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的思考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2020-11-27 00:46:03王玉萍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国库财政资金账户

王玉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新疆 伊犁 835219)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重要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建立实施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立实施现代财政国库制度的重要核心内容。它改变了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在商业银行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由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通过财政一体化平台提出申请,经国库支付机构审核后,商业代理银行将资金直接从财政零余额或预算单位零余额先垫付给收款人,并于每日轧账前由国库单一账户与商业代理银行进行清算。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解决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沉淀、挪用、超预算等诸多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从源头上治理不规范行为的重大措施,更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公共财政的必然需求。其现实意义在于: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助于预算执行

预算编制的改革进程与国库支付改革直接对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核心是集中收付,采用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和采购订单为预算执行的主要控制机制,这就要求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精细,进一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同时,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也是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加强财政资金公开透明的必然要求,直接关系着财政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可以通过规范预算管理盘活存量资金,从而实现国家经济调节目标。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助于强化财政资金管理

传统的财政资金是通过分散收付的管理方式,由财政到部门再到预算单位层层划拨资金,这样财政资金容易滞留沉淀在预算单位的账户中,不能及时到达用款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助于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都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里,只有发生实际支出时才由国库进行支付、清算,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头存放的弊端,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进行统一调度和监管,减少财政资金闲置,降低财政资金多环节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不规范行为的产生

国库集中支付改变了过去由预算单位自行进行对财政资金支付的方式,所有财政资金不再预拨到预算单位实体账户,在预算执行前就对其进行审核,这样从源头上能够减少不规范操作。同时,还可以建立对预算单位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面监控体系。

二、兵团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国库资金集中管理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拨进行集中管理,只有对预算进行日常管理,才能实现对国库资金的有效调控。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年初预算下拨时没有对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预算项目、发文文号、预算来源、经济分类、直接支付、授权支付进行具体分类,也没有将业务类型具体划分成小额零星支出、购买类支出、转移类支出、工资类支出等,导致国库集中支付平台上预算执行数据不准确,导致年末平台剩余指标、额度与余额表的结转结余数据对不上,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决算对不上。

(二)财政支付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虽然国库管理制度上已经明确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使用范围,但是个别地方预算单位会计还是跟从传统观念,简单地认为主要账做对就行了,容易造成预算单位窜用经费。第二,还有些单位先垫付或误从基本存款账户支付本年支出的金额,年末未及时转出,上级财政部门见平台还有剩余指标误认为是预算结余而收走,造成年末账上支出大于收入。第三,由于兵团很多地区避远,交通不便,直接支付申请书无法及时传递,没有实现无纸化办公,纸张耗用量极大。第四,基层人民银行将加强金融监管与执行货币政策作为工作重心,而忽略了金融服务职能工作,也对此造成一定影响。

(三)监督管理机制方面有待完善

首先,有些预算单位发生零余额账户信息变更时未及时报送国库中心与人民银行,平台上处理业务后,导致人民银行清算时出现问题。其次,预算单位习惯了与银行存款对账,忽略了与国库对直接支付时确认的收入对账,导致年末决算时收入支出对不上。出现这些情况一是监督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有些不规范行为重复出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最后,对于确认违规的行为只是采取退回的机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违规和不规范的支付行为。

(四)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仍需加强

财政一体化平台系统自2010年试运行至今已更换三次,频繁更换系统对预算单位的报账会计也造成负担,很多老会计操作计算机本身就有困难,对于新系统更是力不从心。即便更换了大批年轻的财会队伍,可年轻的会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对功能分类、项目、经济分类等并不理解,导致年末平台剩余指标、额度与结转、结余对不上。其次,没有发挥出财政一体化平台的作用,目前固定资产系统、政府采购系统、预算系统、决算系统、账务系统、支付系统等各有各的软件,没有实现数据共享,重复工作。

三、加强兵团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单位作为预算执行的主体,应树立科学的预算编制、调控,规范的执行意识,确保预算计划得到落实,才能实现对国库资金的有效调控。首先,单位应该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宣传教育工作,面向全体预算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强调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确保预算单位能够发挥预算管理计划优势,对自有资金和国库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实现预算进一步细化和协调,使预算编报的真实性、明晰性得到增强,通过对国库集中电子化支付过程进行监管,确保部门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得到提高。其次,单位应严格依据本单位预算指标编制用款计划,加强预算执行事前规划,提高用款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断促进预算单位强化预算意识,逐步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最后,相关部门要对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核对,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财政资金进行严格监督从而使财政资金使用更加透明清晰,国家才能有效掌握财政资源,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避免资金大量沉淀和挪用等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

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清理整顿各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排查现有银行账户的开设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进行规范管理,以此来增强资金运用的规范性。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内对其所有银行账户开展相应的自检工作,为顺利开展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提供应有的保障;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充分结合自身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编制、执行、审批制度,充分解读国库集中支付要求开设与之相匹配的银行账户,并在此基础上保障银行账户在国库管理范围内;最后,加强银行账户监管的力度,尤其是财政部门一定要及时到人民银行备案和银行之间构建相应的账户数据共享体系,降低行政事业单位抑或个人挪用资金等情况出现的概率。

(三)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在计算网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步伐。这就要求对预算单位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仍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议能,利用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达到分析数据的目的。应对会计行为予以规范,建之科学、合理、完整的评价财政支付体系,从而避免不准确、不及时的支付信息的出现,并且对相应的支付信息也需要按政府收支进行逐一分类,从而提供最详尽、最真实的有效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及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

(四)加大国库集中支付监督与管理的执行力度

首先,加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力度。通过提高服务水平,为有效追踪财政资金流动情况提供应有的保障,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对资金支出情况做好严格的把关,强化资金使用管理规范,从根本上提高资金支付使用率的全面提升。其次,加强对预算、指标系统、用款计划、支付系统的衔接。尤其是需要协调好国库科总预算、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各预算单位、编委、人事、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单位与国库集中支付的沟通协作。通过沟通和交流,实现合作紧密,工作有序,防止造成工作的延迟和业务的疏漏。最后,定期组织培训。通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扩充业务知识量,加强国库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国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总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加强预算调控提高财政支付执行的效率,完善内控制度,统筹安排预算执行,进而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收支系统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实践工作中,需要通过加强预算调控意识的树立,实现相关制度模式的完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明确职责分工,才能保证财政资金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增强国库集中支付效果。

猜你喜欢
国库财政资金账户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财税(2021年4期)2021-07-15 08:40:32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08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4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34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28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父亲的股票账户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0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