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数字图书馆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 年,我国实名注册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读者达1069 万人,各省市级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18996.4TB,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增加了读者图书借阅的用户黏性。
医院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服务性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疾病治疗、护理服务。因此,医疗工艺技术较强,专业特色也较为突出,其在日常的医疗服务中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随着我国医学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疗以及护理服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医务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内外的新技术,方能适应我国医学的发展。在过去,我国很多的医务工作者都简单地认为只有在遇到疑难杂症或搞科研、写论文时才需要用到医院图书馆,导致医院图书馆的建设水平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部分医务人员对于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的认可度较低,使得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不会想到借用医院图书馆的优势。
(2)部分医院在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宣传还不够到位,使得其信息服务功能没有被深度挖掘。
(3)部分医院在图书馆的特色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建设不够完善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无形中会增加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这就需要医院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技术,改变医院传统的图书馆模式,优化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为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信息支撑。数字化图书馆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一种跨媒体平台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在其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数字处理技术和储存技术,可以整合图书馆内的各种形式的媒体资源,进而提高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另外,医院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将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信息整合在一起,医务人员在实际查阅的过程中只需要在信息检索平台上进行检索即可,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医务人员的资料查询提供了便利。且通过建设数字化的图书馆,还可以扩大我国传统医院图书馆的信息范围和更新速度,提高医院图书馆的专业性,满足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对先进的医疗信息和专业前沿知识的信息需求[1]。
从本质来说,医院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为了满足院内医护人员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医疗信息需求。按照这一思路,首先应当将以下工作落实到位:
(1)将图书馆过去运营管理中积累下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文献,并创新数字文献的储存管理方式,提高其开发利用效率,最终构建起互为补充、突出实用的管理体系,构建特色化的信息资源库。
(2)在经费紧张的环境下,要着重突出馆藏文献资料的实用性、规范性,可依托医院特色学科、优势科室逐步增加电子期刊或相关文献资料的数量,以确保能够更好地满足医护人员的医疗信息需求。
(3)做好检索服务工作。因为院内医护人员对于医疗信息资讯的需求正在日渐多样化,因此需要订购特色、专业的数据库,为其做好检索服务工作。要将文献的摘要、目录同时作为索引,确保能够同时完成检索,进而满足院内医护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2]。
数字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体现出信息的数字化,传统线下图书馆在延伸线上业务、构建数字图书馆时,需要考虑将传统图书馆现有文献、图书资源通过扫描仪、文本转换工具等多媒体技术及工具进行电子资源的转换,并建立信息资源库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图书基础。一般在建设图书信息资源库时,要对各种文字资源进行明确的图书分类,分清图书资源应该归属于哪类资源库,从而保障图书信息在后台进行精准归档,使前端用户检索图书信息时,避免出现检索混乱的现象,从而帮助其快速获得图书信息,提升借阅的效率。
在传统的图书馆运行模式中,除了要对大量书籍进行分类外,还需要根据读者的喜好及时代发展趋势对书籍种类进行更新换代,以提升图书馆的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工作效率低下。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图书质量,还能够了解如今图书行业的走势及大众喜好,从而进行新兴书籍的引进与更新。对图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能够使读者在借阅的同时对自身固有的知识理论体系进行更新,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与普及,提高国民素质和人均阅读量,使人们愿意去图书馆读书。
医院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组织模式,做好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保证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可以正常运行。另外,各个医院也可以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特点,设置不同的特色主题,以此来加强对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读者对其进行访问,最终实现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功能[3]。
综上所述,医院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高效整合利用的关键,更是国内医疗体制改革、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立足点。新形势下,医院图书馆要抓住机遇,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探索,推动其数字资源建设。以上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