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良
(吴忠市红寺堡区公路管理段,宁夏 吴忠 751999)
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多元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公路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深入了解研究公路建设,政府开始大量投入资金在道路建设中,公路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强促使我国的公路规模不断壮大,但是由于我国地形地势复杂,公路的修建难易程度也不同,农村道路的建设不但要多方考量对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农村公路分布较散,对后期养护带来的困难。为了更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农民脱贫致富带来更多契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在我国农村公路发展进程飞速的今天,公路数量呈每年逐步上升的趋势增长中,与此同时,很多地区农村公路工程在质量养护职责上缺少科学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及长效机制,这导致由于监管不当而出现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监管主体不明确,在很多地区甚至出现无人看守无人管理的现象。公路长期受损,道路面坑洼损坏,公路养护问题障碍重重,资金管理不到位,道路受毁部分无法及时修补,这不仅造成农村公路使用寿命严重缩短,更对农村居民的日常行车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同时,公路建设部门及农村公路所属乡镇对公路养护不够重视,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更加降低了公路养护质量。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模式大部分仍处于落后状态,甚至有些地区没有设立专门的公路管养机构组织和负责人,无法进行养护管理,更无法对农村公路工程的管理进行及时监管。加之农村公路本身分布较散,地形复杂,造成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落后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严重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养护成本,大众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使得农村公路的养护处于被动,导致只有在公路严重受损以至于完全无法通行时才开始关注并修整。
公路建成后的行车安全性、舒适度以及使用年限,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养护管理质量有关。因此,在公路施工结束后,公路建设养护相关单位不应放松思想,应当严格做好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具体而言,首先应树立正确认知,正确认识到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其次,结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结合公路具体运行情况,健全完善与公路实际运行状况、养护需求相符的管理体系,设置专门的养护机构、制定标准的养护措施、规范日常养护流程,从各个方面做好养护工作,确保公路可正常、安全使用。
在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之前,有关单位需要根据农村公路的目前应用情况合理制定工作计划,促使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符合实际情况。首先需要确定农村公路当中存在破损的路面情况,开展定时检查,再制定相关的养护管理工作计划,避免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问题。公路养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设计人员等都需要参与到工作计划的制定当中,以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有关的意见,促使养护管理计划合理化、科学化。
目前由于缺乏充足的养护资金,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无法面面俱到的开展,面对这样的情形,地方政府应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加大履职能力建设和管理养护投入力度,保证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养护资金。地方政府不能仅仅等待上级拨款,更应该积极开展好筹备工作。通过群众众筹、沿线群众投工投劳、拍卖道路冠名权、广告使用权等方式,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自主筹资筹劳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共同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还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公益岗位等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各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策,对每笔资金流向做好标记与监督,对把每笔资金用在最实用的地方,把每一笔钱落在实处,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得到有效的落实。
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管理中,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组织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尤为重要,是保证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科学有效的重要举措。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模式,由于不同地区情况不同所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要随之变通不能过于死板,要因地制宜并加以科学的创新,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组织形式,提高管理质量水平。
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公路的养护工程质量管理还处在薄弱环节,管理难度较大、资金不足、专业性较低。本文主要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出发,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管理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参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