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禄
(元道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227)
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资金活动的体现,规范的资金使用,避免资金风险,防止资金的丢失、短缺、被盗等舞弊情况出现,防止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发生。通过规范资金使用,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是资金的使用更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从而促进经营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偿债能力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科学的管理投资、筹资、运营的资金,盘活资金存量,充分使用和调度资金,避免资金的闲置或使用发生浪费,从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加速资金回笼,保持最佳存货,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效率最终增加收益。企业通过合理筹划使每一个环节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对资金使用合理筹划,调整资金分布和取得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用资成本,提高资金收益。
企业管理者虽然重视财务管理,往往会忽略了资金管理。没有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不知道什么是资金管理,如何去进行资金管理。好多企业领导者热衷于政绩,把提高市场占用率,增加利润额作为企业发展重要目标,只重视扩大规模,增加销售,加大投资等等。往往不重视资金管理。对资金的调度使用比较随意,而忽视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出现投资使用不合理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浪费、挪用、侵占等。对项目投资也是拍脑门,盲目上马,乐观估计效益,不考虑资金是否能回笼及回报期时间长短的风险。结果导致大量资金被长时间占用,资金周转时间过长,有些应收账款到期了也不能按时间收回,最终形成坏账。最终甚至影响经营资金的周转,让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融资部门为了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就会采用各种筹资渠道,无论股权、债券等等,有些融资的成本比较高,甚至利息超出企业的利润。这样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负债,企业资金周转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丧失发展的良机,最终生存都出现问题。也有些企业存在对闲置资金没有合理的管理和使用,为规避资金风险不敢投资,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使企业错失发展机遇。
好多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规范、适宜的资金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和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有些制度没有落实,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对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有效作用。这样造成企业资金使用上出现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制度漏洞百出,完全是照律选科,前面矛盾;看似“高、大、尚”,其实是形同虚设,不能起到促进资金管理作用有时反而掣肘企业的发展。还有些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单位领导作风“一支笔”签字。看似完善的制度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资金管理、监督的效果,往往是流于形式。
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要根据发展的需要进行修订和改进。随着企业业务增加,规模扩大,资金管理制度也要进行阶段性的整理。对于集团、关联企业等不同规模下的资金管理也要考虑。要充分发挥财务、业务的协调作用,形成对资金管理的集中控制和统一调度。以保证公司总体的战略发展。资金管理往往认为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忽视了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的信息整合和数据收集,这样形成的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对于资金管理起不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不重视财务团队建设,不能“以人为本”。有些企业资金管理的团队仅仅是出纳或文员兼任。其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根本不能适应企业资金管理的要求。很多企业没有考虑从外部招聘技术性、实践性强的专业人员,也忽视对内部财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的提高。不能采用科学的资金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不能和现代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核算相结合,最终对于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方面达不到最优效果,会出现资金使用浪费、筹资结构不合理、筹资成本过高;最终造成资金链断裂、投资失误,对企业或盲目扩张或坐失良机。
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作为预算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多数企业为了保证战略目标实现进行,制定了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但多数企业对于预算管理执行出现以下几种偏差,首先,没有形成全员意识,预算的制定和编制不能仅仅分配给财务部门,其他部门边缘化,不配合甚至不参与,这种情况下根本就形成不了完整的预算,最终执行的结果也不尽人意。不切实际,没有考虑经营环境、行业特点、企业自身发展,缺乏科学依据,后期执行反而阻碍企业发展;最后是预算执行中弹性较大,随意追加、更改情况严重,缺乏有效控制和管理,最后形成结果和计划偏差较大,没有起到预算管理的作用。
企业的领导层要从上到下,增强资金管理意识,认识到资金成本的重要性,要把资金使用能带来收益为衡量标准。重视投入和产出。在资金使用上建立风险防范体系。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分散、转移投资风险,进行项目投资的评估。对资金使用实时监控。把握经营、投资资金的合理分配。既要保证日常的发展需要,也要把握投资机会。要统筹各部门全力配合,建立完善规范的内控制度。打造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资金管理团队,重视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资金管理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金管理制度。要通过内控制度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规范性。平衡企业正常运行和投资、融资的方面资金需求。让提高使用效益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要参考《企业会计准则》《不相容岗位分离》等等国家法律、审计税务等要求,结合公司自身的优劣势、企业战略、行业特点、国家政策、国际环境等等,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安全的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的内控制度要全面,结合单位的组织结构,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制约、配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体系;另外要与时俱进,对于内外因素影响发生变化及时进行改进、补充、完善,让资金管理的控制、监督职能发挥最大效力。
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不能采用“拿来主义”,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吸收借鉴,要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采用适宜的资金管控模式。资金管理的活动会汇集财务和经营的大量数据,企业要科学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判断、分析从而对决策进行提供依据。社会发展带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要充分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让资金管理信息化拥抱互联网,顺应和利用网络技术,在保证资金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前提下,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和决策准确性。无论硬件、软件配备和制度管理制定要到位,要建立机构和个人相应制度。
企业管理者要打造一支专业团队,要借鉴先进的企业成熟的资金管理模式。采用成功的企业资金合理配置,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做好支撑和服务。要让财务部门增强意识和岗位职责,不仅仅停留在核算的基础职能上,要增加预算、监督、分析等。编制财务战略,出具投融资方案,通过专业计算来帮助企业在重大项目决策起到重大作用。以人为本,引进有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重视内部财务人员的学习和提升,可以采用内部学习和外部培训相结合,使其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建立规范、完整的资金管理制度,结合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关注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以及政策、经济、文化、法律等。评估自身的资源和价值来源,优劣势结合目前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完整的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于资金预算管理非常重要,对于资金预算实现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额管理。企业根据战略目标要以收益为导向,既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又要考虑企业自身,制定有操作性的预算。对于预算也要不折不扣执行,发生的追加和变动要有严格的审批。资金预算是对一段时期内企业流入、支出不同内容资金总量控制。科学、完整有效的资金预算能促进企业管理、保障企业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要重视资金预算的编制,规范预算实施的流程,让资金管理的活动通过预算来把控。落实企业战略的计划依据就是全面预算,通过预算实现财务战略在经营过程中的具体规划、资源的具体分配和经营过程的具体控制以及对业绩的评估和考核。
资金监管和控制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工作。企业要使其贯穿整个经营行为中,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要设立专业性的监管部门和人员,不断结合业务提升专业技能。要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查遗补缺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并制定相应措施。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资金管理,要通过防范财务风险作为基础,依靠管理创新作为手段。要实现财务资金管理运行机制和信息网络结合,提高监督管理力度,让货币资金实现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运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