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红霞
那天小姑子来我家吃饭,可把我女儿乐坏了,我见小家伙凑到小姑子耳边叽里咕噜一阵耳语,不知道背着我说什么悄悄话。
我把小姑子叫进了厨房,打探她们的秘密。“我说了,你可不能对孩子发脾气,孩子怕你骂她,才向我求助。”小姑子这番话说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保证不发脾气,快说。”
“你上次给孩子买的钢笔,她弄丢了,孩子怕你吼她,所以求我给她买一支一模一样的。”我听完挺生气,那支笔一百多元钱呢,我当时不让她拿到学校,她却跟我保证说肯定丢不了,丢了还不肯认错,竟然瞒着我找救兵替她隐瞒。我放下菜刀,想教训她一通。
小姑子一把拉住了我,劝说道:“你干嘛去?就是因为你这脾气,动不动就冲孩子发火,她才害怕你,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解决……孩子有事都不敢跟你讲,在她心里你的距離有多遥远?”
小姑子的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内心,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孩子和我的距离,我冷静下来,控制住情绪,没有去找孩子。之前,孩子有点错误,或者做的不合我心意的地方,我总高声呵斥,总想着女儿会在我义正辞严的教导下,变成一个完美的乖乖女。但是后来发觉,我声嘶力竭的吼叫只能给她带来恐惧和委屈,甚至激起了她的不满和抵抗,教育效果极差。
我反省自己没有母亲的柔性,对孩子缺乏包容和耐心,就想试着放低声音,放下情绪和孩子交流。晚上,我去书房看女儿写作业,故意翻看了一下她的文具盒,问道:“怎么不见你的钢笔呢?”女儿红着脸说:“借给同学了,她用几天就会还我。”虽然女儿的谎言让我很生气,但还是低声对女儿说:“妈妈已经都知道了,丢了就丢了,为什么还要撒谎?”
女儿见谎言暴露无遗,一时不知所措,眼泪也掉了下来:“妈妈,我怕您发怒,才不敢告诉您的,是我错了……”我能理解孩子的恐惧心理,于是抚摸着她的肩膀说:“以前是妈妈做得不好,以后妈妈会改的,不过你也要和妈妈敞开心扉。”女儿迟疑地点头。
有一天,孩子想自己蒸鸡蛋吃,我忙着其他事情就没管她。过了一会儿,厨房里传出奇怪的声音,我进去发现声音是从蒸锅传出来的,赶紧关火一看,锅里已经蒸干了,直冒白烟,好危险。我大声把女儿喊过来,本想好好教育一番,却发现她眼中充满了恐惧,偷偷躲在门后面,仿佛在等待暴风雨的来临。
我注意到自己的情绪给女儿造成了压力,转而柔声细语地说:“宝贝,你倒的水太少了,你看锅里烧得连一滴水都没了,如果继续烧下去会着火的,下次注意啊。”女儿怯怯地看着我,仿佛一下子接受不了我的变化,弱弱地问:“那我下次该倒多少水呀?”“大约要放四碗水,水开后15分钟就蒸好了。”我耐心地告诉女儿。
女儿知道错了,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若在以前,我一阵疾风暴雨的训斥,问题非但没解决,反倒两个人都生了一肚子气。看来有理不在高言,教育不在高声。
后来,在孩子做得不够好或执拗的时候,我都会柔声细语且心平气和地与她沟通,给孩子一个正视自己的过程。慢慢地,孩子逐渐与我拉近了距离,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告诉我,我也成为了女儿眼中“别人家的妈妈”。
水很柔软但有力量,低声教育正如水一般,让孩子在诚恳接受错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力量。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