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动机、资本与困境

2020-11-26 06:57许松涛
高教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业者情境大学生

陈 霞,许松涛

(九江学院 会计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且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仅有44.8%[1]。相对于城市创业,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更是鲜有其闻。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出台,如何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培养青年创客、“新农人”等乡村振兴高端人才,推动青年人才扎根乡村创业,已成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战略要求。

已有关于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村官群体[2-3]和在校大学生[4-6]的乡村创业倾向进行研究,未能以现有的大学生乡村创业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分析,因此未能有效地刻画出大学生乡村创业者的真实动机、影响因素等。为此,本文以2010年以来近十年网络媒体披露的113名大学生乡村创业案例,通过要素梳理和理论分析,探寻我国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动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困境因素,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作经验支撑与理论验证。

一、文献回顾

已有文献关于创业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成就需求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情境理论。如Alvarez和Busenitz将资源基础观引入创业理论,认为创业者个体的特定资源,包括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拥有和资源整合等能力,是使企业能进行异质性产生并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重要基础,是创业必备的重要资源[7]。因而个体的创业行为受到创业者自身拥有资源能力的影响。创业情境理论则将影响个体创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延伸到外部制度环境上,其认为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地理空间和制度背景等情境,直接影响到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和成功概率[8]。此外,成就需求理论则强调了创业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创业者通常具有较强的成就需要,通过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去完成,推动梦想到现实的转变并实现创业者自我价值[9-10]。

与城市创业相比而言,乡村创业有着不同的情境环境。乡村创业要求创业者有着不同于城市创业者的生产和商业管理能力[11],更多地依托社会关系和地区关系解决创业中的困难,作为正式制度的补充[12]。此外地理位置的偏远,使乡村创业具有更高的物流成本和信息成本,与外界存在着更高的信息不对称性[13]。因而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与城市人力资源、生产物流和信息优势相结合的模式,将是乡村创业的一种较优选择[14]。

在乡村创业主体的研究方面,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的乡村创业方面,较少涉及大学生乡村创业。少数研究主要考查了大学生村官和在校大学生的乡村创业倾向。如周成军认为,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和人力优势是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三大助推因素,而城乡文化差异明显,心理融入困难、农村教育医疗支持系统不完善,经济融入困难、自身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是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阻碍因素[15]。范明和肖璐则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发现,社会网络特征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作用显著,其中社会网络成员的职业异质性因能提供异质性资源,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但社会网络成员规模和社会网络中高层级人所掌握的资源等,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倾向产生负向影响[2]。李剑富和江珊则从个体资源特征和情境特征视角调查表明,大学生村官个人收入、家人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业培训、创业教育、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当地经济、当地创业资源丰富程度、成功创业者榜样的激励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3]。

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刘志侃和唐萍萍发现,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家乡贷款优惠程度、税收优惠程度、家庭精神支持程度、农村生源大学生专业等对其是否返乡创业具有显著影响。其还发现,由于专业技术的可应用性,理工类、经营类和文史类农村大学生的乡村创业倾向呈现出逐层递减的特征[4]。翁贞林等则发现,创业个体所处外部环境、家庭背景及其资源支持,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Yu和Artz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还发现,农村成长背景与大学生乡村创业显著正相关,且农业和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偏向于乡村创业,而商学和工程专业的学生则较少涉及[6]。

上述研究在探索大学生乡村创业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但较少涉及理论分析,且以大学生村官或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未涉及现有进行乡村创业的大学生群体,因而难以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真实现状与情境背景。本文以互联网媒体披露的大学生乡村创业真实案例为研究对象,依托创业成就需求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情境理论,考查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动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困境因素,为大学生乡村创业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大学生”“农村”“乡村”“创业”“致富”“经营”“种植”“养殖”等关键词进行组合,通过百度检索,查找网络媒体披露的大学生乡村创业案例,并进行人工判断。为了保证案例获取的准确性,先行由两名人员进行案例检验,并对各自检验案例进行编码。相同的案例则予以确定为大学生乡村创业案例。不同的案例则由第三人进行核对判断。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出2010-2019年期间网络媒体披露的113个大学生乡村创业案例,并据此对披露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

