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宝”亏损需多方买单

2020-11-26 12:36宋一祎韩宇煊郝佳欣冯蕾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期货市场中国银行证券市场

宋一祎 韩宇煊 郝佳欣 冯蕾

关键词:原油宝;中国银行;投资者;证券市场;期货市场

2020年伊始,全球人民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播足不出户,但不幸的是,由于人们外出率降低,汽车等交通工具闲置,石油需求量短时间内急剧减少,而原油勘探与开采成本高,不能及时停产,又缺少储存空间,最终导致全球原油的价格迭创历史新低。

事实上,从今年3月中旬期间,原油价格一直处在低位震荡。3月30日,原油价格跌至18年来的最低点,我国大量散户投资者抱有“原油价格不能再低,可以尝试抄底赚一笔”的心态,借道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渠道,购买“纸原油”产品,抄底原油期货。但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北京时间21日的凌晨,WTI 5月合约结算价格定格在-37.63美元/桶,创历史首次负值的纪录。多头投资者们的本金已悉数亏空。其中,在中行原油宝产品中以结算价交易的投资者们蒙受巨额亏损,甚至部分投资者倒欠巨额债务;随后,中行三次公开发表通知,表明愿意以积极的态度与原油宝投资亏损者进行协商调节,并公开表明和解若无法达成,双方可以将民事纠纷以诉讼方式解决,最终中行将尊重司法判决;银保监会对此事也高度重视[1],第一时间要求中国银行依法依规解决问题,与客户平等协商,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求中行尽快审查、理清问题,严格做到产品的管理,加强在风险上的管控,提升对市场中不正常波动情况的应急管理能力。目前为止,部分投资者已经选择与中行和解,其他投资者则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诉讼。

一夜之间,许多中行原油宝投资者“关灯吃面”[2]。试问,原油宝投资者是否盲目跟投?原油宝产品是否合理?银保监会是否起到监管作用?下面,我将从中行原油宝产品的宣传、设计、操作三方面以及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银保监会监管力度不足等多维度和大家探讨原油宝事件产生的原因。

原油宝看似是一个现货产品,但实际上与期货在操作上有极大相似性。期货与现货完全不同[3],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而期货主要不是货,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期货涉及大宗产品,交易是有门槛的,需要缴纳保证金,以杠杆原理做多或者做空赚取价格波动带来的价差。中行原油宝产品在宣传时为自己贴上了无门槛、无杠杆、100%保证金、普通人就能赚钱的标签。以上这些宣传就给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完全从众心理的投资者混淆了视听,让投资者降低了风险意识,为后续巨额亏损埋下了隐患。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陈欣认为[4],中行的“原油宝”在产品设计上可能存在三大缺陷,包括移仓交易设计不合理、仓位过于集中在单月、客户选择到期移仓或轧差交割时点不妥等。我认同陈教授观点,因期货产品本就在移仓交易时存在价格差异,而特殊时期远月与近月产品的价格差异逐渐扩大,持续持有很可能损失惨重,所以轧差比换月更加稳妥。而原油宝关闭交易后无法轧差。此外,因采用做市商模式,中行模拟了一个微型交易场所即手机APP,提供实时报价,促成多空两方买卖虚拟原油,盈利是手续费。若在自身进行平仓后多头仍旧多于空头,则中行自己充当空头。这样的交易模式与盈利方式导致中行的仓位过于集中在单月,而WTI合约按月到期交割实物,所以产品风险非常大。最后一点,中行在设计原油宝产品时,将4月20日晚22点约定成交易截止时间,相比WTI 5月合约的最后交易时刻4月21日凌晨2点半只提前4个半小时。专业人士明白期货合约在临近到期日时,流动性会非常差,但许多投资者并不了解详情,认为不同交割日期没有显著好坏之分。所以专业角度看,中行原油宝设计人员忽略了掉流动性因素。

