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玲
(辽宁省瓦房店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大连 116307)
广大养殖户在绒山羊舍饲中会出现诸多的饲养管理问题,本文针对饲养管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的养殖方法,以期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大多数养殖户建设的绒山羊舍条件落后,基础设施简陋,羊舍面积小,羊群运动受限,造成拥挤现象严重,羊舍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不达标,导致诸多疾病的发生,影响羊群健康生长。
绒山羊养殖户使用的一般草料包括苜蓿、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有些养殖户没有营养搭配的理念,只做到了舍饲而忘记了精养,只喂草料,不喂蛋白质饲料,导致绒山羊在营养方面高能量蛋白、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严重缺乏,没有较强的体抗力,导致病毒入侵机体,引发疾病,除此之外,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导致劣质绒山羊的生产潜力有限,遗传不稳定,造成经济损失。
绒山羊天性活泼好动,不喜欢被约束,舍饲后活动受限,再加上原本的羊舍空间小,更会导致打斗现象的发生,轻者肋骨断裂和瘸腿,严重的会胸腔穿孔而死亡,这给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从放牧转变为舍饲,环境的改变会引起绒山羊的应激反应,加上饲草单一、活动空间拥挤、营养搭配不合理,都会滋生一些疾病的发生。例如饲养密度大容易传播流感、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巴氏杆菌病、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疾病,打斗造成破伤风、蹄病等发生。
引导养殖户健康养殖,改变放牧粗放管理意识,积极引导科学建造合理的羊舍,选择丰富且有营养的饲料。降低羊舍养殖密度,绒山羊运动量有所上升,增强羊体的自身抵抗力。做到羊有合适的场所居住、合理的营养搭配、合适的管理以及对应的方法治疗疾病。
在天然放牧下,绒山羊可自由选择采食满足自身需要的牧草,而舍饲的条件下,要进行合理的饲草料搭配,保证优质粗饲料的供给,占据日粮中的60%~80%(3 种以上粗饲料);同时合理补充饲草精料,占到日粮的20%~40%左右,高能量饲料占精料总体的70%~80%,蛋白质饲料占20%~30%[1];还要补充饲料添加剂(常量添加剂、微量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抗菌素添加剂、酶制剂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2],保证其营养均衡。
对羊舍和运动场等地方定期消毒,消灭环境中的病原菌,在传播途径上阻止疾病的蔓延。每天定期清扫,每周消毒,尤其是在疾病多发季节,更要注意消毒管理工作;合理调整各类型羊群,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的羊只,根据公母羊的性别、生理阶段、年龄、生产性能、遗传特点、健康情况、营养需求等因素采取不同的饲养和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提升绒山母羊的产绒性能、繁殖性能和种公羊的育种性能,更好的实现经济价值;合理加强羊只的运动量和护理工作,规定每天羊群的运动量,加强身体机能抵抗力,同时定期修蹄去角。
1)疫苗接种:疫苗免疫接种能够使羊只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免受某种传染病的感染,养殖户可以根据当地某种流行性季节的传染病,比如羊肠毒血症、口蹄疫、羔羊痢疾等疾病,根据当地条件气候、流行病特点有计划的开展养殖场的免疫接种工作。
2)驱虫工作: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羊的体表、消化道和内脏器官中,吸收羊只的血液和营养物质,导致羊只的贫血和消瘦,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内脏机能受损,给羊只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根据当地近几年流行的寄生虫病情况,有针对的进行定期驱虫工作,调查好寄生虫病的季节动态保证绒山羊健康生长和较高的生产性能。通常情况下3-4 月份春季时期用阿苯达唑(成羊12 片/只,育成羊5~6 片/只,内服)驱虫1 次,可以驱除体内的线虫、绦虫和吸虫。9—10 月份秋季时期再进行驱虫1 次。春秋季节可以用伊维菌素(每只0.02mL/kg·bw,皮下注射)驱除体内的线虫、虱、痒螨和疥螨;阿维菌素(每只0.02mL/kg·bw,皮下注射)驱除线虫、体外寄生虫和其他节肢动物有较好的效果;硝氯酚(大羊2 片/只,小羊1 片/只,内服)可驱除低湿沼泽地区的肝片吸虫和双腔吸虫[3]。对于寄生虫流行性严重的地区,夏季时期可再驱虫1 次。
绒山羊舍饲后,养殖人员观察绒山羊精神状态,有时会因为养殖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坚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为主,综合治疗应对措施,以免病情严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