的还有储能行业。由于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大量光伏项目并网给电网带来较大的压力,而储能恰恰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像光伏系统成本不断下降类似,过去的几年间,储能系统成本也在不断降低。
甚至有人预测,到2025年,若光伏和储能的度电成本都能够下降至0.15元/kWh,那么“光伏+储能”将可能成为发电领域的“联袂新贵”。
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将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50%以上,届时火电装机将由当前的58%下降至19%左右,对于火电装机总量超过5亿千瓦的五大发电而言,无疑压力巨大。重新定义光伏,将能在未来的电源侧竞争中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