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毛荣华
(江山市畜牧兽医局浙江衢州 324100)
随着我国禽业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鸭养殖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规模化的养鸭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粗放型的农村散养模式,成为我国当前鸭养殖业的主流模式。但是,很多养鸭场管理者素质不高,养殖技术落后,饲养设施不完善,防疫措施也不到位,规模化养鸭场霍乱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使养鸭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多杀性巴氏杆菌(PM)是该疫病的病原体,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呈微小的短杆状,两端钝圆,中间略凸;它不产生芽孢,也没有鞭毛,所以不能运动,绝大部分毒力强的菌株都具有黏液状的荚膜。该菌对光照、温度、酸碱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耐受力比较敏感,100℃的开水1min 内就能消灭它,在阳光直射下最多只能存活1~2d。本菌一般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3%的煤酚皂液来进行消毒。
该疫病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主要集中夏末秋初(7—9 月份)。该季节天气容易剧变,气温也高,潮湿且多雨,应激因素极其显著,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饲养不善,鸭群自身的免疫力低,就很容易引起该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和带菌鸭,此外其它患上该病的家畜和家禽如猪、牛、羊、鸡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该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鸭的肺部和呼吸道黏膜里,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的分泌物排出体外。该疫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鸭群间的接触性传染,各个品种、性别、日龄的鸭都容易感染,其中以产蛋鸭最为明显;本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与不同的毒株的致病性强弱有关,差异很大。本病的流行多呈散发性。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d,根据病程的长短和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最急性型病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发病迅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死亡,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以育肥鸭最为常见;剖检后,很难见到明显的病变,有的病鸭肝脏表面有灰黄色的坏死灶。②急性型病鸭体温上升到42.5~44℃,精神不振,离群,废食,不愿下水活动,张嘴呼吸,气喘,咳嗽,鼻咽和嘴流出黏液腹泻下痢,排出强腥臭味的黄绿色稀粪。常揺头晃头,因此本病又称为"揺头瘟"。剖检可见皮肤散布着出血点,肺部气肿,充血,表面有出血点,心包内有渗出黄色透明的液体,心外膜与心冠脂肪上有出血点,胃肠黏膜充血,出血。③慢性型病鸭体质弱,消瘦,咳嗽,腹泻,很多患有慢性关节炎,慢性肺炎。剖检可见关节肿涨,有积液,肺有炎症,充血气肿。
1)通过对本病的病理学特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初步诊断本病。
2)显微镜涂片镜检:取病鸭的肝脏样品研磨后直接涂片,然后用革兰氏染色液染后,再在显微镜上镜检,如果可见?圆状、两端明显着色的短杆菌,就可以确诊为本病。
3)有条件的大型养鸭场可采用荧光PCR 快速检测仪,准确又高效。
养鸭场要勤打扫卫生,清理积粪或其它杂物,注意防寒保暖。鸭舍要通风透气,有太阳光直照最宜;鸭舍及饲养用具要每3d 进行一次消毒,例如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消毒;活动区域每个星期要用5%复合次氯酸钙粉溶液进行消毒一次。
不要与猪、牛、鸡等其它家畜家禽混合饲养,防止交叉感染;要注意饲养密度,切忌饲养密度过大,这会极大增加染疫的风险;要做好各种饲料的合理配比来喂养,以增强鸭群的体质,防止染上本病。
病鸭要及时隔离,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还没发病的鸭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注射疫苗或用药预防;病死鸭及其排泄物要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鸭舍、饮水源、饲养用具和饲养人员都要用消毒药剂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本病大规模流行。
规模化的养鸭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不要从疫区或高风险区引进种鸭、蛋鸭或鸭苗等。
选用与该地常发的毒株相对应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来接种,是防治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青霉素与链霉素按各5 万IU/kg·bw 混合均匀,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能有效地防止规模化养鸭场鸭霍乱的发生和流行。此外,要提高鸭群的自身抵抗力,减少环境的应激因素,加强免疫接种,科学地利用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大大地降低该疫病给规模化养鸭场带来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