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梦荷
(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400)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其中心理焦虑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思维迟缓、躯体不适等症状,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不良影响。研究发现[1],早期开展弹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的焦虑心理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可使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自我效能感有效提升。因此,本文特选择90 例老年心理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弹性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整理如下。
选取老年心理焦虑患者90 例,入选时间为2019 年6 月—2020 年4 月,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 例病例中男性26 例,女性19 例,年龄61 ~87 岁,平均年龄(73.45±3.49)岁;观察组45 例病例中男性23 例,女性19 例,年龄60 ~84 岁,平均年龄(72.89±3.31)岁;病例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与原发病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与常规心理护理,给与患者充分的鼓励与安慰,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家属多陪在患者身旁,给与患者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引导患者保持良好、乐观心态。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弹性心理护理干预,①组建弹性心理小组,由主管护师与护师共同组成,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考核合格后,开展弹性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培训。②第1d,心理护理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为主,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主动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沟通过程中以患者主诉为主,护理人员耐心倾听,对患者的心理主观感受进行感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的治疗信心与预后期望进行掌握[2]。③第2 ~6d,指导患者正确感知自身情绪,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针对文化程度低患者可指导患者开展腹式深呼吸;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文化程度高患者在开展腹式深呼吸基础上,指导患者掌握全身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方法,训练期间可听轻松、和缓的音乐,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焦虑程度严重者可适当增加训练频率,延长训练时间。针对伴发抑郁、烦躁、紧张等心理症状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情绪,指导患者通过正确方式宣泄自身不良情绪,可指导患者采用散步、太极拳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3]。④7 ~9d,强化自我效能,通过心理理论知识传播,使患者可对心理焦虑方面知识进行有计划、阶段性学习掌握,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通过病友集体交流,家人支持,为患者提供家庭与社会支持。
以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估,总分100 分,分值与焦虑情绪呈负相关。以自我效能评价量表对自我效能进行评估,总分40 分,分值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选用SPSS23.0 软件,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经弹性心理护理干预,焦虑评分(33.59±2.54)分显著降低,自我效能评分(23.15±1.08)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焦虑与自我效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焦虑与自我效能评分对比(±s,分)
分组 n 焦虑评分 自我效能评分观察组 45 24.19±1.85 27.41±1.59对照组 45 33.59±2.54 23.15±1.08 t-20.0671 14.8675 P-<0.05 <0.05
老年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较多,病因复杂,临床多认为与老年患者自身脑功能退化,存在血管类疾病存在密切联系。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功能器官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易并发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患病后患者易出现焦虑情绪,在应程度上影响治疗工作开展,不利于老年患者预后康复。以往临床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与日常基础护理,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干预,即使开展简单的心理护理,也缺乏针对性,无法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避免常规护理中的不足,通过专业化护理,使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提高疾病治愈的信心。弹性心理护理可根据患者的焦虑程度与护理进程改变护理方案,逐渐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进而使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宣泄[4-5]。老年患者存在焦虑情绪时,多伴发认知障碍与心理障碍,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易产生孤僻、烦躁等情绪。心理疏导后期通过集体活动,可帮助患者重新找到自身所喜爱的活动与爱好,使患者的社会参与感加强,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与家属多陪伴在旁,做好心理疏导,给与老年患者鼓励与安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可使患者的自我效能逐渐提升,进而更好改善自身情绪状态。
本文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使老年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改善,提升老年患者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老年焦虑患者采用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改善,提升自我效能,整体护理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