为了便于数据的整理与处理,我们将网络媒体披露的案例文本导入到NVivo12软件中,并进行节点设置和编码。由于本文依托创业资源基础理论、情境理论和成就需求理论,其逻辑相对清晰,因此在编码时按创业动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困境因素等进行归类,形成4个树节点和8个子树节点。最后借助NVivo12的词频功能,对大学生乡村创业在动机、资本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为克服研究中编码主观性,在进行创业资源基础理论、情境理论和成就需求理论的讨论分析基础上,由二人独立进行编码和对比。对于差异部分则由第三人进行判断分析,最后经讨论达成一致。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动机分析

113份大学生乡村创业案例中,有86份披露了创业的动机。其中个人兴趣、发展家乡经济各自占比均超过25%。此外个人兴趣、发展家乡经济和村官责任更多地体现出了创业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偏好,符合创业成就需求理论[10]。市场机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业者个体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符合创业资源基础理论[7]。我们还发现,有11.63%的乡村创业是受到家庭或亲人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见图1)。

图1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动机分布

(二)人力资本与大学生乡村创业

人力资本是个体或团队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行业经验和相关培训等[16]。创业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增强其机会识别能力,进而有效地开展创业活动[17]。为此,我们主要从乡村创业的大学生教育、工作经历和创业领域等方面分析其与创业活动的关系。

图2为大学生乡村创业所学的专业背景分布,共有42份案例披露了创业者的专业背景。其中与涉农有关的农业与生物相关专业占比最高,为35.71%。但我们亦注意到,有26.19%的创业者专业为经营类,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物流等专业。上述这些专业与创业营销有一定关联,这一点与Yu和Artz[6]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此外,计算机IT等专业占比为11.9%,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发现了3名创业者的背景为艺术设计,与所创业产品外形设计存在一定关联。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专业背景主要从生产技术(农业与生物专业)和营销管理(经管类、计算机IT)两个方面支撑其创业行为,有着非常明显的专业优势。这表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有助于识别创业机会、使用与整合资源,推动其创业活动的开展。

图2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专业背景分布

图3为大学生乡村创业的领域分布。其中传统农业(养殖和种植业)和生态农业占比近7成,表明大学生的乡村创业依然与农村的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禀赋息息相关,亦与农业与生物专业背景存在着关联。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农业创业占比为19.47%,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理念上所具有的优势。此外,我们还注意到有8.85%的创业者进行了电子商务的创业,亦表明大学生在农村“互联网+”的推进上所具有的专业优势。

图3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领域分布

图4为乡村创业大学生的毕业学校背景分析。在本文的案例中,共有60个案例披露了所毕业的学校。从图中可知,进行乡村创业的大学生主体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较少涉及双一流高校。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两方面,一是毕业生的基数不尽相同。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数量远超过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二是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虽然在专业能力发展上更具有优势,但创业是机会、能力和资源的综合,专业能力仅仅是创业活动中的一部分。

图4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毕业学校背景分布

(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乡村创业

创业情境理论认为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地理空间和制度环境等情境,直接影响到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和成功概率[8]。相对于城市创业,农村创业无论所处社会、文化、地理空间和制度背景等方面均有着显著差异。在社会方面,农村有着浓厚的社会关系网络[18],这种社会关系是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并以此构造他们交往与互动的差序格局[19];在文化方面,传统的乡村文化亦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建立起的村社文化和家族、宗法,形成浓重的宗族观念和家族观念,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遵从以宗法等级为核心的权力观以及祖先崇拜,但亦受到现代工业带来的金钱和物质利益至上的理念冲击[20];在地理空间方面,农村与市场的距离更远,终端客户的离散程度更高[21];在制度环境方面,乡村的治理方面表现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呈现出多元复合协同治理机制[22]。不同于城市主要依托于法治,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以及亲缘带来的农村自治特征尤为明显。由此可知,乡村创业的情境环境,主要受到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影响,而社会资本作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有助于提升创业者的创业绩效[23]。为此,我们重点考察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是否显著影响到大学生的乡村创业行为。

