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锐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尺寸超过了1m的混凝土,并且这些混凝土在应用于工程后,往往会因为原材料质量、施工具体工艺、工程后期维护保养等工作环节出现问题而产生裂缝。为此,基层施工人员需要能够根据其裂缝的具体诱发原因采取必要措施与手段进行防治,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
在实际的路桥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对整体工程带来安全隐患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根据其裂缝深度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表层裂缝、贯穿性裂缝和深层裂缝三个类型,具体表现分别为:
1)表层裂缝。表层裂缝相对而言对当前工程的暂时性影响较小,在短期内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安全事故。其裂缝的深度相对较浅,并且基本上只停留于当前路桥施工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上,在美观上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对整体工程造成破坏,也不会导致工程结构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2)贯穿性裂缝。如果施工单位忽视了表层裂缝的存在,没有及时开展相应的修复工作,便会导致其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加深,从而形成贯穿性裂缝。这种裂缝一旦产生,便会导致当前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块被分割为不同状态、大小不一的单体混凝土块,使整体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性大幅降低。
3)深层裂缝。深层裂缝是三类裂缝中危害最大的一个类型,其深度往往超过了0.3m,并且在严重的情况下会达到2m以上,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严重安全隐患,并且对施工整体安全的危害性也最大。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浇筑工艺、施工标准、质量要求、材料选择等环节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在进行路桥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通常为了确保当前水泥材料能够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以及要求,选用水化热系数较低的水泥材料。而在使用这种材料的过程中,一旦在浇筑工序上出现了纰漏,便会导致当前工程在施工结束后产生结构裂缝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没有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使当前混凝土出现大面积散热的情况,并由于其结构内部与外部所处环境的不一致性,导致其在散热速率上出现较大的差异。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采用了水化热材料后,其在发生反应后使得内部中心温度更高从而需要更长的时间散热。但外部表面则因为处于自然的环境中,只需要较短的时间便可完成散热,从而造成了混凝土结构在内外部温差的作用下产生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拉应力,致使结构裂缝产生。
为了避免热化系数较高从而使温度因素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情况,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热化系数相对较低的水泥产品。而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时,可以适当的掺杂一些粉煤灰,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避免因温差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的产生。并且在对原材料进行选择时,要确保采用粗、细骨料的颗粒要小于40mm,还可添加一部分质地坚硬、没有杂物的机制碎石,对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提升。同时,如果缺乏对细集料中含泥量指标的控制,会导致路桥施工中混凝土在温度影响下所产生的收缩反应增大,影响整体结构质量。为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把控,比如,在整体施工的前期对当前施工环境进行周密的调查,做好试验检查工作,以选择正确的施工材料。此外,还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对当前施工中所涉及到的粗细集料、添加剂及水泥等材料的配合比例进行控制,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条件与抗拉强度,降低裂缝问题出现的概率[1]。
在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便是强化整体浇筑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工序的合理性以及规范性。为此,应当对当前进行施工的现场进行合理的控制,使浇筑施工相关方案的落实能够得到保障。并以此作为基础,为后续工序奠定好科学合理的开展基础。首先,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前,要对当前施工中设置的钢筋保护层垫块数量以及位置进行检测,确保其稳固性。其次,在入模前,通过测量工作以强化整体浇筑施工的准确性,以确保后续工作中温度条件、坍落度以及综合性能等指标能够满足当前施工的具体标准。再次,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工序的正常展开,应当采取漏斗、滑槽等基础设备对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进行控制,使其高度保持在小于2m的范围内[2]。最后,在进行整体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时,需要注意对温度因素进行控制,以降低温度对混凝土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的需求适当的对材料类型与质量标准进行控制。此外,适当的采取相关措施,也可以保证整体施工的稳定性。例如,河北省的一支施工队伍,在一次路桥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高温对混凝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粗骨料进行了洒水降温处理,并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制的过程中,添加了冰块来降低温度,避免了混凝土在施工后出现裂缝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振捣工艺的调整与控制,能够使混凝土的施工的密实度得到增加,从而预防裂缝的产生。而在此过程中,通常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表面平板振捣器等设备来进行具体的施工。并且在进行振捣工作前,要根据当前施工的具体情况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与调试,以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而在进行具体施工时,首先需要施工人员坚守“快插慢拔”的施工原则进行振捣,以对振捣力度进行控制,使其更加均匀。其次,在振捣施工时需要在其周围设置相应的保护模板,以避免应力带来的损害,确保支持结构的稳定性,并避免漏浆等问题的出现与发生。再次,在进行振捣前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当前振捣的混凝土采取分缝分块处理的方法,使其内外温差逐渐均衡,优化施工的效果。最后,在振捣前进行浇筑时,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来确保浇筑的效果与质量,并根据施工工程实际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其厚度符合当前的施工规范,避免裂缝的产生。
在路桥工程中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后,一定要根据当前施工环境所涉及的季节特点来采取一定的保温或是降温措施,以此来预防裂缝的出现。比如在混凝土完成浇筑以及相应的振捣施工后,可以通过蓄水保温等措施,来展开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3]。同时,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措施进行养护工作。例如,在浙江省的一次路桥施工中,在完成了对大体积混凝的浇筑以及振捣工序后,施工队伍利用塑料薄膜或是湿麻袋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覆盖的方式,使内外部的温差能够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因温差应力导致裂缝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为温差因素,因此需要从具体施工的材料控制、浇筑工艺、混凝土振捣、养护工作等方面入手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控制,以此确保整体工程施工后的质量,避免因裂缝而导致安全风险事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