除以上设计问题外,中行原油宝事件还暴露了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象。自2018年1月推出原油宝产品以来[5],中行一直未公开披露其具体规模或业绩。随着原油价格持续走低, CME(艺加哥商品交易所) 在4月15日修改了交易系统的底层代码并特意发布通知,表明负值可以成为能源型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然而,中行对此公告并没有做任何调整。中行自身对信息的不敏感度令所有人瞠目结舌,更不要说尽到及时通知投资者的义务。信息是证券市场的核心要素,信息披露是证券法上的永恒主题[6]。如今虽然是期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也有待完善和进步。

其实,原油宝事件本可以极大降低损失,即中行按照自身约定的合约交割时间(4月20日晚22点)以11美元/桶的油價全部强制移仓。但中行的操作人员并未如此,而是把订单按照5月合约到期日结算价预售出去,不再盯市。本来为了统一价格,减少麻烦,然而像流动性一样,结算价格易被控制也被中行忘记了。CME是有自己的结算价规则的,它由交易日2点28到2点30两分钟均价决定。短短两分钟,负值油价闪现, -37美元/桶的价格成为5月合约的结算价。早在4个半小时前原油宝交易系统就关闭了,原油宝投资者绝望地盯着油价直线下降。

当然,除了中行在宣传、设计、操作上的这些问题导致投资者亏损严重,投资者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部分中行原油宝投资者仅凭中国银行的金字招牌、产品的宣传以及身边人带动,选择了原油宝,并未进行风险评估、价格评估,甚至有的投资者并不了解原油期货,将期货与证券市场同等看待,并未深入了解两者基本经济职能、交易目的、市场结构和保证金规定的不同,导致血本无归。

了解了原油宝的根源,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针对投资者,首先应积极与中行沟通,最大程度上和解,及时止损。由于部分人已经选择私了,银保监会已经给出了清晰的意见,表明中行进行非法期货操作的可能性不大。[7]所以我不建议大家踏上一条极具不确定性的慢慢诉讼维权路[8]。其次,应树立风险意识,学习相关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最后,在未来投资时一定要提前进行风险评估,认真严谨地选择产品,绝不能被广告宣传蒙蔽双眼。

针对中行我认为一是要有积极和解的态度,展现国有大行的责任感;二是中行应积极给出解决方案,落实相应赔偿措施,以充足的诚意和投资者沟通协调;三是中行应改正产品缺陷,争取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更加丰富自身营业范围。四是中行应在未来的金融产品上,对投资者准入、适当性管理、风险管理上加强审核与管控。

“原油宝”是我国体制问题造成的错配[9],此类产品在国内监管方面有不到位的地方。常清表示要想发展统一的金融市场,就要有统一的法规,实行统一监管,汲取经验教训并且重视信息披露措施的落实与完善[10]。

原油宝事件让各方斥巨资上了一堂教育课。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并积极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体制跟随国内外形势转变进行改革并且摆脱信息披露不及时现象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 敬畏专业!杜绝原油宝事件再发生

[2] 中行原油宝巨亏是一堂惨痛风险教育课每经评论员__杜恒峰

[3] 百度知道期货定义

[4] 追问中行原油宝事件高风险产品为何变为常规理财_邓雅蔓

[5] 追问中行原油宝事件高风险产品为何变为常规理财_邓雅蔓

[6] 我国证券信息披露民生责任制度研究_陈亚楠

[7] 中行原油宝事件跟踪:部分投资人已选择“私了”_邓雅蔓

[8] 中行原油宝事件跟踪:部分投资人已选择“私了”_邓雅蔓

[9] 敬畏专业!杜绝原油宝事件再发生_陈希琳

[10] 敬畏专业!杜绝原油宝事件再发生_陈希琳

猜你喜欢
期货市场中国银行证券市场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个人投资者特征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展研究
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破解期货市场发展困境的思考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最高
数据看股市
看谁最看谁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