图5为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地缘分布。从图5可知,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乡村创业地点为户籍所在地。对于返回户籍所在地乡村创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亲缘和地缘的迭加因素,使其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此类社会资本将有助于创业者在机会识别、资源利用和资源整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亦有利于在创业困难时的问题解决。此外,我们亦发现有21.24%的创业者在原就业所在地创业。此部分创业者拥有的社会资本与返乡创业者的社会资本有着显著的不同,其更多地依托于原就业过程中积累的社会资本而非亲缘和地缘社会网络关系,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化的进程改善了乡村创业的情境环境,使基于亲缘和地缘的社会资本在创业中的作用得以弱化。

图5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地缘分布

我们还进一步从整体上考查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地理位置分布。从图6可知,除河南省没有突出农业大省的大学生乡村创业优势外,作为农业发达地区的四川、山东和江苏省,在我们乡村创业调查中占据了案例数量的前三名。我们进一步对上述三省的大学生乡村创业案例分析发现,创业者的户籍所在地或原就业所在地均与所处省份存在交集,一方面说明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所在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的农业营商和制度环境,表明良好的情境环境有助于大学生的乡村创业。此外,我们亦发现,与农业经济相联系的旅游发达地区如云南、贵州和海南省,在大学生乡村创业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相对优势,表明我国现有的大学生乡村创业依然集中在种植养殖领域,没有呈现出乡村创业的全领域发展态势。

图6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地理位置分布

(四)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主要困境分析

图7为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主要困境分析。从图中可知,大学生乡村创业面临的首要困难即为资金短缺,其次为经营经验和技术障碍。我们进一步通过对全体样本的分析,发现有50个案例反映出大学生乡村创业者在创业之前的经历,其中有9名创业者在校期间即有创业经历,有41名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有相关工作经历。即便如此,大学生乡村创业依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验和技术瓶颈,表明乡村创业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依然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图7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困境因素分析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依托创业成就需求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情境理论,以近十年来网络媒体披露的大学生乡村创业案例为对象,剖析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动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创业中所起作用以及创业活动中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个人兴趣、发展家乡经济和市场机会是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主要动机;农业与生物、经管类和计算机IT等专业背景在专业技术和营销管理能力应用方面,对乡村创业起到重要的人力资本支撑作用;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资本依然是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社会资本。此外,我们还发现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依然是创业的主流,资金短缺、经验不足和技术难关是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较之传统农民,具有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特点的大学生,构成了我国乡村振兴人才战略的坚实人才基础。而创业活动则有助于推动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在资源配置和制度供给方面为大学生乡村创业提供精准帮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增强乡村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撑。相对而言,城市在营商环境、产权保护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更加的完善,具有更多的外来人口包容性。乡村则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直接影响到创业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特别是非正式制度背景情境。为此,需在营商环境和政策等正式制度方面完善与强化,以弥补亲缘和地缘关系带来的创业者身份局限性,让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到创业机会更多的乡村领域,降低非本地大学生乡村创业的障碍。

其次,完善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教育体系。创业的起点来自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发现,而本文发现乡村创业者的主要动机源自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偏好,其次才是机会发现。此外,创业经验和技术难题的解决亦构成大学生乡村创业的重要制约因素。但现有的大学创业教育未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创业能力[24],且大学生对制度背景变化下农村商机缺乏了解[25]。为此,可在大学创业教育与乡村创业实践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可通过涉农创新实践、涉农科研、农校企合作实践和创业实践等多种辅导教育体系,帮助拟创业者在大学期间就接受较为系统的创业辅导,以便于其挖掘乡村创业机会,丰富创业实践活动和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最后,提升大学生乡村创业的资金支撑力度和来源渠道。尽管我国各地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从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与社会创业基金等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我们的研究发现资金短缺依然是大学生乡村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金融,存在着脱农化现象[26]。由此,可在涉农创业融资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科技金融应用等方面进行完善,进而有效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政府和社会创业基金在大学生乡村创业融资方面的精准配置。

猜你喜欢
创业者情境大学生
不同情境中的水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护患情境会话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