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沈阳市沈北新区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21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的流程内容较多,需要现场参建人员从多个方面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重点针对现场施工常见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确保施工现场始终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公路工程在施工技术体系方面表现较为复杂,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在应用施工技术过程中,应该明确了解各种技术使用流程,以确保各项施工技术内容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为确保各项施工技术得以良好应用,建议施工单位方面应该根据公路工程整体施工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施工流程,并结合道路路面施工情况完善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工程主体建设安全[1]。
本文主要列举公路路面常见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仅供参考。
对于公路路面施工而言,掺灰技术基本上可以视为确保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内容。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现场施工人员在应用掺灰技术时,应该事先对施工基底进行全面清理。待完成好清理工作之后,施工单位方面应该针对原材料质量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检测。
目的在于全面确保入场使用的原材料质量都可以满足使用性能指标要求。一般来说,拌灰操作基本不需要太多的步骤。但是这项流程对于技术含量的要求较高,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事先对施工路面进行集中化检测,以确保拌灰质量安全。除此之外,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对控制桩进行合理架设,以期可以减少后续施工风险。
合理应用路面压实技术基本上可以视为确保公路路面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道路路面通过应用路面压实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道路路面的承载能力效果以及延长道路路面的使用寿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路面压实技术涉及到的要点问题较多,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从多个方面针对路面压实技术问题进行合理贯彻与落实,以防止对整体路面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2]。
与掺灰技术相似,都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对施工场地路面的杂草进行清除处理。同时,在填料的选择方面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衡量与考虑。最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填料,并用于路面料用于路面压实施工当中。其中,对于软土地基问题,现场施工人员应该立足于公路工程建设标准要求。针对地基具体承载力表现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选择适当的技术处理方法,对软土地基问题进行针对性消除。
强夯技术使用期间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做好定位测量工作。待确定好强夯技术使用范围之后,开展相关的施工作业。一般来说,在正式应用强夯技术时,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对第一次夯点位置进行合理标识。成上述作业工作之后,利用起重机等机械设备开展针对性操作,如对全部夯点进行夯击处理。期间,对于高度问题,应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此之外,在夯击次数的确定方面,也应该根据施工计划进行合理确定。
对于公路路面施工而言,合理控制温度与合理控制沥青混凝土压实度往往是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在合理控制温度方面,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事先针对沥青混凝土进行预热处理,待温度达到90℃标准之后,才可以开展下一步操作施工。如果施工期间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干扰影响,施工单位方面应该立即停止施工,排除天气因素影响之后才可以开展相应的施工作业。
在控制沥青混凝土压实度方面,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针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指标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最好可以按照公路工程路面施工建设标准,明确沥青混凝土压实度控制范围指标。另外,在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方面,现场施工人员应该按照公路路面建设施工标准选择合理的原材料。如在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技术工作的监督力度。如施工单位应该联合监理单位,针对现场施工技术流程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监督。一方面,施工单位方面应该完善自身的技术组织机构。严格按照技术监督标准实施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并确立自上而下的技术管理体系,定期对施工现场技术流程落实情况进行严加管理,防止隐患问题的反复出现[3]。
另一方面,监理单位方面应该发挥出自身的职能重要作用,定期深入施工现场,针对当前现场施工技术衔接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处理技术流程落实不到位,或者施工人员操作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必须加以严肃处理。除此之外,施工单位方面应该对质量管理内容的落实情况予以高度重视。如可以按照质量验收管理制度要求,对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进行反复检查,以确保精细化管理作业得以落实。如果在管理期间发现严重的质量隐患问题,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并上报处理。
总而言之,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求管理人员应该肩负起自身的管理重责,严格按照施工管理原则及要求,准确无误地将各项技术内容落实到现场管理环节当中。其中,为进一步确保施工管理内容得以落实到位,建议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做好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如通过健全与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践行施工技术监管责任等,及时解决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隐患问题,以期可以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