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探讨

2020-11-26 19:59:07孙景鑫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期
关键词:河流物种水体

孙景鑫

浙江同和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相较于传统的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能力。特别是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竣的新形势下,通过强调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具有较高使用性能的生态水利工程,从而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生态水利工程以服务生态作为重点,作为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标志,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将水利工程所在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作为核心设计内容,并充分的考虑工程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从而实现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双赢的局面。

1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1.1 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生态水利工程是将生态理念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生态性和环保性。在具体对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将安全性和经济性作为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宜深入项目实地进行考察,并结合具体的勘察数据来把握河道走势,从而设计出更具安全性、持续性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同时,还要合理分析工程的经济性,确保以最少的投资来打造出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水利工程[1]。

1.2 水体内部环境的多样性

由于一个地区非生物环境的多样化会对生活群落产生较大的影响。实际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设计人员要掌握河流具体的水文情况、生物种类及周围生态环境等,遵循水体内部环境多样性原则来开展具体的设计。对于设计方案,还需要对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具体的论证,并通过打造更具丰富性的水体环境,有效的对水利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控制,实现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1.3 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整体性

在具体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整体性。即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并选择适宜的物种,构建良好的生态结构,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确保整体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的实现。

在传统水利工程中,对于水体环境的生态性缺乏重视,河流生态系统欠缺稳定性和整体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有效的规避这些问题,设计人员要理顺好河流内部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尽量保持水体的原始状态,使河流生态系统具备良好的整体性[2]。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优化措施

2.1 明确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案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宜在保证水利工程功能性的同时,实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具备较高的水平,在设计前期需要开展大量的调查工作。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地点的水文和地质数据进行收集,并掌握工程所处区域的环境和气候特点,同时还要将水利工程学科及生态学科相关知识相结合,科学规划设计工程,构建一套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案。

2.2 规范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

由于当前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一直没有一套完善的设计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与当前我国国情相符合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一步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完善,全面提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水平。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水文和地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求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确保设计出来的生态水利工程能够符合当地的实际要求,为人们的生产提供更多的便利,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

2.3 合理统筹设计内容

在实际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针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与工程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充分的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发挥出水利工程的最大效能。同时还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用水需求,合理规划水资源的配置,全面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而且在生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保护工程周边的环境,针对于工程所处空间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合理配置水体生态环境中的种群,打造平衡的生态环境。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遇到特殊性下,还可以通过先转移后恢复的方法,有效的实现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在具体引进物种时,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所引进的物种符合当地的物种需求,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2.4 重视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

对于任何流域而言,当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空间的异质性越高时,则表明存在更多的小生态环境,物种更为丰富,而且各种物种能够和谐共存。生态水利工程的目的是提高和恢复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因此设计要重视人工引进生物物种及植被,以此来提高河流生态环境的异质性,打造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为漂流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河流生态目标进行确定,并详细针对河流生物、地貌等情况进行勘查,通过构建具体的信息数据库,并针对数据库中有益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有效识别,并以此为基础,科学设计河流地貌及生物栖息地,打造更为科学合理的河流生态环境空间。

3 结语

生态水利的建设很难不会影响于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将环境保护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并应生态设计理念,遵循生态环境的自然发展规律,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的各种因素都要综合考虑,尽可能的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性和环保性。

猜你喜欢
河流物种水体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英语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8:18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河流
小太阳画报(2019年4期)2019-06-11 10:29:48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26
流放自己的河流
散文诗(2018年20期)2018-05-06 08:03:44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当河流遇见海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